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调衡手法与西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玲 李浩然 +4 位作者 李海清 张韶辉 张建华 董占引 崔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西药治疗方案与中医脊柱调衡手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塞来昔布200 mg/次口服,2次/d,首日加倍;同时口服乙哌立松50 mg/次,3次/d,以4 d为1个疗程,持... 目的观察单纯西药治疗方案与中医脊柱调衡手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塞来昔布200 mg/次口服,2次/d,首日加倍;同时口服乙哌立松50 mg/次,3次/d,以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9个疗程。观察组30例给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方法分别为循经理筋、痉挛松解、扳拿整骨、放松通络,持续治疗30 min,以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9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脊柱侧凸Cobb角、腰痛ODI评分变化情况,以ODI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Cobb角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Cobb角以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脊柱调衡手法能够有效稳定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患者的脊柱肌力稳定性,改变脊柱冠状面的失衡状态,保持脊柱的正常序列恢复,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疼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调衡手法 塞来昔布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 乙哌立松
下载PDF
脊柱调衡手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3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纲 沈茂荣 +2 位作者 梁伟国 谢富荣 韦文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39-40,共2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是一种继发于严重的椎间盘退变、老年骨质疏松及多个小关节突的稳定性丧失所造成的,以椎管狭窄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退变性脊柱侧凸症作为一种严重的退变性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是一种继发于严重的椎间盘退变、老年骨质疏松及多个小关节突的稳定性丧失所造成的,以椎管狭窄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退变性脊柱侧凸症作为一种严重的退变性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中老年患者腰背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 治疗 调衡手法
原文传递
邵氏诊疗法联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新 邵华磊 +2 位作者 王国徽 李珮珮 贺亚超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1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邵氏诊疗法联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诊断为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和对照组。医治组27例采取邵氏诊疗法结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7例则使用矫形器结... 目的探讨邵氏诊疗法联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诊断为退变性脊柱侧凸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和对照组。医治组27例采取邵氏诊疗法结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7例则使用矫形器结合非當体类消炎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分和Cobb角度的改变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医治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bb角度改善程度,医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邵氏诊疗法联合牵引、运动疗法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在临床中实用性强,比矫形器结合非笛体类消炎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症效果显著,能更好的缓解症状,改善Cobb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氏诊疗法 牵引 运动疗法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
原文传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一作者和分类索引
4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52-960,I0001,共10页
关键词 脊柱矫形术 腰椎滑脱 特发性脊柱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半椎体切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退变性脊柱侧凸症 生物力学研究 螺钉内固定术 畸形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脊柱包虫病 脊柱结核 脊椎结核 椎间盘切除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第一作者 分类索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