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求不朽——汉代画像石主题论
1
作者 李宏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5,共5页
一个社会的精神旨趣,完全取决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汉代社会崇尚个人名节,关注群体存在的世界,着重道德之完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特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左传·襄公廿四年》叔孙豹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一个社会的精神旨趣,完全取决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汉代社会崇尚个人名节,关注群体存在的世界,着重道德之完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特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左传·襄公廿四年》叔孙豹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谓不朽。”意即:人之最七者是道德的完善,然后是建功立业,最后是著书立说。在德、功、言诸项给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才得以生命不朽。“三不朽”所建立的人格理想境界,决定着封建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将人导向对现实的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汉代社会 文化现象 左传 画像石刻 追求不朽 死者 主题论 史记 积极参与
原文传递
生命·功名·诗歌——李贺诗歌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明君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5-70,82,共7页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过:“一切人和事物之所以有这种热忱和爱情,都由于有追求不朽的欲望.”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谓“不朽的欲望”,乃如《左传》所云:“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据此,通过不朽之说...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过:“一切人和事物之所以有这种热忱和爱情,都由于有追求不朽的欲望.”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谓“不朽的欲望”,乃如《左传》所云:“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据此,通过不朽之说,便将立德、立功、立言与生命的价值联系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歌 古代知识分子 柏拉图 追求不朽 《左传》 生命的价值 《十七史商榷》 朱自清 西方哲人 九品中正制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
3
作者 赵海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58,共5页
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所)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存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中。其现存伦理学著作有三种:《尼各马科伦理学》、《欧代莫伦理学》、《大伦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史家,... 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所)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存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中。其现存伦理学著作有三种:《尼各马科伦理学》、《欧代莫伦理学》、《大伦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史家,大多认为《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科技伦理思想 尼各马科伦理学 柏拉图 伦理德性 科技活动 道德意志 理智德性 追求不朽 求实原则
下载PDF
自行消亡
4
《时代风采》 2001年第10期35-35,共1页
木雕、石雕、玉雕、骨雕……几乎所有的雕塑都追求不朽,尤其是当其刚刚成形之时。故而雕塑的质料总是力求坚强再坚强,以抵档岁月的风蚀。可是在制作不朽的同时也制作了尴尬,有些雕塑,一出世就是多余的东西。某名人百年诞辰之际,有关人... 木雕、石雕、玉雕、骨雕……几乎所有的雕塑都追求不朽,尤其是当其刚刚成形之时。故而雕塑的质料总是力求坚强再坚强,以抵档岁月的风蚀。可是在制作不朽的同时也制作了尴尬,有些雕塑,一出世就是多余的东西。某名人百年诞辰之际,有关人士经多方募捐、奔走,浇铸成一尊该名人的半身铜塑像。谁知名人生前长期工作过的某机关不接收,名人曾讲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求不朽 雕塑 百年诞辰 消亡 自行 浇铸 骨雕 石雕 塑像 玉雕
下载PDF
本期力荐:《藏獒渡魂》
5
作者 张静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8年第6期20-20,共1页
[编辑推荐]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剌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 [编辑推荐]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剌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小说 藏獒 人类文化 社会文明 追求不朽 精神内核 文明社会 原生态 生命 吸引力
下载PDF
《秋声赋》与《前赤壁赋》比较
6
作者 杨凯毅 《惠阳师专学报》 1993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欧阳修《秋声賦》和苏轼《前赤壁賦》这两个文本的比较分析,剖析封建时代士大夫如何对待死亡恐惧、社会压抑、自我实现等生命难题,找出这一心路历程中的关键之处和转折点,揭示一种更加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生命方式的确立... 本文试图通过对欧阳修《秋声賦》和苏轼《前赤壁賦》这两个文本的比较分析,剖析封建时代士大夫如何对待死亡恐惧、社会压抑、自我实现等生命难题,找出这一心路历程中的关键之处和转折点,揭示一种更加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生命方式的确立,以期引起对苏轼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秋赋 前赤壁賦 比较 秋天 死亡恐惧 不朽追求
下载PDF
电视人的角色错位
7
作者 孙卓 《当代电视》 1999年第1期35-36,共2页
一、我们在矛盾什么?“电视是连文盲都要看的,当然不能过于阳春白雪”,“收视率的高低决定着电视台的生死存亡,不能让大多数观众开心,就意味着电视台要关门”,“观众劳累一天,打开电视机是为了休闲解闷的,不是为了跟着你思考的”……这... 一、我们在矛盾什么?“电视是连文盲都要看的,当然不能过于阳春白雪”,“收视率的高低决定着电视台的生死存亡,不能让大多数观众开心,就意味着电视台要关门”,“观众劳累一天,打开电视机是为了休闲解闷的,不是为了跟着你思考的”……这些振振有词的说法常常使我们张口结舌自惭迂腐。“电视是覆盖面最广大的传播媒介,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大众、引导大众的责任”,“电视在造就新的一代人,节目的低俗是对民族和历史的犯罪”,“作家以笔为旗,电视人以屏幕为旗,越是世风日下越是应该振臂高呼,成为社会的良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人 角色错位 电视观众 文学性 食物 追求不朽 电影 角色定位 非现实题材 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