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文县纹党适宜性布局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宏 杨子凡 +1 位作者 刘海娥 王世来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农用地地块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叠加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气候条件、剖面性状、养分状况及立地条件等8个因子,通过特尔非法确定各指标对纹党种植影响程度大小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值计算... 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农用地地块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叠加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气候条件、剖面性状、养分状况及立地条件等8个因子,通过特尔非法确定各指标对纹党种植影响程度大小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值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依据IFI值的大小,将文县39 418.03hm2耕地按纹党适宜性布局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管理系统 纹党 适宜性布局 文县
下载PDF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型绿道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白骅 落昊飞 刘亚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98,共6页
随着居民对慢行空间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建设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城市型绿道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绿道还存在网络不健全、功能价值单一等问题。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价值等方面不断升级,结合多源大数据... 随着居民对慢行空间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建设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城市型绿道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绿道还存在网络不健全、功能价值单一等问题。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价值等方面不断升级,结合多源大数据,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路线。最后以西安沣东地区为例,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出发地-路线-目的地/节点”,叠加得到适宜性得分最高的道路,通过最优路径分析并修正得到城市型绿道布局最终结果,该结果提升了游憩资源可达性,很好地起到接驳公共交通的作用,为慢行出行提供良好的线路,可为未来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下绿色共享的城市型绿道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型绿道 布局适宜 公园城市 多源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永龙 王利环 +1 位作者 苑韶锋 李义生 《广东土地科学》 2016年第5期27-34,共8页
本文应用多准则的层次分析法,将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包括由3个层次构成8大要素29个因素组成的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AHP法的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来计算评价单元总分值。评... 本文应用多准则的层次分析法,将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包括由3个层次构成8大要素29个因素组成的忻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AHP法的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来计算评价单元总分值。评价根据教育资源影响因素、城镇区位影响因素、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地形影响因素、气候影响因素、人口影响因素、农地影响因素、交通和水源影响因素与各自对应权重值之乘积求和,并根据评价分值统计频率曲线,在结合专家咨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的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将该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等级划定为6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村居民点 布局适宜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的南昌市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
4
作者 杨学龙 叶秀英 赵小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75-181,I0002,共8页
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属于多目标不确定性识别的范畴,传统方法不适应具有模糊性对象的评价问题,而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以南昌市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布局适宜... 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属于多目标不确定性识别的范畴,传统方法不适应具有模糊性对象的评价问题,而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以南昌市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布局适宜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南昌市的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布局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农业观光园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农业观光园 布局适宜评价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镇用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对城镇自身功能与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加强对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的引导有重要意义。以六合区为例,探讨城镇用地空间布局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为城镇空间的发展和空间布局提供科学... 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对城镇自身功能与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加强对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的引导有重要意义。以六合区为例,探讨城镇用地空间布局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为城镇空间的发展和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城镇用地 空间布局适宜 六合区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杰华 孟展 +2 位作者 夏敏 刘敬杰 裴蓓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21期232-234,共3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是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依据。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以农村居民点地块图斑为评价单元,从地形、区位、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物元模型方法...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是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依据。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以农村居民点地块图斑为评价单元,从地形、区位、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物元模型方法,借助Arc GIS技术,评价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宜兴市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水平相对较高,布局适宜性好、较好及中等区域面积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80.38%,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北部平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居民点 布局适宜 模糊物元模型 宜兴市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避暑地产空间布局研究
7
作者 桂家齐 何浪 杨孝增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避暑地产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其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动避暑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探讨更科学、客观的避暑地产空间布局适宜性研究方法,对精准预测、划分避暑地产空间布局的适宜区域具有重要意义。MaxEnt模型以其... 避暑地产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其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动避暑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探讨更科学、客观的避暑地产空间布局适宜性研究方法,对精准预测、划分避暑地产空间布局的适宜区域具有重要意义。MaxEnt模型以其操作简易、用时短、样本需求少、预测精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位研究领域。以贵阳市为例,首次将MaxEnt模型应用于避暑地产空间布局适宜性研究,旨在探讨基于MaxEnt模型的避暑地产空间布局适宜性研究方法和适用性。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避暑地产空间布局适宜区域预测效果好、精度高、方法可行,预测结果能够为避暑地产空间布局的规划设计和项目选址提供更科学、客观、可行的指导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避暑地产 空间布局适宜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林楠 刘玉 +1 位作者 潘瑜春 郑艳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8-227,共10页
科学划分村庄整治类型并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是实现大城市村镇体系合理布局和乡村空间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POI、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适宜性评价、引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基于布局适宜性-规划约束-村庄等级(简... 科学划分村庄整治类型并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是实现大城市村镇体系合理布局和乡村空间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POI、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适宜性评价、引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基于布局适宜性-规划约束-村庄等级(简称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类型划分方案,并以密云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和环境宜居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密云区村庄布局适宜性呈现由西南向东北衰减的特征。借助引力模型,将研究区332个村庄划分为57个中心村、103个次中心村和172个一般村。基于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内涵,将密云区村庄确定为城镇集建、特色提升、整治完善Ⅰ、整治完善Ⅱ和整体搬迁5种整治类型。整体搬迁类村庄未来的整治方向为可复垦型,其他村庄均为可盘活型。结合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土地利用形态和整治潜力,着眼于减量规划思路,因地制宜地提出5类村庄的整治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村庄用地布局优化和减量发展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引力模型 村庄分类 村庄整治 布局适宜评价 密云区
下载PDF
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其布局优化对策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学龙 叶秀英 赵小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55,共11页
为探讨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合理性,对布局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布局优化对策,通过选取空间合理、结构合理、生产保障、生活便捷以及生态安全五类因素的13个因子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统... 为探讨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合理性,对布局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布局优化对策,通过选取空间合理、结构合理、生产保障、生活便捷以及生态安全五类因素的13个因子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技术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量化分析以及多因素综合评价,将鄱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中等、适宜性较差和适宜性差5个等级,比例分别为22.22%、31.94%、28.25%、15.97%和1.62%。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各适宜性等级分布情况,区域内32个行政单位的总体适宜性较好,其中适宜性较好以上的乡镇中上游城乡、谢家滩镇、柘港乡、鄱阳镇、乐丰镇、凰岗镇、枧田街乡、古县渡镇和侯家岗乡面积较大;对于529个行政村,各个级别拥有行政村数量随着适宜性程度由好至差而逐渐减少,分别为176、167、131、44和11。同时针对不同适宜性等级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GIS 布局适宜 评价 布局优化
原文传递
南方丘陵山区村域乡村振兴潜力评价及类型识别——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凯星 余敦 +3 位作者 王检萍 赵琪琛 王春刚 罗恬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90,423,共11页
[目的]科学开展村庄类型识别,为江西省兴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南方丘陵山区村庄类型识别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乡村振兴潜力评... [目的]科学开展村庄类型识别,为江西省兴国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南方丘陵山区村庄类型识别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以村域为研究单元,分别构建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和CRITIC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兴国县村庄类型。[结果]①兴国县村庄布局适宜性总体水平一般,以中适宜性等级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四周阶梯式递减”的分布特征;②乡村振兴潜力水平有待提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和各镇区驻地;③村庄布局适宜性与乡村振兴潜力耦合度较高,协调性有待提高,耦合协调度一般,初级耦合协调村庄最多;④将兴国县村庄类型识别为城郊融合类、集聚发展类、存续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5类。[结论]村庄布局与当地的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乡村振兴潜力与布局适宜性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应针对不同村庄类型提出不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布局适宜 村庄类型 CRITIC法 乡村振兴潜力 耦合协调 江西省兴国县
下载PDF
基于人口密度与布局适宜性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甘肃省华亭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景华 马国强 +1 位作者 李婧 朱宸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776,共9页
【目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点实现人本化、集约化的整理策略。【方法】以甘肃省华亭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识别2009年与2018年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点实现人本化、集约化的整理策略。【方法】以甘肃省华亭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识别2009年与2018年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人口密度划分居民点整理类型,提出差异化的整理对策。【结果】近10年来,华亭市农村居民点呈现出“低海拔、靠斜坡、向阳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布特征在坡度坡向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化;居民点集聚特征由“乡镇次高密度、高密度集聚团簇”向“城区附近高密度聚集中心”转变;居民点景观格局愈加破碎,整体存在较大的整治空间。【结论】基于人口密度与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将华亭市农村居民点划分为整村搬迁型、保留发展型、规模管控型、集聚提升型和重点发展型,并针对不同类型居民点提出具体的整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适宜评价 整理策略
原文传递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以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4 位作者 李计 王轶 鄂施璇 阳华 孙思睿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90,共9页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而深刻转型,探索特殊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及其优化策略,有利于推进特殊区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缓解用地矛盾,并为特殊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文章以山地都市边缘区...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而深刻转型,探索特殊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及其优化策略,有利于推进特殊区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缓解用地矛盾,并为特殊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文章以山地都市边缘区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采用地类转移矩阵、ArcGIS空间统计、理想点逼近(TOPSIS)、核密度法和多因素叠加分析等方法集成分析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单项动态度为55.72%,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以耕地占用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亟待通过居民点空间治理,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用地矛盾。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分布零乱,但其内部空间布局在某种程度上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整体呈现出以河水村为中心,密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的规律。③研究区居民点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亟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适宜评价 优化策略 空心村治理 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战略 山地都市边缘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