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退热1号口服液抗4种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龚镇奎
韦浩春
+4 位作者
王莉
徐又龙
骆林
詹发先
彭世勇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病变抑制法和血凝试验在鸡胚和2种细胞培养上测定了中成药退热1号口服液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退热1号口服液在浓度为1:2(原液浓度为每100毫升含生药量245克)以下时,对鸡胚和细胞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4—1:32时,对流...
采用病变抑制法和血凝试验在鸡胚和2种细胞培养上测定了中成药退热1号口服液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退热1号口服液在浓度为1:2(原液浓度为每100毫升含生药量245克)以下时,对鸡胚和细胞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4—1:32时,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腺病毒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退热1号
口服液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热1号方治疗外感高热148例
2
作者
严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第9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外感高
热
中医药疗法
退热1号
方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观察及对CRP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颖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6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治疗中各组组内酌情抗生素干预,将观察组(退热1号)34例、对照组(巴米尔)32例、安慰剂组32例进行...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治疗中各组组内酌情抗生素干预,将观察组(退热1号)34例、对照组(巴米尔)32例、安慰剂组32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总有效率为88.24%,集中体现在有效和显效上,并能显著降低CRP,使其控制在(8.21±4.21)mg/L水平,证明其具有控制感染作用,体现了其对因治疗的机制,而不同致病原相同风热证的辨证用药策略,又体现了异病同治组方特色,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巴米尔)虽具有退热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疗效积分,但因总体上与安慰剂组相比,临床疗效及CRP影响相当(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即为抗生素酌情使用的前后对照组,因三者在酌情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衡性相同,其治疗前后(主要疗效症状学积分值、CRP值)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也说明酌情应用抗生素对各组疗效和CRP的影响无显著性干扰。其少量的有效数据,估计与抗生素个别疗效或疾病自愈有关,对总体治疗前后影响不大。结论: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炎症指标(CRP)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达到较好抗感染目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1号
外感发
热
临床疗效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3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颖
朱立毅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酌情给予相应抗生素以保证安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退热1号"和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酌情给予相应抗生素以保证安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退热1号"和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和中药汤剂安慰剂,安慰剂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和中药汤剂安慰剂。3组均治疗3d,观察并比较3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即刻退热作用方面,对照组最为显著,但其表现为2h内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迅速增多,2~3h后迅速减少,4h时体温下降≥0.5℃的患者比率降至34.38%,呈骤升骤降趋势,效果短暂;治疗组4h内各时点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至4h时比率升至50.0%,长效而稳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即刻退热作用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起效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短于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又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在退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退热疗效,退热时间短,作用稳定持久,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1号
外感发
热
清透邪
热
调和营卫
中药复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热1号口服液抗4种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龚镇奎
韦浩春
王莉
徐又龙
骆林
詹发先
彭世勇
机构
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所
出处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采用病变抑制法和血凝试验在鸡胚和2种细胞培养上测定了中成药退热1号口服液对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退热1号口服液在浓度为1:2(原液浓度为每100毫升含生药量245克)以下时,对鸡胚和细胞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4—1:32时,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腺病毒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
中成药
退热1号
口服液
抗病毒作用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pyretic I' oral liquor
Antiviral activity
分类号
R286.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热1号方治疗外感高热148例
2
作者
严龙
机构
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第9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外感高
热
中医药疗法
退热1号
方
治疗
分类号
R254.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观察及对CRP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颖
机构
苏州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6期44-47,共4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医疗卫生)项目(SYSD2015129)
文摘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治疗中各组组内酌情抗生素干预,将观察组(退热1号)34例、对照组(巴米尔)32例、安慰剂组32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总有效率为88.24%,集中体现在有效和显效上,并能显著降低CRP,使其控制在(8.21±4.21)mg/L水平,证明其具有控制感染作用,体现了其对因治疗的机制,而不同致病原相同风热证的辨证用药策略,又体现了异病同治组方特色,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巴米尔)虽具有退热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疗效积分,但因总体上与安慰剂组相比,临床疗效及CRP影响相当(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即为抗生素酌情使用的前后对照组,因三者在酌情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衡性相同,其治疗前后(主要疗效症状学积分值、CRP值)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也说明酌情应用抗生素对各组疗效和CRP的影响无显著性干扰。其少量的有效数据,估计与抗生素个别疗效或疾病自愈有关,对总体治疗前后影响不大。结论: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但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炎症指标(CRP)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达到较好抗感染目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
退热1号
外感发
热
临床疗效
超敏C-反应蛋白
Keywords
Antifebrile
1
Fever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s
Curative effects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分类号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3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颖
朱立毅
机构
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5-37,共3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医疗卫生)项目(SYSD2015129)
文摘
目的:评价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酌情给予相应抗生素以保证安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退热1号"和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和中药汤剂安慰剂,安慰剂组予阿司匹林泡腾片安慰剂和中药汤剂安慰剂。3组均治疗3d,观察并比较3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即刻退热作用方面,对照组最为显著,但其表现为2h内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迅速增多,2~3h后迅速减少,4h时体温下降≥0.5℃的患者比率降至34.38%,呈骤升骤降趋势,效果短暂;治疗组4h内各时点体温下降≥0.5℃的患者例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至4h时比率升至50.0%,长效而稳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即刻退热作用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起效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短于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又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在退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退热疗效,退热时间短,作用稳定持久,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退热1号
外感发
热
清透邪
热
调和营卫
中药复方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退热1号口服液抗4种病毒的实验研究
龚镇奎
韦浩春
王莉
徐又龙
骆林
詹发先
彭世勇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退热1号方治疗外感高热148例
严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观察及对CRP的影响
郭颖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退热1号”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34例临床研究
郭颖
朱立毅
《江苏中医药》
CAS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