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1-35,共5页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孟繁华徐小斌的小说创作,于九十年代的文学来说,是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她的独特不仅在于她奇丽的想象,对神秘与未然的情有独钟,也不仅表现在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格外自觉,...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孟繁华徐小斌的小说创作,于九十年代的文学来说,是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她的独特不仅在于她奇丽的想象,对神秘与未然的情有独钟,也不仅表现在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格外自觉,同时还表现在她意识与文本中的深刻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斌 逃离意识 女性宿命 九十年代 小说创作 理想主义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双鱼星座
下载PDF
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松哈尔 刘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15期11-12,共2页
1840年到1949年可以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瓦解的一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同胞们经历了思想意识变革,完成了独立思想意识的建立。受到时代背景和新文化的影响,该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女性... 1840年到1949年可以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瓦解的一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同胞们经历了思想意识变革,完成了独立思想意识的建立。受到时代背景和新文化的影响,该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女性文学中的女权意识、女性独立意识、女性逃离意识等成为了该时期女性文学中的主要情感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文学 逃离意识
下载PDF
女性神话与逃离意识——谈当下女性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 90年代的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文化情境的丰富复杂,使女性写作开始深入地走向自己,触摸个人“身世”、身体、女性欲望等隐秘经验。无疑,时代的“允诺”和意识的松动使这种女性自我抒发走入公共文化空间,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种趋向,亦成为女性写作的一场沉溺又超拔的精神历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神话 女性意识 逃离意识
下载PDF
刍议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4
作者 王晓芳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4期230-231,共2页
从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同时,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受社会时... 从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同时,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受社会时代的影响以及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女性文学在此阶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在这些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逐步树立起来,特别是女性的独立意识和逃离意识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逃离意识 文学分析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当代女性写作中的逃离意识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春凤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第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逃离家园,逃离母亲角色,是女性的一次自我放逐、自我救赎。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 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第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逃离家园,逃离母亲角色,是女性的一次自我放逐、自我救赎。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写作 逃离意识
原文传递
潜意识场景的智性表达:——解读徐小斌小说的梦境密码
6
作者 唐春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文本中,大量披着神秘文化外衣的梦境密码等待读者去破译。这类描写穿插着大量的女性原型记忆与想象,以智性的叙事手段为我们展现出支配当代人(尤其是女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无意识领域。
关键词 徐小斌小说 意识场景 梦境象 恐惧意识 逃离意识
下载PDF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被引量:3
7
作者 宋薇 《海外英语》 2013年第3X期193-194,共2页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展现了在维多利亚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和文化秩序中,人们对于女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该文聚焦充满叛逆的女主人公麦琪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努力抗争,并探究其中洋溢着的丰...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展现了在维多利亚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和文化秩序中,人们对于女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该文聚焦充满叛逆的女主人公麦琪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努力抗争,并探究其中洋溢着的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意识 叛逆 逃离意识 拯救情结
下载PDF
逃离:“苦难”与“人性”的双重变奏——张存学小说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大伟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张存学 小说评论 甘肃文学 当代 中国 文学批评 “人性” “苦难” 逃离意识
下载PDF
试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友胜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站在女性的立场角度,把传统的男性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的书写...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站在女性的立场角度,把传统的男性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的书写,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陈染笔下女主人公的一种生存体验,而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下载PDF
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10
作者 白友胜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9-24,共6页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以女性的切身体验作为其创作源泉,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压抑下...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以女性的切身体验作为其创作源泉,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压抑下,努力发掘女性叙事的隙缝,把传统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书写;站在女性立场的角度上时刻揭示出女性人物的强烈女性意识,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她们的一种生存体验,是保持个性、保持独立精神的武器,陈染笔下的女主人公大多试图不断地冒险、逃离,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深刻、细腻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为我们灵魂的飞翔指明了方向,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下载PDF
超越婚姻的藩篱——从乔伊斯的《伊芙琳》到安德森的《死》
11
作者 尹青 陈燕 杨智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03-104,共2页
乔伊斯的《伊芙琳》和安德森的《死》创作背景不同,但都以女性对婚姻的逃离为主题,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成长和觉醒。
关键词 逃离意识 婚姻 女性主体意识
下载PDF
试论萧红散文中的“玻璃窗”意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会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6-38,47,共4页
关键词 萧红 散文 "玻璃窗"意象 逃离意识 创作心理 艺术风格
全文增补中
以子辈的眼光仰视时代与父辈——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谈80后东北作家的创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宜笑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5期150-152,共3页
80后东北作家,作为一个日渐凝聚的群体,在他们的创作中,代际叙事的特点较为突出。本文以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为引,旨在从,由“逃离”意识引发的对历史的眩惑表达、对父辈们的“神性”想象、子辈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三个方... 80后东北作家,作为一个日渐凝聚的群体,在他们的创作中,代际叙事的特点较为突出。本文以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为引,旨在从,由“逃离”意识引发的对历史的眩惑表达、对父辈们的“神性”想象、子辈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三个方面论述,子辈作家在描述父辈与自己共处的那段历史时,对父辈的理解,自身的惶惑,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对时代的惶惑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东北作家 代际叙述 逃离意识 惶惑
下载PDF
余秀华诗歌的乡村意象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芸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年第2期11-14,共4页
余秀华的诗深深地打上了以"横店"为中心的"乡村"烙印,充满着浓厚的江汉平原的泥土气息。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揉进诗歌,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特殊情感,抒写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她笔下的乡村意象群或阴暗、孤独,或明朗、... 余秀华的诗深深地打上了以"横店"为中心的"乡村"烙印,充满着浓厚的江汉平原的泥土气息。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揉进诗歌,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特殊情感,抒写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她笔下的乡村意象群或阴暗、孤独,或明朗、清新,正是这些独特且极富心理张力的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复杂、丰富的乡土情怀:想逃离,却又难以割舍、深陷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秀华 横店 乡村意象 孤独体验 逃离意识
原文传递
试论《春宴》的“私语化写作”特征
15
作者 张维珍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4期101-102,共2页
本文从“私语化写作”的角度来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春宴》,小说所具有的公共语言到私人语言的转变、用身体确证认知自我以及逃离意识的表达三个特征正是私语化写作的典型表达,因此安妮宝贝的创作实际上是一种“私语化写作”的延续性创作。
关键词 私语化写作 《春宴》 私人语言 逃离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