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被引量:70
1
作者 连纲 郭旭东 +2 位作者 傅伯杰 王静 何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黄土丘陵区107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研究区内地形等条件将所调查农户分为旱地农户和川水地农户两组,就目前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及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黄土丘陵区107户农户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研究区内地形等条件将所调查农户分为旱地农户和川水地农户两组,就目前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及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尝试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并基于对农户行为的分析,对区域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户对于土地依赖性较大,旱地农户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农户对于退耕持支持态度。农户进行的相关水土保护措施,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农户经过决策后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农户为了保证基本农业生产,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所产生的效应。在土地管理及水土保护措施方面,除了相关的种植措施外,旱地农户更多倾向于通过工程措施来获取好的回报,而川水地农户更多注重于现有土地质量的管护,来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农户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较为明确,川水地农户认识要比旱地农户更充分一些。与10a前相比,近80%的农户认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然而近45%的农户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根本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组农户之间差异不大。超过55%的农户认为生态环境恶化首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干旱是关键因子,其次是过度放牧(24.5%)和水土流失(22.5%)等,两组农户对于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别,旱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水土流失,而川水地农户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和过度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性农户评估 黄土丘陵区 退耕政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农户对退耕政策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米脂县杨家沟镇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维鸽 陈海 +1 位作者 高海东 王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218,226,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农户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认知和态度,研究它们受影响的因素,对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100多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7.17%农户对国家实施退耕政策持积极态度,但他们仅从个体经济收益角度认识此政策的目... 为了深入了解农户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认知和态度,研究它们受影响的因素,对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100多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7.17%农户对国家实施退耕政策持积极态度,但他们仅从个体经济收益角度认识此政策的目的。影响这一结果的要素包括农户年龄、文化水平、退耕面积、家庭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经济收入水平,其中前三者对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影响显著,而经济收入水平对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政策 农户 认知 杨家沟镇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态退耕政策实施效果及对农民生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勇 马定国 郭腾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5-258,共4页
鉴于国家把退耕政策作为推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举措,以宝塔区和安塞县为案例区域,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近年来的退耕状况以及退耕政策对农民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人均退耕坡地0.205 hm2,退耕指数达79.21%;2... 鉴于国家把退耕政策作为推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举措,以宝塔区和安塞县为案例区域,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近年来的退耕状况以及退耕政策对农民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人均退耕坡地0.205 hm2,退耕指数达79.21%;2003年479农户因退耕导致的粮食减产量人均74 kg,得到政府补贴人均171元;退耕补贴对贫困农户的影响程度较大,停止退耕补贴后存在反垦可能性。2003年被调查农户人均现金收入1492元,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卖粮菜、退耕补贴、卖畜禽产品和做小生意等。未来几年,能获得稳定收入且报酬相对较高的行业是农民谋生的首选,有资金积累或一定技能的农户正在将生计转向高附加值农业或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耕政策 效果 农民生计 农户调查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的目标耦合研究——基于微观农户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叶慧 《技术经济》 2009年第7期32-37,共6页
基于当前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种政策的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构建了衡量政策组多重目标的指标变量。通过对各指标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 基于当前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种政策的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构建了衡量政策组多重目标的指标变量。通过对各指标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在农民增收目标上能够协调,但在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上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基于此,提出了若干耦合多重政策目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生态退耕政策 目标耦合 农户生产行为
下载PDF
生态退耕政策的政策学分析
5
作者 李宏悦 刘黎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0,共3页
本文从政策学角度对生态退耕政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目标利益关系分析,并分析了生态退耕政策对于协调利益冲突的作用以及尚存在的政策学理论缺陷,对于生态退耕政策本身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态退耕政策 政策 利益分析 利益冲突
下载PDF
宁夏坡耕地调查评价分析与生态退耕政策建议
6
作者 崔树国 贺生云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7-39,45,共4页
根据我区 2 0 0 0年坡耕地调查评价结果 ,对我区坡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 。
关键词 宁夏 水土流失面积 生态退耕政策
下载PDF
基于PRA方法的社区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退耕政策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廖玉静 宋长春 +2 位作者 郭跃东 王丽 王丽丽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1048,共8页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黑龙江省洪河农场135户居民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退耕政策的认知程度,以期从农户角度出发,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退耕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为湿地保护和利...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黑龙江省洪河农场135户居民进行随机访问,调查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退耕政策的认知程度,以期从农户角度出发,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退耕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86.7%的居民认为湿地生态环境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意识较高。对比10年前的生态环境,认为生态环境现状恶化的居民比例(48.1%)略高于好转的居民比例(43.0%)。近80%的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了解,且认为现有湿地存在稳定性低、易退化的问题。绝大多数居民对退耕政策了解并支持该政策的实施,认为有利于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资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但对于政策实施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尚存疑虑。此外,退耕后的补偿与替代生计选择也是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环境功能 PRA 退耕政策 洪河农场
原文传递
生态退耕政策实施前后甘肃正宁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申建秀 王秀红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3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选取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耕地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ENVI, ArcGIS和Fragstats为主要工作平台,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为了避免了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在景观水平上针对土地... 本文选取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耕地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ENVI, ArcGIS和Fragstats为主要工作平台,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为了避免了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在景观水平上针对土地利用斑块数量、形状和蔓延度等特点选取了相应的景观指数,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数。为了研究生态风险的空间变化和验证生态退耕政策实施的效果,本文引入了生态风险质心迁移模型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模型,定量描述了甘肃正宁县实施生态退耕工程前后生态风险的相对大小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态退耕工程的实施使得正宁县东、中、西部的生态风险均减小,减小幅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东部为生态风险防范管理的最重要地区;(2)正宁县生态退耕前后生态风险质心向西南方向迁移了4288m,东部和西部景观破碎度的大幅度变化对县域生态风险质心的迁移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为了进一步加强正宁县生态安全管理,东部地区应以林地和草地生态保护为主,中部地区应保证耕地的质量并强化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而西部地区则需构建水土保持型农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退耕政策 生态风险 时空变化分析 甘肃正宁县
原文传递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闰平 陈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8-192,共5页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退耕地区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农民从退耕还林还草中得到了较多的实惠,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但是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方面也没有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这使退耕还...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退耕地区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农民从退耕还林还草中得到了较多的实惠,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但是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方面也没有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这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通过深入研究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还林还草 监测评价体系 退补偿政策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周萍 刘国彬 侯喜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6-273,共8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总产出能值为7.53E+18 sej,退耕后减小了1.50E+17 sej,单位面积农产品生产力由退耕前的5.38E+15 sej/hm2上升到退耕后的1.68E+16 sej/hm2,畜产品的产出能值有所下降。退耕后系统生产优势度指数由退耕前的0.60上升到0.72,系统稳定性指数由退耕前的0.51增加到退耕后的0.53,退耕后流域人口承载力较退耕前大。退耕前后该流域能值投入率及环境负荷几乎无变化,净能值产出率由0.11增加到0.29,退耕前流域人均能值用量为5.16×1015 sej,退耕后增加到5.41×1015 sej,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由退耕前的2.55上升到退耕之后的6.69。退耕后,能值-货币比为2.21×1012 sej/$,与退耕前相比变化不大。为了使该流域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投入配置,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减小环境负荷,逐步走向系统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健康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环境工程 退生态 黄土丘陵区 退还林草政策 能值分析
下载PDF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闰平 陈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据此提出了合理界定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操作区域,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实行分区调控政策,适当细化退耕补偿标准,建立长期的退耕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还林还草 监测评价体系 退补偿政策
下载PDF
冀西北坝上高原退耕还草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新章 张立峰 张新民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3期5-6,33,共3页
在对冀西北坝上高原不同类型农田作物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在坡梁旱地具有退耕还草的可行性 ,其启动条件为区域农业生产中劳力资源供应紧张。由于当前坝上农业生产中资金短缺而劳力相对剩余 ,所以短期内系统不会出现自动退耕行为... 在对冀西北坝上高原不同类型农田作物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在坡梁旱地具有退耕还草的可行性 ,其启动条件为区域农业生产中劳力资源供应紧张。由于当前坝上农业生产中资金短缺而劳力相对剩余 ,所以短期内系统不会出现自动退耕行为。政策性强制退耕并在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分析 河北 高原 退还草 可行性分析 政策性强制退
下载PDF
退耕还草 实现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作者 刘永昌 马宏达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7,共1页
牧草被称为"绿色黄金",通过种草养畜,就地转化,实现过腹增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生态建设力度增大,加强退耕还草工作已成为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辽宁 农业 可持续发展战略 退还草政策 生态环境建设 牧草业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及其演化特征——以太仆寺旗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玉芳 徐霞 +1 位作者 蒋力 金东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81-1691,共11页
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太仆寺旗深受国家退耕政策影响,在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2000年和2008年研究区175个行政村不同特点进行空间分析尺度的划分,并分... 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太仆寺旗深受国家退耕政策影响,在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2000年和2008年研究区175个行政村不同特点进行空间分析尺度的划分,并分析了各个空间尺度上行政村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指数、平均高程、平均坡度、距主要道路和水域距离的相关性。结合GIS和SPSS软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2期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并分别用各行政村实际人口密度检验空间化结果。研究中,采取逐级增加自变量个数的方法来寻求精度较高、较合适的人口空间化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年和2008年由空间化模型得到的各村人口密度与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判定系数R分别为0.961和0.881,且两者线性拟合斜率都接近1,精度较高;8年间,研究区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及其周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其他区域则急剧下降,人口呈现出向城镇及其周围集聚的趋势,而退耕政策是导致区域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化 GIS 多元回归方法 农牧交错区 退耕政策 太仆寺旗
原文传递
我国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秀 霍清枝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分析了鹿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鹿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性。认为发展产业是适应西部大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而且对农牧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鹿产业产品应用领域快速拓宽,市场需求的逐... 分析了鹿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鹿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性。认为发展产业是适应西部大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而且对农牧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鹿产业产品应用领域快速拓宽,市场需求的逐年上升,鹿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鹿业 现状 发展 结构调整 科技 退禁牧政策 鹿产品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