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闽学到退溪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令印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3期47-52,33,共7页
南宋朱熹在福建建阳考亭所创立的闽学,超出福建范围于十四世后成为东方文化的主要表征,它又于近代传入西方,是世界性的学说,是当前国际学者探讨东方文化的主要课题。朝鲜退溪学、日本朱子学、西方朱子学等都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都和... 南宋朱熹在福建建阳考亭所创立的闽学,超出福建范围于十四世后成为东方文化的主要表征,它又于近代传入西方,是世界性的学说,是当前国际学者探讨东方文化的主要课题。朝鲜退溪学、日本朱子学、西方朱子学等都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都和闽学有渊源关系。本文试图论述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门”退溪学与闽学源流关系,以引起学者对闽学在国外传播和影响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朝鲜朱子 朱熹 东方文化 日本朱子 高丽王朝 国际 朝鲜半岛 元大都
下载PDF
李退溪的“天人合一”思想——兼论退溪学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2
作者 李锦全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52-57,62,共7页
李退溪(1501—1570)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的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导源于中国儒家特别是宋代的程、朱理学。他的思想特点就是构成整体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面,对儒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对退... 李退溪(1501—1570)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的重要思想家。他的思想导源于中国儒家特别是宋代的程、朱理学。他的思想特点就是构成整体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面,对儒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对退溪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探索和讨论,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 退溪学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儒家思想 天命图 运用和发展 王氏 朱嘉 周敦颐 天道
下载PDF
论《天君演义》中的退溪学思想
3
作者 赵玉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共3页
古代韩国的天君系列小说是在其性理学背景下产生的。《天君演义》中的性理学思想呈现出退溪学的特点,主角"天君"指代性理学中的"心",五贤士和七将军是退溪学四端七情的人格化,三翁则是退溪学功夫论的体现。小说中&q... 古代韩国的天君系列小说是在其性理学背景下产生的。《天君演义》中的性理学思想呈现出退溪学的特点,主角"天君"指代性理学中的"心",五贤士和七将军是退溪学四端七情的人格化,三翁则是退溪学功夫论的体现。小说中"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也是退溪学思想的形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君演义 性理 退溪学
下载PDF
试论退溪学的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宗正 《文史哲》 1985年第6期17-22,共6页
李退溪,名滉,号退溪,生于朝鲜李朝燕山君七年(公元1501年),卒于宣祖三年(公元1570年)。他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最著名的朱子学家、主理论哲学家。据其《年谱》记载,他从十七八岁即接触、学习、钻研朱子的性理学,五十岁以后,编成了足以表... 李退溪,名滉,号退溪,生于朝鲜李朝燕山君七年(公元1501年),卒于宣祖三年(公元1570年)。他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最著名的朱子学家、主理论哲学家。据其《年谱》记载,他从十七八岁即接触、学习、钻研朱子的性理学,五十岁以后,编成了足以表明他的观点、学术旨趣和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朱子书节要》一书,奠定了他在朝鲜和东方学术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先生学问,一以程、朱为准。敬义夹持,知行并进,表里如一,本末兼举。洞见大原,植立大本。若论其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 朱子 退溪学 朝鲜李朝 文集 理气 四端七情 气质之性 内集 朱熹
下载PDF
“退溪学”之形成及其特色
5
作者 徐洪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5,共8页
李退溪是韩国李朝时期著名哲学家,其学宗朱熹,为李朝“朱子学”之集大成者。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退溪学”之形成及特色。一、考察从13至16世纪前期“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流变,以明“退溪学”之所以诞生的条件;二、从退... 李退溪是韩国李朝时期著名哲学家,其学宗朱熹,为李朝“朱子学”之集大成者。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退溪学”之形成及特色。一、考察从13至16世纪前期“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流变,以明“退溪学”之所以诞生的条件;二、从退溪本人的经历、个性、学识及修养等方面,论述“退溪学”形成之过程;三、以退澳关于“四端七情”的理论为例,论述退溪如何在朱熹思想的逻辑基础上补充和发展“朱子学”,进而展示出“退溪学”本身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退溪学 退 四端七情 《圣十图》 天命图 《朱子语类》 程朱理 性理之 徐敬德
下载PDF
以星湖学派为中心的韩国实学思想与退溪学
6
作者 李钟虎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81-85,共5页
韩国实学的先驱者李氵翼和集大成者丁若镛都属于退溪学派的人物。作为经世致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氵翼和丁若镛的哲学思想与退溪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氵翼肯定了退溪的先知后行,但在学问态度上重视自得。丁若镛的天观和心观都不同... 韩国实学的先驱者李氵翼和集大成者丁若镛都属于退溪学派的人物。作为经世致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氵翼和丁若镛的哲学思想与退溪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氵翼肯定了退溪的先知后行,但在学问态度上重视自得。丁若镛的天观和心观都不同于退溪。虽然对天的存在论解释不同,但他们都把天理解为至高无上的存在,相信天的命令存在于人们心性当中。退溪把理当作活物,肯定它的能动性,不得不非常重视戒慎恐惧之居敬。丁若镛彻底研究和体会退溪的心学,提高天和上帝的地位,并赋予其人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星湖 经世致用
下载PDF
退溪学与孔孟儒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步近智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121,共11页
关键词 退溪学 为己之 孔子 孔孟儒 继承和发展 中庸思想 道德修养 言行录 传统 人生哲
原文传递
1985年以来中国对李退溪及退溪学研究综述
8
作者 李晓光 《东北亚研究论丛(长师大)》 2012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李退溪和退溪学在朝鲜理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儒家学术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内地的研究成果为主对李退溪及退溪学的研究作一简要综合论述,以期使李退溪及退溪学研究更加发扬光大。
关键词 中朝关系 退退溪学 儒家
原文传递
论退溪学的体用观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宪邦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4期71-76,共6页
李退溪(1501-1570)之学,“所论不过乎孔、孟、曾、思、濂、洛、关、闽之学,”尤其宗奉朱喜,他曾说:“朱子吾所师也,亦天下古今之所宗师也。”他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成为朝鲜李朝的新儒学大师。一。
关键词 体用观 退 退溪学 本体论 太极图 程朱理 阴阳五行 具体事物 朱熹 中国哲
原文传递
东方儒学史的新成果──评《退溪全书今注今译》
10
作者 熊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6-137,共2页
东方儒学史的新成果──评《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熊林作为朝鲜李朝时期的大哲学家丰(字景浩,号退溪,1501—1570),是中国朱子哲学在朝鲜半岛的传人和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里对中国学术界来说都是陌生的。当8册之巨的中文版... 东方儒学史的新成果──评《退溪全书今注今译》熊林作为朝鲜李朝时期的大哲学家丰(字景浩,号退溪,1501—1570),是中国朱子哲学在朝鲜半岛的传人和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里对中国学术界来说都是陌生的。当8册之巨的中文版《退溪全书今注今译》呈现在中国学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注今译 新成果 退 退溪学 历史文化交流 程朱理 朝鲜李朝 朱子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李退溪先生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
11
作者 段成功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退溪学 中医 动静观
下载PDF
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12
作者 宋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1989年10月3日至6日,我校在国际退溪学会和退溪学研究院以及各国各地区治退溪学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北京主办了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苏联、民主德国、美国、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 1989年10月3日至6日,我校在国际退溪学会和退溪学研究院以及各国各地区治退溪学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北京主办了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苏联、民主德国、美国、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4篇,有45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言。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退溪学在儒学中的地位》。围绕着这一主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术会议综述 退 台湾 专家 国际术会议 主题 术论文 民主德国
原文传递
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汉城举行
13
作者 李苏平 《哲学动态》 1988年第11期12-12,共1页
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日至21日在南朝鲜汉城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新加坡、民主德国、南朝鲜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100多人。由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 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日至21日在南朝鲜汉城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新加坡、民主德国、南朝鲜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100多人。由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辛冠洁教授率领的中国学者一行12人,是前往汉城的第一个学术代表团。她受到了隆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国际术会议 南朝鲜 退 日本朱子 中国 澳大利亚 民主德国 中国人民大 中国社会科
原文传递
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14
作者 郑成宏 《当代韩国》 1995年第4期89-89,共1页
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儒学·退溪学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于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共50余人参加... 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儒学·退溪学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国际退溪学会议于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次大会是由韩国国际退溪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环境伦理 自然观 天人合 退 未来社会 心灵境界 韩国 北京大
原文传递
退溪学研究院简介
15
作者 李允熙 辛宝忠 《当代韩国》 1996年第3期74-77,共4页
退溪学研究院简介李允熙一、概况退溪学研究院是根据韩国公益法人的设立法规,以研究退溪先生及其弟子的学问和思想、弘扬发展传统文化和道义、致力于建设人类共同繁荣的福利社会为目的,于1978年3月2日注册的公益法人。退溪学研... 退溪学研究院简介李允熙一、概况退溪学研究院是根据韩国公益法人的设立法规,以研究退溪先生及其弟子的学问和思想、弘扬发展传统文化和道义、致力于建设人类共同繁荣的福利社会为目的,于1978年3月2日注册的公益法人。退溪学研究院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研究院 退 国际术会议 术奖 术演讲 研究论文 伦理道德 社团法人 今注今译
原文传递
李退溪的理气观
16
作者 葛荣晋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61-66,26,共7页
去年,在汉城举办的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上,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李退溪的太极说》的文章。太极说只是李退溪的天道观的一个侧面。我认为,有必要对他的天道观作全面的考察。于是,我又在反复阅读李退溪的著作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篇文章... 去年,在汉城举办的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上,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李退溪的太极说》的文章。太极说只是李退溪的天道观的一个侧面。我认为,有必要对他的天道观作全面的考察。于是,我又在反复阅读李退溪的著作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篇文章。不妥之处,请方家不吝赐教。“理”这一范畴是李退溪用以建构自已哲学体系的基石和出发点。无论是他的天遭观还是人道观,都是由“理”推衍出来的。所以全面地剖析“理”的性质和特征,对于把握李退溪的哲学思想的实质,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 理气观 天道观 太极图 本体论 太极说 朱熹 体用不二 思想 退溪学
下载PDF
试论退溪的静坐
17
作者 梁诚 《体育文化导刊》 1996年第5期19-21,18,共4页
试论退溪的静坐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系梁诚李晃,号退溪,16世纪李氏朝鲜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生于1501年(第十代燕山君七年),卒于1570年(宣祖三年),时值中国明朝孝宗到穆宗的70年间。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韩... 试论退溪的静坐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系梁诚李晃,号退溪,16世纪李氏朝鲜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生于1501年(第十代燕山君七年),卒于1570年(宣祖三年),时值中国明朝孝宗到穆宗的70年间。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溪学 宋代理 理论和实践 坐忘 王守仁 宋明理 古代体育 体育交流 李氏朝鲜 活动内容
下载PDF
李退溪的心性论
18
作者 赵宗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5-100,共6页
素有“海东朱子”之称的朝鲜李朝大儒李退溪对朱子之心性论,不仅给予详尽之诠释,且有较重要之发挥与创造。这种发挥与创造依据朱子而又不同于朱子,是对朱子学的发展。他提出的别具特色的性情理气互发说,极大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朱子的... 素有“海东朱子”之称的朝鲜李朝大儒李退溪对朱子之心性论,不仅给予详尽之诠释,且有较重要之发挥与创造。这种发挥与创造依据朱子而又不同于朱子,是对朱子学的发展。他提出的别具特色的性情理气互发说,极大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朱子的心性情理论。在儒学史上应有重要之位置。退溪对心的工夫义给予了特别的发挥,由于他对心之工夫义特别重视,有人把其哲学概括为“敬”的哲学,这种概括,只能从心的工夫义上理解才有意义。退溪论性情侧重分别,他提出了性情发动分属理气之“分开说”,并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证,这是他依据朱子而又超越朱子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朱子 退溪学 朱子语类 退 发展史 性情论 理气论 元明
下载PDF
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
作者 高令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5-18,38,共5页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理气关系是朱子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理学)的字宙本体论是以理气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他们以理气为骨架来展示宇宙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着重发展了理气不离不杂、理贵气贱等一些方面,成为主理抑气的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 儒家思想 退 太极 宇宙 朱熹思想 理气论 东方文化 退溪学 朱子
下载PDF
论李退溪的道德心性思想
20
作者 高令印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65-70,共6页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时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时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道德心性论是退溪学的核心部分。本文就李退溪的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十六世纪 儒家思想 退 西山 太极 心经 心法 退溪学 影印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