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安石使辽考论——兼与张涤云先生商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成国 卢云姝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7-250,262,共5页
宋仁宗嘉祐五年初,王安石作为送伴使,伴送辽国贺正旦使回国,却未出使辽国。李壁对王安石送伴诗的注释颇有舛误,不能证明王安石曾使辽。所谓"送伴使不能过境",不宜绝对化。《出塞》和《北客置酒》两诗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点。从... 宋仁宗嘉祐五年初,王安石作为送伴使,伴送辽国贺正旦使回国,却未出使辽国。李壁对王安石送伴诗的注释颇有舛误,不能证明王安石曾使辽。所谓"送伴使不能过境",不宜绝对化。《出塞》和《北客置酒》两诗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点。从使辽来回行程、时间看,王安石不可能于嘉祐八年初使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送伴使 使辽诗
下载PDF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永春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54,共8页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赵永春一"语录"释义宋辽、宋金对峙时期,双方外交往来十分频繁。当时规定,每年正旦(阴历正月初一),双方必须互相遣使向对方祝贺,称"贺正旦国信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旦";皇帝生辰,对方亦必...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研究赵永春一"语录"释义宋辽、宋金对峙时期,双方外交往来十分频繁。当时规定,每年正旦(阴历正月初一),双方必须互相遣使向对方祝贺,称"贺正旦国信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旦";皇帝生辰,对方亦必须遣使祝贺,称"贺生辰国信使",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 《三朝北盟会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史料价值 宋辽金 契丹 《奉使录》 送伴使 范成大 《宋会要辑稿》
下载PDF
欧阳修与契丹
3
作者 李实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88-88,共1页
近翻《欧阳永叔集》得知,欧阳修在契丹享有很高的威望,倍受敬重:欧阳修能正确对待契丹内政,坚持以信义为本。 宋仁宗至和二年,即公元一○五五年,年近“知命”、身兼翰林学士与史馆修撰的欧阳修,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使其贵臣陈留郡王宗... 近翻《欧阳永叔集》得知,欧阳修在契丹享有很高的威望,倍受敬重:欧阳修能正确对待契丹内政,坚持以信义为本。 宋仁宗至和二年,即公元一○五五年,年近“知命”、身兼翰林学士与史馆修撰的欧阳修,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使其贵臣陈留郡王宗愿、惕隐大王宗熙、北宰相萧知足、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来押宴。曰:‘此非常例,以其名重’。”宗愿宗熙都是契丹皇叔;北宰相更是宫中之最高者;尚父中书令晋王是太皇太后的弟弟。送伴使耶律元宁说:“自来不曾如此一并差近上亲贵人臣押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欧阳修 中书令 晋王 信义 送伴使 太皇太后 至和 陈留 孝友
下载PDF
关于王安石使辽与使辽诗的考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涤云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82,共10页
王安石使辽因史籍佚失而无明载,然其文集中确有不少散见于各卷的使辽诗;他又曾任送伴使,并有诗作。因此王安石的使辽与使辽诗便成为后人研读中的谜团。本文对此作了详尽的梳理与考论,得出王安石于嘉八年四月(仁宗逝世后)作为遣遗留物国... 王安石使辽因史籍佚失而无明载,然其文集中确有不少散见于各卷的使辽诗;他又曾任送伴使,并有诗作。因此王安石的使辽与使辽诗便成为后人研读中的谜团。本文对此作了详尽的梳理与考论,得出王安石于嘉八年四月(仁宗逝世后)作为遣遗留物国信使使辽的结论;并对其文集中的使辽诗和伴送北朝人使诗分别按行程作了认知与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使辽 送伴使 使辽诗 考辨
原文传递
关于宋金交聘“国书”的斗争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永春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3-58,共6页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聘使往来十分频繁,并且在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交聘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聘礼仪。诸如:使节出使携带什么样式的“国书”;使节进入对方境内,接伴使按何种礼仪接伴;到达对方京城或出使目的地,馆伴使按何种礼仪陪...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聘使往来十分频繁,并且在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交聘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聘礼仪。诸如:使节出使携带什么样式的“国书”;使节进入对方境内,接伴使按何种礼仪接伴;到达对方京城或出使目的地,馆伴使按何种礼仪陪伴;如何设宴、巡游、用乐、朝见、进国书;对方皇帝以何种礼仪接受国书;使节回国,送伴使按何种礼仪送伴等,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甚至使节的立、坐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交聘礼仪的规定,代表一定的等级,因此,宋金双方都十分重视交聘礼仪,并围绕着交聘礼仪问题,展开一系列斗争。本文不想对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做全面探讨,只想就宋金交聘“国书”过程中的斗争,略加论述。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聘 礼仪 国书 宋金关系 外交文书 金朝 政治地位 使节 金世宗 送伴使
原文传递
新见史料与王安石生平行实疑难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成国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4,共11页
根据北宋杭州灵隐山张奎的摩崖题名、程俱《余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诗歌自注,可考证王安石于仁宗康定二年曾赴杭州探望大妹文淑,并于法喜院读书题诗。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中关于李琮伴送辽使归国的记载,可考证王安石... 根据北宋杭州灵隐山张奎的摩崖题名、程俱《余杭法喜院荆文公书堂》诗歌自注,可考证王安石于仁宗康定二年曾赴杭州探望大妹文淑,并于法喜院读书题诗。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中关于李琮伴送辽使归国的记载,可考证王安石嘉祐五年春伴送辽使归国时,曾按惯例越过宋、辽边界进入辽国,撰有四篇描写辽国境内景物的诗歌;除此外,未曾正式使辽。根据《(景定)建康志》关于王安石熙宁八年三月一日赴阙的记载,可考定《泊船瓜洲》的作年及文本,以及《宋史》对王(安石)吕(惠卿)交恶、新党分裂的叙述与史实不符。根据王巩《闻见近录》的记载,可考证王安石著名的《四家诗选》应编撰于神宗元丰五、六年间,未必有明确的贬李(白)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行实 辽使 《泊船瓜洲》 《四家诗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