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笔”:翁方纲论黄庭坚学杜 被引量:9
1
作者 唐芸芸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99-102,共4页
黄庭坚学杜,历来学者都十分关注。翁方纲重新加以考究,以"逆笔"命名,并为其诗中用典作了新的定义。但由于没有贯彻他所透析的"逆笔"之术,翁方纲自己的诗作则多成了典故的罗列。
关键词 翁方纲 杜甫 黄庭坚 逆笔 用典
下载PDF
桐城派“逆笔”批评论——以文章选本评点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新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9,共12页
"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常与"顺"相对言。在"顺""逆"范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贵顺忌逆与主逆避顺两种价值取向,其中后者影响更为广泛,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逆笔"概念... "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范畴,常与"顺"相对言。在"顺""逆"范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贵顺忌逆与主逆避顺两种价值取向,其中后者影响更为广泛,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逆笔"概念即渊源于此。属意于逆、以逆为贵是清代文学批评中普遍的审美祈向,桐城派亦通过选本评点对历代文章典范中的用"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品评析义,揭橥"反面"之逆、"旁面"之逆、"逆中之逆"等逆笔艺术佳妙,就中所论"取影""凌空倒影"等批评术语,以象喻方式对逆笔进行创造性阐释,丰富了逆笔批评之内涵。逆笔批评是桐城派文学思想细微面向的具体体现,既反映出桐城文士对逆向运思创作理念的深刻体悟,又内蕴贵曲忌直、崇尚奇险的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逆笔 文章选本 评点
下载PDF
翁方纲“黄诗逆笔说”发微
3
作者 王天娇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2年第2期360-371,共12页
“逆笔”本是书法批评术语,翁方纲将它引入文学批评形容黄诗特色,指的是在诗意表达的过程中,使用似逆实顺、似欹实正的笔法。翁方纲着重建构了用典与逆笔的关系。用典不仅使诗歌意脉的伸展得到节制,而且增加了诗歌的意义容量,实现了肥... “逆笔”本是书法批评术语,翁方纲将它引入文学批评形容黄诗特色,指的是在诗意表达的过程中,使用似逆实顺、似欹实正的笔法。翁方纲着重建构了用典与逆笔的关系。用典不仅使诗歌意脉的伸展得到节制,而且增加了诗歌的意义容量,实现了肥与瘦、顺与逆的辩证统一。黄诗逆笔说体现了翁方纲重视学问和细肌密理的诗学思想,是为矫正当时诗坛滑熟之风而作。它还是清中期宋诗审美转向的一个侧面,随着拗折诗风被推崇,黄庭坚在清代逐渐确立了其宋诗典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笔 翁方纲 黄庭坚 用典
原文传递
笔法与古典小说的人物塑造
4
作者 闵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已充分认识到笔法运用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优秀的小说文本显示,作者注重运用衬笔、逆笔、曲笔、虚笔等诸多叙事手法,多侧面、多层次地逐渐展示和刻画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正衬 反衬 逆笔
下载PDF
公文写作笔法三探
5
作者 马增芳 《秘书》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格式化的公文最容易写得平板乏味,但熟谙写作笔法的优秀作者,却能长袖善舞,在限制中显身手,写出具有规范性、可读性的公文佳作.他们常用的一些笔法可供参阅借鉴.
关键词 国画技法 逆笔 公文 石油勘探局 文字 待业率 证券 劳动就业 就业 拖航 塘沽区
下载PDF
从诗书互通看黄庭坚诗瘦硬体格之构成
6
作者 吴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7,共11页
黄庭坚诗学与书法有诸多互通之处:理论上主张广泛向前人学习,重视用笔、句法等基本功锤炼,倡导既合法度又超出法度,通过生活观察和禅宗活参之悟,最后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推崇以胸次高、人格不俗为内核的“韵胜”作品。创作... 黄庭坚诗学与书法有诸多互通之处:理论上主张广泛向前人学习,重视用笔、句法等基本功锤炼,倡导既合法度又超出法度,通过生活观察和禅宗活参之悟,最后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推崇以胸次高、人格不俗为内核的“韵胜”作品。创作上黄庭坚书法和诗歌都呈现瘦硬的个性特点:后者手法上多节制性叙说而非铺陈性渲染;诗句上剩存主谓宾根干而剥落定状补枝叶花蕊。以书法逆笔法运用于诗歌创作:寓讽刺不露锋芒;营造绝高风骨的浑成之境;运古于律,以文为诗,构成拗折瘦硬的审美体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度 韵胜 瘦硬 逆笔
下载PDF
翁方纲论杜诗
7
作者 张东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翁方纲是清代四大诗学之一"肌理"说的创始人,更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杜诗学家。翁方纲借用杜诗提出自己的"肌理"说,并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认为杜诗的"铺陈排比"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他主... 翁方纲是清代四大诗学之一"肌理"说的创始人,更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杜诗学家。翁方纲借用杜诗提出自己的"肌理"说,并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认为杜诗的"铺陈排比"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他主张学杜的态度是"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学杜的途径是"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说 由苏入杜 黄诗逆笔
下载PDF
翁方纲宋诗批评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寅 《中国诗学研究》 2018年第1期93-104,共12页
翁方纲的宋诗批评虽然范围颇广,但意义最重要的是以正面实作沟通苏轼与杜甫的关系,就东坡作为大家的内涵有很大充实;又通过逆笔之说,实现了黄庭坚与杜甫的沟通,从而使黄庭坚顺理成章地与杜甫、韩愈并列为清代后期诗坛的不祧之宗,同时也... 翁方纲的宋诗批评虽然范围颇广,但意义最重要的是以正面实作沟通苏轼与杜甫的关系,就东坡作为大家的内涵有很大充实;又通过逆笔之说,实现了黄庭坚与杜甫的沟通,从而使黄庭坚顺理成章地与杜甫、韩愈并列为清代后期诗坛的不祧之宗,同时也扩大了宋诗在嘉道以后诗风中所占的份额;同时以'伧'的评价限制了南宋、元诗的典范值,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袁枚性灵诗学对杨万里的推崇,以杜、韩、苏、黄、元的典范谱系对嘉道以后诗歌以杜、韩、黄为宗主的师法路径给予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宋诗 正面实作 逆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