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阅读: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
1
作者 石海云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5年第1期89-91,共3页
主题阅读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设定教学目标、开展自主阅读策略、精心设计主题阅读任务、拓展主题阅读内容,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主题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题阅读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设定教学目标、开展自主阅读策略、精心设计主题阅读任务、拓展主题阅读内容,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主题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阅读 中心主题 应然追求 深入阅读 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 自主阅读策略
下载PDF
跨学科教学: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
2
作者 江霞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跨学科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中拓展型任务群的关键内容,不仅强调学习的整体性,还突出了知识融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跨学科学习,将其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 跨学科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中拓展型任务群的关键内容,不仅强调学习的整体性,还突出了知识融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跨学科学习,将其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打破知识界限,突破学科学习的局限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身能力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综合能力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教学 应然追求 知识融合 日常教学活动 学习任务群 :语文课堂
下载PDF
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电影叙述转变的文化生成机制
3
作者 张猛 史加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的转变,反映了电影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突破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外电影分别从不同的市场与文化环境中出发凸显作为“主体”的观众,以全球化下的不断变化的切身体验为素材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的转变,反映了电影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突破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外电影分别从不同的市场与文化环境中出发凸显作为“主体”的观众,以全球化下的不断变化的切身体验为素材消解经典叙事法则营造出的幻觉,并以碎片化、多元化的方式对世界展开想象。在古典叙事幻觉的消解与电影文本逐渐成为一种吸引观众参与的文本游戏时,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变也迫切地需要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故事追求 叙事追求 电影叙述 生成机制
下载PDF
教师追求的变迁
4
作者 王斌发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个人追求 人格追求 职业追求 功利追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用型人才 人生追求 教师 功名追求 市场经济文化
下载PDF
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
5
作者 王文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38,共5页
“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精神成长动力,增强教师群体明德弘道的责任感,助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精神成长动力,增强教师群体明德弘道的责任感,助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家精神源于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共同缔造,是每一位教师默而存之、日用不知的价值观。教师追求教育家精神不需要任何条件,每一位教师都能做,而且当下就能做,践行教育家精神也没有唯一标准,而是每一位教师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自觉追求与表达。榜样教师引领示范,广大教师紧随其后,未来教师打好底色,全体教师齐心合德,共同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精神境界,外化为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自觉追求 精神境界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6
作者 徐日君 王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契机、赓续的传统、高扬的精神谈论较少,且对这一群体的定义角度不同、时段不一,多有抵牾;对“新东北文学”崛起本身所固有的基因元素、与之相关的文化定位分析不够;对其创新流变、审美追求、艺术品质提升空间语焉不详。基于此,本文将聚焦这些问题,坦陈粗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学 新东北作家群 品质提升 群体形成 审美追求 定位分析 赓续 研讨会
下载PDF
M. H.艾布拉姆斯论人文主义批评:多元视角与人文追求
7
作者 王庆 董洪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M. H.艾布拉姆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大师,其代表作《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都是英美人文主义批评经典著作。学术界对于艾氏的人文主义批评实践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他有关人文主义批评的思想... M. H.艾布拉姆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大师,其代表作《镜与灯》和《自然的超自然主义》都是英美人文主义批评经典著作。学术界对于艾氏的人文主义批评实践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他有关人文主义批评的思想观点却鲜有讨论。其实,艾氏一生不仅在批评实践中坚持人文主义批评传统,还在诸多批评文献中对人文主义批评的内涵、目的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阐释。在他看来,文学是“人的世界”的产品,是用“灵活、微妙”的“人文话语”表达“人性关怀”,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媒介”。文学批评的目的是追求人文真实,人文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因而文学批评的方法必须是多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艾布拉姆斯 人文主义批评 人文追求 多元视角
下载PDF
古代“书院人”的师道传承与价值追求
8
作者 鲁小俊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22,共5页
书院教育的核心在于师道精神的传承。历代“书院人”以师道传承为理想,确立了书院教育的价值追求,包括五个方面:立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学问为本的教育理念、道不远人的教育智慧、包容开放的教育气象、融入自然的教育趣味。历史上,书院虽... 书院教育的核心在于师道精神的传承。历代“书院人”以师道传承为理想,确立了书院教育的价值追求,包括五个方面:立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学问为本的教育理念、道不远人的教育智慧、包容开放的教育气象、融入自然的教育趣味。历史上,书院虽多次遭遇灾乱,但终能恢复元气、重振旗鼓。正是有赖于“书院人”的师道传承和价值追求,方能学脉不断,文明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师道传承 价值追求
下载PDF
城市基层数字治理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进路
9
作者 伍玉振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2期67-73,共7页
公共性既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秩序基础。围绕实现数字时代的社会善治,城市基层数字治理应以赓续公共性来推动基层社会技术逻辑与治理逻辑的耦合互动。当前城市基层数字治理聚焦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完善... 公共性既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秩序基础。围绕实现数字时代的社会善治,城市基层数字治理应以赓续公共性来推动基层社会技术逻辑与治理逻辑的耦合互动。当前城市基层数字治理聚焦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重塑社会治理规则,由此实现提升部门协同、整合治理资源、丰富服务供给、高效回应需求等技术赋能,但在数字技术赋能的过程中,城市基层数字治理也存在忽视公共性价值问题,引发传统社会共同体维系机制的断裂,带来集体意识的失落和社会认同的下降。赓续公共性,城市基层数字治理需要从公共价值创造、公共规则形成、公共空间打造、制度设施供给、治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创新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基层治理 数字治理 价值追求
下载PDF
探索与追求:融合出版的新时代步伐
10
作者 吴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岁首,寒冬腊月中,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的老师们集体调研了湖北崇文书局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感受到既有差别又有共同点的出版与报业传媒共同... 岁首,寒冬腊月中,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的老师们集体调研了湖北崇文书局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感受到既有差别又有共同点的出版与报业传媒共同体在这个飞速变化时代迷茫中的探索与困惑中的追求,感受到出版、报业人迈出的坚定步伐、取得的累累成果,既受教育也颇得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步伐 融合出版 报业传媒 学科专业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探索与追求 崇文书局 武汉大学
下载PDF
人民本位、共同体追求与德性政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意涵
11
作者 韩升 李斌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政治哲学旨在以筹划和设计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地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人”与“物”关系错位,实现了人民本位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肯定主体间... 政治哲学旨在以筹划和设计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地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人”与“物”关系错位,实现了人民本位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肯定主体间与主客体间的交往意义,积极推动各层次共同体建设,彰显了对共同体的实践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近代以来政治领域去道德化的弊端,坚持发扬德性政治的价值感召力,实现了对政治道德的理性重建,展现出鲜明的道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本位 共同体追求 德性政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美学追求研究
12
作者 张晓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哲学推理上要想描述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现象,必须基于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出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主要的美学范畴。以下分别对形、神,气、韵,象、意,情、境,妙、味,雅、俗,轻、重,合、和,技、法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的主要范畴予以论述... 在哲学推理上要想描述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现象,必须基于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出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主要的美学范畴。以下分别对形、神,气、韵,象、意,情、境,妙、味,雅、俗,轻、重,合、和,技、法等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美学的主要范畴予以论述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在美学追求上主张“阴阳相合、虚实相生、气韵生动、如影随形”的内在意蕴和人本精神,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族舞蹈 审美思想 美学范畴 美学追求 人本精神
下载PDF
从谋生驱动到生命超越:师范生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
13
作者 皮武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9-13,62,共6页
长期以来,在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人心理中,选择教师职业的主流原因都是“谋生”的需要,区别仅仅在于对“谋生”设定的标准不同。受此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社会适应”取向,而忽视对师范生进行超越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职责是... 长期以来,在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人心理中,选择教师职业的主流原因都是“谋生”的需要,区别仅仅在于对“谋生”设定的标准不同。受此影响,教师职前教育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社会适应”取向,而忽视对师范生进行超越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其超越性根植于人的本性,内蕴于培养目标之中。因此,师范生培养目标不应止步于“谋生”的需要,而要进一步体现对“超越”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谋生驱动 生命超越 价值追求
下载PDF
研学课堂的准确定位与育人追求
14
作者 彭钢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3期80-81,共2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以“研学课堂”的建构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回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开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质和学校特点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研学课堂 育人追求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索——评《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
15
作者 刘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F0003-F0003,共1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成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核心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这一论述明...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成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核心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这一论述明确表明,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他们成长为心智健全的社会主义的建议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就两者的相互关系而言,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中思想政治 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 教书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个性化追求
下载PDF
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追求与实践——以江苏省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潘雪峰“快乐体育课堂”工作室为例
16
作者 潘雪峰 《体育教学》 2024年第6期57-59,共3页
本文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潘雪峰“快·乐体育课堂”工作室为例,对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追求进行了梳理,认为高品位的教学主张、高质量的研修活动、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水准的“产品”研发应该成为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 本文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潘雪峰“快·乐体育课堂”工作室为例,对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追求进行了梳理,认为高品位的教学主张、高质量的研修活动、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水准的“产品”研发应该成为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高品质建设 追求与实践 快乐体育课堂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意涵与百年追求
17
作者 谢春红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马克思主义将幸福的主体确定为“现实的人”,并赋予人的本质以客观现实的规定性,从而赋予人民幸福以丰富的“现实”意涵。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深谙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从“现实的人”出发去考察中国社会,深刻体悟到近代中国“人民蒙难... 马克思主义将幸福的主体确定为“现实的人”,并赋予人的本质以客观现实的规定性,从而赋予人民幸福以丰富的“现实”意涵。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深谙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从“现实的人”出发去考察中国社会,深刻体悟到近代中国“人民蒙难”的现实境况,由此开启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征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摆脱贫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逻辑和奋斗轨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实践等治国理念的提出,其核心价值都直接指向构建人类美好生活状态,人民将获得更多、更真实的现实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现实意涵 中国共产党 价值追求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研究
18
作者 陈如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025-0028,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决策,对于促进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不仅在乡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开发。通过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决策,对于促进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不仅在乡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开发。通过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得知,职业教育能够促进人才发展、乡村转型。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人才振兴 价值追求 功能定位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直面学生关切问题的三重追求
19
作者 李娜 刘晓航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9期174-175,共2页
“大思政课”视野下,洞察高校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思政教育重焕活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枢纽。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敢于直面学生关切的问题,重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与实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 “大思政课”视野下,洞察高校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思政教育重焕活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枢纽。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敢于直面学生关切的问题,重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与实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追求“不怕问”的学科素养,不断夯实师生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追求“怕不问”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从存疑到释疑的问题意识,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追求“见问则喜”的学问素养,实现教学相长的师生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 三重追求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价值追求意蕴
20
作者 杨庆东 《云岭先锋》 2024年第1期36-37,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中的“坚持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中的“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 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建设 长期执政 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 价值追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