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意义
1
作者 张军 《团结》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一、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缘起“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源自西方学者对西方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普惠型社会福利”是一种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福利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瑞典、丹麦等北欧福利国家;“补缺型社会... 一、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缘起“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源自西方学者对西方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普惠型社会福利”是一种发展水平较高的社会福利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瑞典、丹麦等北欧福利国家;“补缺型社会福利”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一种社会福利模式。美国学者威伦斯基和莱博提出了“补缺型社会福利”和“制度型社会福利”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模式 北欧福利国家 最初起源 补缺型 西方福利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 两种类型
下载PDF
构建与我国中等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建兵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8期48-51,共4页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中等收入 “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下载PDF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戴建兵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0期36-40,共5页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所有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在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下,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缺乏体系性、普遍性、组织性和监督性。我国在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过程中,要构建发展性、...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所有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在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下,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缺乏体系性、普遍性、组织性和监督性。我国在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过程中,要构建发展性、正当性、需要满足型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形成在《社会福利法》统领下单项法和专项法组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法律体系 社会福利对象
下载PDF
以幸福湖北为导向 积极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4
作者 谢松保 《政策》 2012年第8期71-73,共3页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并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结合民政部门实际,我们认为建...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并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结合民政部门实际,我们认为建设幸福湖北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建立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让人人成为共建共享幸福湖北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实行以城镇"三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民政部 社会福利服务 湖北 幸福 导向
下载PDF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再解读——基于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军 《社会福利》 2018年第1期1-8,13,共9页
对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不同国家对其理解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从补缺型转变为... 对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不同国家对其理解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从补缺型转变为适度普惠型,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来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解读
原文传递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6
作者 吴佳桐 刘雅萌 《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8期56-57,共2页
本文针对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阐述该福利制度的发展背景,明确其在当前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介绍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就业优先与弱者优先结合原则;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三个方面着手,以期优化社会福利制度,... 本文针对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阐述该福利制度的发展背景,明确其在当前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介绍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就业优先与弱者优先结合原则;从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三个方面着手,以期优化社会福利制度,遵循多元化基本原则,满足人民群众的福利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基本原则 福利形态 普惠主义理念
原文传递
第三届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研讨会论文征文启事
7
《中国民政》 2008年第5期28-,共1页
为"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逐步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研究、用先进理论指导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部政策研究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共同研究决定,拟在2008年9月召开"全... 为"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逐步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研究、用先进理论指导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部政策研究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共同研究决定,拟在2008年9月召开"全国第三届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围绕"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政策 经济政策 社会福利事业 服务部门 研讨会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论文征文
下载PDF
浙江公众基本社会保障评价及社会援助选择调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方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探讨公众对不同渠道社会援助的选择倾向,对于我们科学规划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浙江省公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得到老龄、低收入和低学... 探讨公众对不同渠道社会援助的选择倾向,对于我们科学规划社会救助和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近年来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浙江省公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得到老龄、低收入和低学历等弱势群体的充分肯定。其次,浙江公众对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再次,总体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特征没有变化。复次,研究发现,浙江省公众对社会政策及社会服务评价已经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最后,部分群体反映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基本社会保障 社会援助 社会福利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弱势群体 民生建设
下载PDF
中国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比较的观点 被引量:14
9
作者 熊跃根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2,共10页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里,诸多国家出于应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考虑,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本国的福利体制进行变革或再造。在分析了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新社会风险对建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转型时期的... 在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里,诸多国家出于应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考虑,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本国的福利体制进行变革或再造。在分析了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新社会风险对建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转型时期的中国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重塑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一,建立和发展新型福利体制的责任共担的模式;第二,通过风险管理确立国家、非营利部门与家庭的福利三角关系;第三,建立和发展新型社会契约下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福利体制 社会基础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原文传递
新书速递
10
《社会福利》 2015年第7期63-,共1页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福利现代化的探索刘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4-1 ISBN:9787516158999版次:1页数:212字数:206000定价:$45.00在福利现代化的道路上,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福利主义之路,中国选择的则是民生主义路...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福利现代化的探索刘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4-1 ISBN:9787516158999版次:1页数:212字数:206000定价:$45.00在福利现代化的道路上,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福利主义之路,中国选择的则是民生主义路线,从适度普惠视角探讨中国福利现代化问题。本书阐释了中国民生主义与西方福利主义的不同要义,从覆盖面、保障度、规模性、包容性四个方面构建了社会福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残疾儿童 特殊儿童 辅助器具 福利主义 福利国家说 社会参与权 康复权 版次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 出版时间 权利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