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嗜性和多变性逆转录病毒受体1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华伟 项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探索异嗜性和多变性逆转录病毒受体1(XPR1)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中表达的价值及其参与PTC发生发展的潜在通路。方法:通过HP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探索XPR1在PT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PTC... 目的:探索异嗜性和多变性逆转录病毒受体1(XPR1)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中表达的价值及其参与PTC发生发展的潜在通路。方法:通过HP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探索XPR1在PT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获取PTC患者临床资料及XPR1基因表达值,探索XPR1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PTC分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和疾病分期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探索P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探索XPR1基因组学改变;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探索XPR1参与PTC的生物学途径。结果:HPA数据库分析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XPR1在PTC组织中表达增加;UALCAN数据库分析发现,XPR1基因表达量在PTC组织中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多(P<0.01),其中高柱亚型表达量最高,滤泡亚型表达量最低。PTC患者的XPR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PTC分型、T分期、N分期和疾病分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性别和M分期不相关(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XPR1表达水平可作为PT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HR=2.894,P<0.05)。cBioPortal数据库显示,6%的PTC患者出现XPR1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为蛋白结构域E615K。富集分析结果显示,XPR1可能通过参与调节代谢通路影响PTC发生发展。结论:XPR1在PTC组织中表达增加,且影响患者预后,可能通过参与代谢通路影响PT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PTC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异嗜和多变逆转病毒受体1 预后 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4期1962-1964,共3页
艾滋病是临床上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其诱因多,传染机制也比较复杂,患病后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 艾滋病是临床上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其诱因多,传染机制也比较复杂,患病后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威胁患者健康。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使得治疗依从性较差,药物并发症较多。本文HIV/AIDS分析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免疫功能缺陷 逆转病毒治疗治疗依从 护理
下载PDF
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胎儿或新生儿无害
3
作者 冀玉静 《国外医学情报》 2004年第2期45-45,共1页
研究结果证实,感染HIV的妇女所分娩的未感染HIV的新生儿在子宫内或出生初期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其健康似乎并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预防逆转病毒治疗 胎儿 新生儿 感染HIV妇女 分娩
下载PDF
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日本血吸虫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胜辉 秦志强 +7 位作者 曾庆仁 曾铁兵 刘彦 刘碧源 蔡力汀 喻容 张顺科 兰玲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744-753,776,F0003,共12页
目的探讨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日本血吸虫(Sj)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双嗜性逆转录病毒rRam-1受体同源性分布、结构与功能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 目的探讨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日本血吸虫(Sj)细胞的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双嗜性逆转录病毒rRam-1受体同源性分布、结构与功能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经PCR和RT-PCR检测感染细胞目的基因(E77.43)的整合与表达。结果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断,Sj细胞膜上存在的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蛋白为非分泌性跨膜蛋白,可能具有细胞膜离子转运通道或受体蛋白的功能及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的膜受体样作用,可能参与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穿入过程;利用携带外源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培养细胞后,用PCR及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整合与表达,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330 bp,与理论值相符。结论用载有E77.43基因的双嗜性逆转录病毒感染Sj童虫细胞获得成功,推测SjCHGC09605和SjCHGC05362两种与rRam-1受体同源的蛋白可能是Sj感染过程中起作用的分子。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用双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永生化基因到Sj细胞提供了生物学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嗜逆转病毒 受体同源蛋白 血吸虫 日本 培养细胞 基因整合与表达
原文传递
单链抗体-包膜蛋白嵌合型单嗜性逆转录病毒构建及靶向感染肿瘤细胞的研究(英文)
5
作者 汤宇澄 李煜 钱关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064-1069,153,共6页
目的 将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单嗜性逆转录病毒胞膜蛋白 ,以构建能靶向感染肿瘤细胞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构建单链抗体融合表达质粒PET2 0b scFv ,通过酶联免疫分析 ,Westernblot检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利用PCR定点突变... 目的 将单链抗体基因插入单嗜性逆转录病毒胞膜蛋白 ,以构建能靶向感染肿瘤细胞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构建单链抗体融合表达质粒PET2 0b scFv ,通过酶联免疫分析 ,Westernblot检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 ,在野生型MoMulv胞膜蛋白上的SU亚单位氨基末端产生合适的酶切位点 ,插入体外构建 ,证实具有抗原亲合活性的抗人脑胶质瘤细胞膜抗原的单链抗体基因 ,并构建利用CMV启动子高效表达胞膜蛋白 单链抗体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 ,转染Ψ2包装细胞后 ,以lac z为报告基因 ,包装出重组逆转录病毒 ,进行病毒结合实验和感染实验。结果 酶联免疫分析 ,Westernblot结果证实基因工程单链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 ,病毒结合实验与感染实验证明所构建嵌合型逆转录病毒能改变其嗜性 ,由仅感染鼠细胞到特异性感染人脑胶质瘤细胞 ,且这种作用能为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阻断。结论 利用单链抗体修饰单嗜性逆转录病毒胞膜蛋白的SU亚单位能达到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感染肿瘤细胞 逆转病毒 单链抗体 肿瘤治疗 逆转病毒载体 单嗜逆转病毒胞膜蛋白
原文传递
PLNCX-TNFα基因转染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巩鹏 王忠裕 +3 位作者 王洪江 马哲夫 谭广 殷朔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研究 L NCX- TNFα基因过表达对人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构建 L NCX- TNFα复合体 ,培养人胆管癌细胞 ,L NCX- TNFα转染人胆管癌细胞 ,得到稳定表达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流式细胞仪 (FCM)、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基... 目的 研究 L NCX- TNFα基因过表达对人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构建 L NCX- TNFα复合体 ,培养人胆管癌细胞 ,L NCX- TNFα转染人胆管癌细胞 ,得到稳定表达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流式细胞仪 (FCM)、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情况。结果 重组体 L NCX- TNFα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后 ,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 ;流式细胞技术证实 ,L NCX- TNFα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其发生 G1 期阻滞 ,G2 - M期和 S期比例明显下降 ,凋亡细胞数也明显增加。结论  TNFα基因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其发生 G1 期阻滞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胆管癌 逆转性病毒 凋亡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