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送装工艺对板坯再加热过程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兰鹏 杜辰伟 +1 位作者 张家泉 马炳川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5-1843,共9页
连铸坯下线至加热炉的温度制度及其表层组织演变与热送或粗轧裂纹密切相关.基于热模拟实验分析了送装工艺对奥氏体转变特征和再加热晶粒尺寸的影响.高温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表明,含Nb J55钢在双相区700℃热装时,组织为晶界膜... 连铸坯下线至加热炉的温度制度及其表层组织演变与热送或粗轧裂纹密切相关.基于热模拟实验分析了送装工艺对奥氏体转变特征和再加热晶粒尺寸的影响.高温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表明,含Nb J55钢在双相区700℃热装时,组织为晶界膜状先共析铁素体、魏氏体和大量残留奥氏体,再加热至1200℃,奥氏体晶粒大小、位置都不变;单相区600℃温装时,组织为大量铁素体+珠光体,再加热至1200℃时,奥氏体晶粒明显细化.马弗炉模拟SS400钢双相区不同热装温度发现,铁素体转变量至少达70%时才可细化再加热后的奥氏体晶粒.在临界转变量以上,基体中铁素体转变量越多晶粒细化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装工艺 奥氏体晶粒 温度 晶粒细化
原文传递
热送热装工艺中连铸板坯保温过程传热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宏明 李桂荣 吴晓东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6期46-50,共5页
建立了热送热装工艺中连铸板坯保温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及下线坯冷却过程传热数学模型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证明模型可用于预报不同操作条件下铸坯在保温坑保温过程及下线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状态 ,给出连铸板坯出保温坑时的温度... 建立了热送热装工艺中连铸板坯保温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及下线坯冷却过程传热数学模型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证明模型可用于预报不同操作条件下铸坯在保温坑保温过程及下线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和热状态 ,给出连铸板坯出保温坑时的温度分布 ,为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炉提供温度查询依据 保温坑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但保温时间不应超过 1 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连铸板坯 保温过程 传热模型 连铸技术 炼钢 冷却过程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在线材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藏者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常规线材工艺与热送热装工艺相互对照 ,论证了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连铸坯 工艺 节能降耗 线材工艺 工艺流程
下载PDF
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的实践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德金 《钢管》 CAS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介绍了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工艺和设备,以及热送热装轧管的试验过程,并由此提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分析认为: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工艺节能效果显著,适用于品种单一或少品种(1~4种)、年产量≥25万t的轧管机组。在当前我国钢... 介绍了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工艺和设备,以及热送热装轧管的试验过程,并由此提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分析认为: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工艺节能效果显著,适用于品种单一或少品种(1~4种)、年产量≥25万t的轧管机组。在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形势下,研究和应用连铸圆管坯热送热装轧管工艺,对淘汰传统落后工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圆管坯 轧管工艺 设备 实践 问题 探讨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设备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昕阳 《四川冶金》 CAS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介绍了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及设备,对输送辊道、横移机、转盘的功率进行计算。并阐述了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及设备在轧钢生产上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连铸坯 辊道 横移机 转盘 力矩 连铸坯热 设备设计 应用 工艺
下载PDF
轧钢热装效益的提升探讨
6
作者 鲁靖 郭中毫 +2 位作者 李辉 陈晓亮 王秀梅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238-239,共2页
通过提高组织优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实现资源配置调整、调度协同化、技能培训、引入智能调度系统、数据集成与共享以及数据驱动的决策等,有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并建议与制造部门密切合作,不断追求优化和改进,旨... 通过提高组织优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实现资源配置调整、调度协同化、技能培训、引入智能调度系统、数据集成与共享以及数据驱动的决策等,有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并建议与制造部门密切合作,不断追求优化和改进,旨在提升永钢集团轧钢厂的热装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轧钢热效益 数据集成与共享 智能调度系统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简介
7
作者 陈朴璞 《设计技术》 2011年第3期18-20,共3页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简要回顾了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历史,介绍了连铸坯热装热送工艺实现的条件,概括了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在钢铁生产中的优点,并指出热送热装工艺发展还需要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连铸坯热 工艺 技术 节能减排 钢铁行业 工艺 钢铁生产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设备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李昕阳 《河南冶金》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介绍了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及设备,对输送辊道、横移机、转盘的功率进行计算,并阐述了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及设备在轧钢生产上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连铸坯 辊道 横移机 转盘 力矩 连铸坯热 设备设计 应用 工艺 股份有限公司 轧钢生产 辊道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轴承钢碳化物液析缺陷的控制工艺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艳华 赵德忠 《金属世界》 2012年第1期45-45,49,共2页
轴承钢碳化物液析是钢液结晶过程中液相中碳及铬富集而导致碳成分严重偏析,且在枝晶间形成粗大的和难以消除的一次碳化物。在加热过程中,受工艺时间、温度和加热炉温度场不均匀等不合理的生产安排影响,导致碳化物扩散效果不良而产生碳... 轴承钢碳化物液析是钢液结晶过程中液相中碳及铬富集而导致碳成分严重偏析,且在枝晶间形成粗大的和难以消除的一次碳化物。在加热过程中,受工艺时间、温度和加热炉温度场不均匀等不合理的生产安排影响,导致碳化物扩散效果不良而产生碳化物液析缺陷。通过采取控制加热温度,控制坯料装、出炉速度,控制稳定炉况,采用热送热装工艺等工艺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轴承钢碳化物液析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物液析 工艺探讨 轴承钢 控制 缺陷 工艺 结晶过程 加热过程
下载PDF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青林 薛佳子 《冶金设备》 2011年第5期23-26,48,共5页
新建轧钢生产线要实现连铸坯的热送热装,通过分析现场约束条件和对比相应工艺设备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工艺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性,实际运行证明,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了投资成本,兼顾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安... 新建轧钢生产线要实现连铸坯的热送热装,通过分析现场约束条件和对比相应工艺设备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工艺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性,实际运行证明,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了投资成本,兼顾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工艺系统 高效节能 关键设备
原文传递
邯钢连铸小方坯热送热装工艺实践
11
作者 赵海峰 《连铸》 1997年第5期3-8,共6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邯钢一炼钢厂连铸小方坯向一轧小型热送热装的工艺实践。该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工艺较合理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经过1996年4月至12月的生产实践,效果良好,热送率达69.51%,热装率达34.84%,热装温度在45...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邯钢一炼钢厂连铸小方坯向一轧小型热送热装的工艺实践。该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工艺较合理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经过1996年4月至12月的生产实践,效果良好,热送率达69.51%,热装率达34.84%,热装温度在450℃以上,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连铸坯质量 连铸小方坯 连铸方坯 工艺 小型轧机 加热炉 保温坑 生产实践
原文传递
邯钢二炼钢矩形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实践
12
作者 赵海峰 《连铸》 1997年第3期6-10,共5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邯钢二炼钢厂矩形连铸坯至二轧钢热送热装工艺。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及消耗低、产量增加、工艺较合理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矩形坯 温度 工艺 连铸坯热 加热炉 连铸机 轧钢厂 炼钢厂 经济效益 节能降耗
原文传递
预防连铸坯缺陷的措施和新技术有哪些
13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铸坯缺陷 连铸技术 预防 工艺 检测技术 电磁搅拌 制动技术 质量管理 表面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