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嗅球切除抑郁症动物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红霞 张黎明 +5 位作者 薛瑞 张有志 袁莉 王心正 龚正华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改进大鼠嗅球切除(olfactory bulbectomy,OB)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探针捣毁嗅球与负压吸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嗅球切除,恢复2周后分组:假手术组、嗅球切除模型组、氟西汀(10 mg.kg-1,ig,每天1次,14 d... 目的改进大鼠嗅球切除(olfactory bulbectomy,OB)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探针捣毁嗅球与负压吸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嗅球切除,恢复2周后分组:假手术组、嗅球切除模型组、氟西汀(10 mg.kg-1,ig,每天1次,14 d)治疗组。给药2周后通过开场实验、蔗糖饮水实验和逃避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嗅球切除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增多,蔗糖偏嗜度明显降低,逃避失败次数明显增多,长期氟西汀治疗能够逆转嗅球切除引起的行为学改变。结论大鼠嗅球切除后出现抑郁样行为学改变,经典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通过改进建立了稳定的大鼠嗅球切除抑郁症动物模型及可靠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症动物模型 嗅球切除 开场实验 蔗糖饮水 逃避实验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瑞 仇福成 +2 位作者 李培培 王文婷 顾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11-4212,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发病过程中神经元的电生理改变。方法应用被动逃避反应实验、神经元硫堇染色技术、膜片钳操作技术,对实验动物的认知功能及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和密度进行评价,进而观察神经元的兴奋性。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发病过程中神经元的电生理改变。方法应用被动逃避反应实验、神经元硫堇染色技术、膜片钳操作技术,对实验动物的认知功能及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和密度进行评价,进而观察神经元的兴奋性。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被动逃避反应实验成绩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未见明显改变,而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出现了显著降低。结论神经元电兴奋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VD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被动逃避反应实验 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