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
孟繁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2
|
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
松哈尔
刘钊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18 |
1
|
|
3
|
女性神话与逃离意识——谈当下女性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
王向阳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4
|
刍议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
王晓芳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5
|
试论中国现当代女性写作中的逃离意识 |
郑春凤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6
|
潜意识场景的智性表达:——解读徐小斌小说的梦境密码 |
唐春兰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7
|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
宋薇
|
《海外英语》
|
2013 |
3
|
|
8
|
逃离:“苦难”与“人性”的双重变奏——张存学小说论 |
张大伟
|
《兰州学刊》
|
2005 |
1
|
|
9
|
试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
白友胜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0
|
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
白友胜
|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超越婚姻的藩篱——从乔伊斯的《伊芙琳》到安德森的《死》 |
尹青
陈燕
杨智敏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试论萧红散文中的“玻璃窗”意象 |
杨会芳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0 |
1
|
|
13
|
以子辈的眼光仰视时代与父辈——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谈80后东北作家的创作 |
邹宜笑
|
《文教资料》
|
2019 |
1
|
|
14
|
余秀华诗歌的乡村意象解读 |
林芸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6 |
1
|
|
15
|
试论《春宴》的“私语化写作”特征 |
张维珍
|
《汉字文化》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