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
1
作者 肖启芬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塑造了一大批"逃遁者"形象,他们在一个封闭、远离现实、充满诗意的过去或幻想的世界里游荡,灵魂无所归依。从形态分析,生成动因对"逃遁者"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剧作家笔下折射的现代人的精神危...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塑造了一大批"逃遁者"形象,他们在一个封闭、远离现实、充满诗意的过去或幻想的世界里游荡,灵魂无所归依。从形态分析,生成动因对"逃遁者"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剧作家笔下折射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遁者 梦幻 过去 精神危机 生存困惑
下载PDF
小说家里家务活最好的艾丽丝·门罗:逃遁者的自我救赎
2
作者 刘晗 《世界博览》 2024年第12期66-69,共4页
这位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当代契诃夫”,曾以82岁高龄捧得诺贝尔文学奖,喜讯还是女儿告诉她的。如同大多数家庭主妇,她习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家务缠身令她无瑕留意外界新闻。她说,得奖就是白日梦,而白天的她根本没空做梦。今年五月份... 这位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当代契诃夫”,曾以82岁高龄捧得诺贝尔文学奖,喜讯还是女儿告诉她的。如同大多数家庭主妇,她习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家务缠身令她无瑕留意外界新闻。她说,得奖就是白日梦,而白天的她根本没空做梦。今年五月份,这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悄然离世,终于可以安心做梦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救赎 艾丽丝·门罗 诺贝尔文学奖 契诃夫 逃遁者 白日梦 家庭主妇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局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逃遁现象透视及其纾解
3
作者 任娟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逃遁现象主要缘于“局外人”思想观念的隐匿性、心理观念的漠然性、价值观念的逃遁性,相应形成形式在场、边缘在场、外围出场3种不同现实表征。这一现象与“局外人”受困于自身思想现实、社会思潮的隐性浸染,以及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逃遁现象主要缘于“局外人”思想观念的隐匿性、心理观念的漠然性、价值观念的逃遁性,相应形成形式在场、边缘在场、外围出场3种不同现实表征。这一现象与“局外人”受困于自身思想现实、社会思潮的隐性浸染,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迟滞呈现等密切相关,对个体身份认同、高校思政建设、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战略有效达成均造成一定阻隔。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局外人”主动向“局内人”转变的重要举措为:提振受教者学习能力,重塑身份认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思政工作机制,增强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外人 思想政治教育 逃遁现象 人才培养 主流价值
下载PDF
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志合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2,共7页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信仰为例探讨异民族信仰相互在攀附与逃遁之间的信仰和谐共生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存在对民族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深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信仰 藏传佛教 纳西族信仰 攀附与逃遁 和谐共生
下载PDF
D.H.劳伦斯的逃遁意识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秀芝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5-38,共4页
D.H.劳伦斯的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的理想之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逃遁者大多都发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却无力解决,在社会中找不到自我或是由于当时的生活所迫,于是以逃遁的方式来进行抗争,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从他的作品中所塑造... D.H.劳伦斯的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的理想之地,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逃遁者大多都发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却无力解决,在社会中找不到自我或是由于当时的生活所迫,于是以逃遁的方式来进行抗争,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从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们的逃遁方式来看,他无疑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他讨厌当时工业文明带给社会及家庭的负面影响,他想要逃离出去,寻找自己理想之地以取得精神上的慰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H 劳伦斯 遁世 逃遁意识
下载PDF
从《瑞普·凡·温克尔》看华盛顿·欧文的逃遁情结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浩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73-76,共4页
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深入和经典重读的进行,华盛顿·欧文与其作品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被审视。在借鉴民间传说的同时,欧文也将个人经历和心迹隐现其中。他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就是一篇再现其逃遁历程的故事。综合考查... 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深入和经典重读的进行,华盛顿·欧文与其作品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被审视。在借鉴民间传说的同时,欧文也将个人经历和心迹隐现其中。他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就是一篇再现其逃遁历程的故事。综合考查《瑞普·凡·温克尔》及欧文自身所处的环境,运用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不难发现欧文频繁的逃遁是其拒绝遵从传统的个性、欧美社会和文化氛围的反差以及祖先们频繁逃遁潜移默化下的综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欧文 《瑞普·凡·温克尔》 逃遁情结
下载PDF
论田纳西·威廉姆斯剧作中逃遁现实的象征符号
7
作者 吕春媚 马喜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3-125,共3页
象征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解读象征符号是了解其作品的最佳方式。通过探讨《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作品中逃遁现实的象征符号,揭示剧作中在现实和虚幻中游走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姆斯 象征 逃遁 现实 虚幻
下载PDF
无处逃遁的历史幽灵——读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
8
作者 王妍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河岸》是苏童以类童年的叙事来书写的"后文革"故事,他重人心浮动而轻世道轮回,在湿润与黏稠气息之中打开一扇尘封多年的历史之窗。苏童试图在文学中用自己的独特体悟来探寻历史别样的真实。《河岸》展示了生命的多种可能、... 《河岸》是苏童以类童年的叙事来书写的"后文革"故事,他重人心浮动而轻世道轮回,在湿润与黏稠气息之中打开一扇尘封多年的历史之窗。苏童试图在文学中用自己的独特体悟来探寻历史别样的真实。《河岸》展示了生命的多种可能、个体的迷茫、无根的悬浮与身份的焦虑,而逃遁犹如一个追索的幽灵,久久回荡在文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河岸》 逃遁 悬浮
下载PDF
鲁迅笔下觉醒知识分子的逃遁意识——由涓生形象谈起
9
作者 董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试图从涓生形象入手,揭示鲁迅笔下觉醒知识分子自身所具有的逃遁意识及其成因。
关键词 鲁迅 知识分子 涓生 逃遁意识
下载PDF
逃遁与隐身:王小波小说的主体行动救赎
10
作者 张川平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王小波小说中设置了许多颇具游戏性的追逃情节,包括"逃于行"和"逃于形"两种形式。他利用逃遁和隐身的策略,挣脱精神囹圄和权力管制。小说人物主体的行动救赎,一方面是对主体受困之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贯... 王小波小说中设置了许多颇具游戏性的追逃情节,包括"逃于行"和"逃于形"两种形式。他利用逃遁和隐身的策略,挣脱精神囹圄和权力管制。小说人物主体的行动救赎,一方面是对主体受困之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贯彻了作家追求"消极自由"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逃遁 隐身 主体建构 救赎
下载PDF
逃遁与缺席——《玻璃动物园》中的父子形象
11
作者 马予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文章从生存危机、同性恋等角度解读《玻璃动物园》中儿子的逃遁和父亲的缺席,指出工业化背景下父权制度对人的束缚和压抑所导致的身份危机是他们逃离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玻璃动物园》 逃遁 缺席 生存危机 同性恋 身份危机
下载PDF
激进的纯真守望 未果的逃遁情结——塞林格《麦田守望者》悲剧意识解读
12
作者 陈凯华 《科教文汇》 2006年第6期176-177,共2页
本文试图运用读者批评与相关社会学理论对颇受争议的现代经典小说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这一悖论传奇作品溯本追源,揭示其隐密码与文本自然昭示的内在张力,并透过这一20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彰显的讽刺抒侃的边锋俚语与文风及主人公霍尔顿... 本文试图运用读者批评与相关社会学理论对颇受争议的现代经典小说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这一悖论传奇作品溯本追源,揭示其隐密码与文本自然昭示的内在张力,并透过这一20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彰显的讽刺抒侃的边锋俚语与文风及主人公霍尔顿独特的叙事方式揭示其愤世嫉俗的反正统的个性化语言浅表下潜藏的异化疏离。而在其通俗畅销小说的标贴之后,笔者认为,真正可以阐释其经久不衰与备受关注的神奇魅力所在其实是小说深植的悲剧意识与隐约的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与禅悟及忤逆篇章内隐性承继的现代文学传统和小说折射的深刻人文关怀与悲悯的逃遁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批评 悖论 异化疏离 成长小说 逃遁情结
下载PDF
“逃遁”: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的实用主义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泽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逃遁"是美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刻画出一个"逃遁"型人物的典型形象。他的"逃遁"主要是徘徊在几个女性之间,其动机、行为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是美... "逃遁"是美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刻画出一个"逃遁"型人物的典型形象。他的"逃遁"主要是徘徊在几个女性之间,其动机、行为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是美国的文化背景以及个人主义倾向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兔子" "逃遁" 实用主义
下载PDF
“逃遁”主题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琳 崔波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1期135-136,共2页
"逃遁"是美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美国文学中以"逃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费恩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美国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逃遁者... "逃遁"是美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美国文学中以"逃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费恩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美国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逃遁者形象的代表。本文试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形象、逃遁原因及作品的现实意义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以展示美国文学中的"逃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遁 逃遁主义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下载PDF
死亡国度里的生命逃遁——张爱玲小说《色·戒》人物分析
15
作者 黄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50-152,共3页
人物塑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短篇小说《色·戒》中,张爱玲用或繁或简的笔触塑造出了形形色色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麻将桌边的太太们,还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青年学生... 人物塑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短篇小说《色·戒》中,张爱玲用或繁或简的笔触塑造出了形形色色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麻将桌边的太太们,还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青年学生、大小汉奸们,又或是连名字都不曾交代的男主角易先生,他们共同构建了作者笔下腐朽没落的"死亡国度"。王佳芝从迷茫到自我否定,到以生命为代价的逃遁揭示了女性自身的脆弱和悲哀;但她不甘于情欲客体身份,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体现出了某种自发的女性主义意识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戒 逃遁 女性主义 死亡国度
下载PDF
逃遁:弗洛伊德理论观照下的“兔子四部曲”
16
作者 黄泽富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7-58,共2页
兔子的反复"逃遁"是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本我"追求性及个性自由,"超我"为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兔子的"自我"很难调节"本我"和"超我"... 兔子的反复"逃遁"是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本我"追求性及个性自由,"超我"为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兔子的"自我"很难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以至于采取"逃遁"的方式来躲避矛盾,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 逃遁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逃遁”的多维解读——评赵德发的《双手合十》
17
作者 李丹 宋宁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8-81,共4页
长篇小说《双手合十》被认为是赵德发文学创作的转型、深化之作。小说中彰显出大时代背景下僧俗两界的人们所呈现的普遍性的信仰危机和精神症候,进而借助众生"逃遁"的表象,揭示其背后的诗性内涵,并进一步反思、追问人生的终... 长篇小说《双手合十》被认为是赵德发文学创作的转型、深化之作。小说中彰显出大时代背景下僧俗两界的人们所呈现的普遍性的信仰危机和精神症候,进而借助众生"逃遁"的表象,揭示其背后的诗性内涵,并进一步反思、追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遁 困境 生活 “平常禅”
下载PDF
容器形状和出口位置对台湾乳白蚁逃遁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张健龙 靳正雅 +3 位作者 温秀军 陈轩 蔡嘉诚 王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53-1165,共13页
【目的】逃离危险对集群生活的动物来说是一项重要挑战。白蚁是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密度较大。因此,白蚁可能进化出了特殊的策略集体逃离危险情境。【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实验室条件下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工蚁在不同形状容器... 【目的】逃离危险对集群生活的动物来说是一项重要挑战。白蚁是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密度较大。因此,白蚁可能进化出了特殊的策略集体逃离危险情境。【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实验室条件下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工蚁在不同形状容器(没有出口的圆形和方形容器)的逃遁行为,并调查了在有出口的情况下,台湾乳白蚁工蚁从圆形容器边缘、方形容器直角处和方形容器直角边中间的撤离效率。【结果】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受惊的台湾乳白蚁立即移动到圆形或方形容器的边缘区域并沿着容器的壁移动。然而,在方形容器的直角处,逃遁的台湾乳白蚁工蚁形成明显的堵塞(直角附近的白蚁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而移动速度显著低于其他区域的白蚁)。当容器上有出口时,大部分台湾乳白蚁工蚁分散在容器边缘,因此在出口位置周围未发现明显的堵塞。有趣的是,台湾乳白蚁工蚁逃出有出口的圆形容器的时间与从出口在直角附近的方形容器的无显著差异,但其从出口在直角边中间的方形容器的逃出时间更长。【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形状与出口位置均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的逃遁行为与撤离效率造成影响。此外,白蚁使用了特殊的策略来避免多见于其他群居动物(如人类、小鼠等)的“快即慢”效应。由于白蚁工蚁没有视觉,研究白蚁的逃遁策略可为人群如何高效撤离可视度较低的危险环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台湾乳白蚁 真社会性昆虫 集体行为 逃遁行为
下载PDF
心灵的逃遁与归隐——《认识东方》情感元素探因
19
作者 黄伟 《外文研究》 2017年第2期64-71,共8页
近年来法国诗人保尔·克洛代尔描写中国的散文诗集《认识东方》逐渐引起我国学界的注意,然而对作品及其作者的解读仍存在许多疑问和误区。本文将循着克洛代尔《认识东方》文本中的喜悦与哀伤这一处于两极的情感脉络,从作品的成因、... 近年来法国诗人保尔·克洛代尔描写中国的散文诗集《认识东方》逐渐引起我国学界的注意,然而对作品及其作者的解读仍存在许多疑问和误区。本文将循着克洛代尔《认识东方》文本中的喜悦与哀伤这一处于两极的情感脉络,从作品的成因、背景、作者从"描写"到"内省"的心理变化过程等方面集中探讨作者的情感因素对散文诗集形成的影响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东方 克洛代尔 逃遁 归隐
下载PDF
逃遁与再现:庄子的生命意识与审美的历史维度
20
作者 李建盛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3期16-24,共9页
本文在儒家与庄子生命意识的比较理解中阐发庄子的思想,一反以往学术界庄子理解中二元对立的或极端化的理解,并在现代哲学和美学的理论与庄子本真精神的视域融合中审视庄子生命意识的深刻性,揭示庄子思想的逃遁和再现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在儒家与庄子生命意识的比较理解中阐发庄子的思想,一反以往学术界庄子理解中二元对立的或极端化的理解,并在现代哲学和美学的理论与庄子本真精神的视域融合中审视庄子生命意识的深刻性,揭示庄子思想的逃遁和再现的两个重要方面,论述了庄子生命意识与审美历史维度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遁 再现 生命意识 价值观念 自由境界 审美的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