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方式析议
1
作者 吴华英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2年第2期46-46,共1页
追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方式和问题进行必要和恰当的追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以获得新知和提升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追问方式
下载PDF
巧用英语课堂追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惠英 《小学时代》 2020年第18期79-79,共1页
老师从文本教学内容出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不断追问,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性思维的综合发展,对学生思维和品质的培养都非常有帮助,本文主要探讨课堂的开展模式,以期给广大英语老师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追问方式 思维品质
下载PDF
小学品德教学中有效实施“即时追问”的策略探索
3
作者 李锋 《新课程学习》 2014年第12期42-43,共2页
倡导动态生成的品德课堂,学生的道德体验会显得多元且独特,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略带缺憾的真实学情,比如“回答过于概括笼统”“道德体验局限于浅层次”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即时追问”来应对,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的道德原始积累,... 倡导动态生成的品德课堂,学生的道德体验会显得多元且独特,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略带缺憾的真实学情,比如“回答过于概括笼统”“道德体验局限于浅层次”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即时追问”来应对,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的道德原始积累,激活他们的道德情感,进而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完善他们的道德体系。试从“追问的时机、追问的切入点、追问的方式”三方面展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问时机 切入点 追问方式
下载PDF
追问——让生物课堂焕发活力 被引量:1
4
作者 盛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3期39-39,共1页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用不同问题方式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问方式起着穿针引线之功效。然而,对一个知识点而言,应用"追问"方式去引导和疏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启学生心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追问方式 思维活力
下载PDF
论追问艺术本质的方式之误——海德格尔艺术本质之思的启示与局限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97,共8页
以"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开始的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原本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本假定上,这样一种追问方式不仅注定会掉进将艺术"现成化"和"物化"的陷阱,而且压根儿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欺欺人的把戏,它一开始... 以"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开始的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原本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本假定上,这样一种追问方式不仅注定会掉进将艺术"现成化"和"物化"的陷阱,而且压根儿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欺欺人的把戏,它一开始就错认了诗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西方的艺术之思始终受制于以现成性思维方式为特征的知识论形态的美学和各种经验—实证科学的观念,而艺术在艺术存在中成其本质,用一种现成性的思维方式根本就不可能进行艺术本质的追问;使艺术成其为艺术的是"真理"而非"真实",艺术中发生的真理乃是"存在者进入无蔽状态",但从"再现论"、"表现论"到"象征论"的艺术观所持的都是一种"符合论"真理观,其实质是以"正确性"为根据的"真实"观念,从这种真理观出发同样会错认艺术的本质;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并因此而是我们人类的历史性此在的一个本源。惟有从存在问题出发,从艺术与人生此在以及艺术与存在的意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入手,方可思入艺术的本质问题;我们必须打破那种对象性—现成性思维方式的迷妄,将对"艺术本质"的追问视为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海德格尔的艺术本质之思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但他对追问入口的选择是独断的,也过分依赖于他自己特殊的"真理"概念,追问的又是艺术的本质之源而非艺术的本质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本质 追问方式 海德格尔 启示
原文传递
招聘的追问策略
6
作者 蔡灿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1年第7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招聘 面试氛围 倾听 追问方式
原文传递
关于科技哲学研究论文写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来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52,62,共7页
好的科技哲学研究论文应努力做到专、新、深、实,即:选题要点面结合,下沉到点,尽量选择有新意、关键性、前景广阔的点;观点要力求创新、有冲击力,拒绝平庸;思维方式要向哲学学习,刨根究底、不懈追问,增进理论深度;揭示规律要弘扬科学尊... 好的科技哲学研究论文应努力做到专、新、深、实,即:选题要点面结合,下沉到点,尽量选择有新意、关键性、前景广阔的点;观点要力求创新、有冲击力,拒绝平庸;思维方式要向哲学学习,刨根究底、不懈追问,增进理论深度;揭示规律要弘扬科学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慎用因果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面结合选题 观点创新 两种追问方式 慎用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哲学的新方向与终极关怀新解──兼就拙著《进入澄明之境》答梁志学先生问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世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31,共7页
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两千多年间的哲学追问方式,就其占统治地位的方面而言,是以超感性、超时空的抽象概念为万事万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实行了哲学追问方式的转向,认为任何当前“在... 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两千多年间的哲学追问方式,就其占统治地位的方面而言,是以超感性、超时空的抽象概念为万事万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实行了哲学追问方式的转向,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东西”都以其背后无限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为根底,无限的不在场者也是现实的东西而非抽象的概念。这一哲学新方向带来了对终极关怀的新理解: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有限的在场,与不在场的无限性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在场形而上学 哲学追问方式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