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池边界层逆温现象变化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韦肖林 周慧僚 唐新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利用河池近5a来GFE(L)型雷达探测的高空气象资料,对河池边界层逆温现象变化特征和强度进行分析,寻找河池边界层逆温现象的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而利用这些规律进一步阐述逆温现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逆温现象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边界层 逆温现象 变化特征 减少 危害
下载PDF
基于土壤蓄热的日光温室逆温现象分析
2
作者 张传坤 魏珉 徐平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偏低的原因,以传热学对流换热理论为基础,以土壤蓄热温差占温室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与地面温度之差的比例(温差比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开展研究。在位于山东泰安的日光温室内,选取温室中部后墙南5.4m,距离地面0,0.1,1.1,2.1,3.1,4.27,4.37m高度处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T7,地面设置热流板H1;选取试验期间土壤蓄热量高、中等、低3天试验数据,对不同高度各测点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垂直高度上的最高空气温度,计算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的温差比例。试验数据验证了温室空气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温室空气存在逆温层和对流层,存在逆温现象;逆温层上部空气密度小于下部空气密度,上部高温空气不能流动到地面,逆温层两端温差较大。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垂直方向上最大空气温度积分与地面温度积分之差分别为890℃、770℃、175℃,土壤蓄热温差积分分别为310℃、200℃、68℃,温室散热温差积分分别为120℃、20℃、27℃,土壤蓄热时间分别为6h 55min、4h 50min、2h 20min;后墙南5.4m处逆温层、对流层高度分别为0~3.1m、3.1~4.37m;试验期间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温差比例分别为34.8%、26%、38.9%。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高时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多于太阳辐射强度低时的土壤蓄热温差和蓄热时间;对流层空气产生自然对流,温室热量向温室外部大量散失;逆温现象造成的温差比例偏小是造成土壤总体蓄热量少、土壤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差比例 对流层 逆温现象
下载PDF
浅谈逆温现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梅 《地理教育》 2001年第5期19-19,共1页
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伦敦烟雾事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烟之中,酿成了一万多人死亡的"世纪悲剧".1955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地65岁以上的老人有近400人因污染造成心肺衰竭死亡.... 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伦敦烟雾事件,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浓烟之中,酿成了一万多人死亡的"世纪悲剧".1955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当地65岁以上的老人有近400人因污染造成心肺衰竭死亡.……科学家发现,这些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除因污染严重外,还与一个无形的杀手--逆温有关.目前,逆温现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高考而言,保送生考试、广东省高考已多次涉及到该问题,那么,何为逆温?逆温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有必要作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 死亡 衰竭 污染事件 老人 全球 烟雾 逆温现象 高考 保送生
下载PDF
对流层的逆温现象
4
作者 花永芬 《中学政史地(高三)》 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
在大气层中,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关键词 对流层 逆温现象 气象学 高中 地理 教学参考 知识点 学习难点 学习辅导
下载PDF
济州岛南部海域逆温现象的初步分析
5
作者 匡国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采用1981年6月在长江口及济州岛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资料,对济州岛以南海域产生的逆温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讨论了水温与潮流的关系。分析表明:本海域的逆温现象,属于混合逆温型,表现了潮流运动的作用。
关键词 海域 逆温现象 济州
下载PDF
基于海豹观测的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逆温现象及其衰退机制
6
作者 郭绍敬 靖春生 +1 位作者 张善武 王维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7,共10页
利用2014年3–4月北象海豹携带的自动温盐深仪(CTD-SRDL)在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上采集到的温盐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逆温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逆温厚度范围分别介于0.2~1.6... 利用2014年3–4月北象海豹携带的自动温盐深仪(CTD-SRDL)在阿拉斯加湾东部陆坡海域上采集到的温盐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逆温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逆温厚度范围分别介于0.2~1.6°C和20~280 m之间,前者沿陆坡向北幅度逐渐增大,后者在50°~58°N间往北逐渐变厚,在58°N以北海域平均厚度较薄。3月25日至4月22日,逆温层处于衰退阶段。逆温层下界温度不断下降,逆温幅度呈变弱趋势,逆温厚度呈变薄趋势。一维扩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湍扩散作用下,观测期间海表受热导致混合层上部位温升高,但底部仍保持低温,因此逆温层上界温度变化并不明显。次表层由于具有强的位温梯度,湍扩散导致逆温层下界温度显著降低,是观测期间逆温衰退的主要原因。湍扩散作用导致次表层水体温盐属性趋于均匀,这一过程对于阿拉斯加湾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加湾 逆温现象 湍扩散
下载PDF
巧解逆温现象
7
作者 高晓静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08年第12期42-43,共2页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叫逆温现象。在对流层中,总的情况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但实际上,在对流层内各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关键词 逆温现象
下载PDF
浅析逆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8
作者 胡学彦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3年第11期94-96,共3页
在近几年的秋冬季节,我国多地遭遇了罕见的雾霾天气。科学家发现,雾霾天气的发生.除因污染严重外,还与一个重要现象——逆温有关。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多次涉及逆温现象。那么,逆温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影响是什么呢?下面我们... 在近几年的秋冬季节,我国多地遭遇了罕见的雾霾天气。科学家发现,雾霾天气的发生.除因污染严重外,还与一个重要现象——逆温有关。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多次涉及逆温现象。那么,逆温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影响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温现象 原因 秋冬季节 科学家 天气 污染
下载PDF
大气逆温现象及试题简析
9
作者 何羽飞 《地理教育》 2003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试题简析 大气逆温现象 空气质量 晨炼 中学地理
下载PDF
浅析逆温现象
10
作者 相雪霞 《魅力中国》 2011年第6期194-194,共1页
逆温现象(Temperature inversion)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是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的一种特殊现象。
关键词 逆温现象 天气
下载PDF
空气污染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基于逆温现象IV估计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孟鑫 许敬轩 马光荣 《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4-172,共19页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结构的改善和升级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从理论上看,空气质量的恶化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明确空气污染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空...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结构的改善和升级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从理论上看,空气质量的恶化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明确空气污染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空气质量在企业人力资本调整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采用上市公司与地级市空气污染相匹配的面板数据,利用气象学逆温现象发生的天数作为空气污染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PM_(2.5)浓度平均每提升1个标准差会使上市公司的技能劳动力占比降低2.7个百分点,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研究结论。机制分析表明,空气污染会提高员工流动到低污染地区的可能性,从而抑制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与此同时,企业实施薪酬激励不能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但企业资本密集型特征会对这一抑制效应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在当前绿色发展背景下,本文结论对于加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和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具有重要启示,也为相关治理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企业人力资本结构 逆温现象 员工流失
原文传递
浅谈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12
作者 宋发刚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逆温现象 大气污染 高中 地理教学 教学参考
原文传递
浅谈逆温现象及其成因
13
作者 李梅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逆温现象 高考试卷 重大 科学家 英国 发现 美国 全球 成因 事件
原文传递
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4
作者 李善中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5年第5期46-48,共3页
由于对流层大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越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多,气温就越高;离地面越远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少,气温就越低。其次,越靠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水汽和固体杂质越多,因而吸收地面辐... 由于对流层大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越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多,气温就越高;离地面越远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越少,气温就越低。其次,越靠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水汽和固体杂质越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就越大,气温就越高;越向上空空气密度越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水汽、固体杂质越少,气温就越低。所以,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现象 2005年 高考 地理 专题复习
下载PDF
沙尘与逆温时PM_(10)的变化规律及污染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朝辉 宋军亭 +2 位作者 张玉胜 郑瑜 宁薇 《中国环保产业》 2013年第2期13-16,共4页
通过对包头市2005—2007年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逆温与沙尘天气下PM10的变化规律。特别指出了逆温的持续性、强度和逆温层厚度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正比关系。
关键词 PM10 空气质量 沙尘 逆温现象
下载PDF
沙尘和逆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玉胜 宋军亭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7期47-48,67,共3页
利用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际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包头市2005-2007年大气污染物受逆温和沙尘两种特殊气象条件影响的变化状况。特别指出了逆温持续性、强度和厚度对大气污染扩散影响的正比关系,即逆温日数越多,超标污染日越多... 利用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际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包头市2005-2007年大气污染物受逆温和沙尘两种特殊气象条件影响的变化状况。特别指出了逆温持续性、强度和厚度对大气污染扩散影响的正比关系,即逆温日数越多,超标污染日越多,逆温强度越大,污染越重的规律。及大风和特定地理条件下沙尘天气的发生、频次、强度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影响的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逆温现象 空气质量 影响
下载PDF
浅谈逆温灾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荣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4期257-258,共2页
大气逆温受地面辐射、暖湿气流、锋面和地形等因素作用而形成,无论哪种因素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低空区,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 大气逆温受地面辐射、暖湿气流、锋面和地形等因素作用而形成,无论哪种因素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低空区,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温现象 大气污染 防治
下载PDF
逆温层
18
《地球》 2013年第2期76-76,共1页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关键词 低层大气 逆温现象 大气层
下载PDF
露天矿内粉尘聚集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汤万钧 才庆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等方法,研究了露天矿矿坑几何尺寸特点和逆温现象对露天矿粉尘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温现象阻碍了露天矿矿坑内产生的粉尘向外扩散,是露天矿粉尘污染高发的重要原因;逆温现象的形成机理能较好地解释露天矿粉尘浓...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等方法,研究了露天矿矿坑几何尺寸特点和逆温现象对露天矿粉尘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温现象阻碍了露天矿矿坑内产生的粉尘向外扩散,是露天矿粉尘污染高发的重要原因;逆温现象的形成机理能较好地解释露天矿粉尘浓度冬春季高而夏秋季低的现象;利用Froude数评价逆温现象对露天矿粉尘扩散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逆温强度是决定露天矿粉尘聚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逆温现象多发导致矿坑内粉尘扩散不出去时,仅降低某作业环节的粉尘排放量不能避免矿坑粉尘污染的发生。治理露天矿粉尘污染需要从全矿角度出发,结合逆温现象的特点来重新安排矿区整体的降尘抑尘作业,才能控制粉尘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粉尘污染 逆温现象 绿色开采
下载PDF
烧麦秆与大气污染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正心 高红 姚力红 《四川环境》 1997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文就近3年来成都市周围烧麦秆、油菜秆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由于成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周围农村中不再用麦秆和油菜秆作为燃料,而全部焚烧作肥料还田,同时由于5月多发生不利于大气污染... 本文就近3年来成都市周围烧麦秆、油菜秆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由于成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周围农村中不再用麦秆和油菜秆作为燃料,而全部焚烧作肥料还田,同时由于5月多发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逆温现象及城市热岛效应,造成我市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建议从立法、宣传及爱护资源等方面来改变人们的陈规陋习和加强对成都市大气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麦秆 大气污染 逆温现象 热岛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