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后春 荆鑫 +4 位作者 王金光 王汝渔 张建民 张明建 付晨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对18例脊柱结核伴神经症状患者术前均行≥3周抗结核治疗,手术行前路、后路或肾切口入路等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及选择性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结果...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对18例脊柱结核伴神经症状患者术前均行≥3周抗结核治疗,手术行前路、后路或肾切口入路等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及选择性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结果患者神经损害症状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胸腰段(T12~L1)结核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经清创及调整药物结合换药愈合。患者植骨均融合。复查X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物无断裂。随访期内未见结核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选择性内固定
下载PDF
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君亮 王兆江 姜益常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分别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周、6、12、24个月邻近阶段椎体X线等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邻近阶段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近期疗效相仿,但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 腰背肌功能锻炼
下载PDF
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君亮 王兆江 姜益常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周、6个月、12个月、24个月邻近阶段椎体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邻近阶段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近期疗效相仿,但是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 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 邻近阶段疾病
下载PDF
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分别用保守疗法与经后路... 目的:探讨并研究用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分别用保守疗法与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脊柱的Cobb角、腰椎的前凸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脊柱的Cobb角和腰椎的前凸角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ODI的评分和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其脊柱的Cobb角和腰椎的前凸角,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弯 脊柱Cobb角 腰椎前凸角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真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 目的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观察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10.49±1.5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35.69±3.19)°与术前的Cobb角(27.61±2.2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11.71±2.21)°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23±0.49)分及JOA评分(26.79±3.77)分与对照组VAS评分(2.14±0.56)分及JOA评分(20.13±2.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冠状Cobb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恢复,椎间隙融合情况良好,腰腿疼痛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但由于内固定降低了脊柱的灵活度及顺应性,邻近节段的退变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弯合并椎管狭窄 选择性短节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效果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大鹏 于庆才 李辉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行后路选择性减压植...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行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柱侧凸协会生活质量22问卷(SRS-22),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前凸角(25.65±5.85)°、Cobb角(13.65±2.54)°较对照组(31.20±4.98)°、(18.65±4.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7、6.362,P<0.05);研究组VAS(1.22±0.57)分、ODI评分(20.52±5.65)分较对照组(4.22±1.03)分、(35.50±4.7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9、14.169,P<0.05);研究组功能活动(23.02±3.03)分、心理状况(23.02±2.03)分、自我形象(23.49±1.20)分、治疗满意度评分(9.52±1.02)分较对照组(16.52±2.98)分、(20.00±2.54)分、(21.52±1.03)分、(6.50±1.3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6、6.501、8.720、12.67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对照组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椎体功能,保障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弯 COBB角 疼痛 椎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选择性腓骨内固定97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孟祥海 张连友 +1 位作者 王立胜 刘晓峰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59-259,共1页
以往认为,腓骨属人类的退化性骨,当身体其它部位缺少骨质时,常常拿它当做植骨的来源,所以腓骨骨折的整复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胫腓骨双骨折时,只行胫骨单一固定的并发症较多,如胫骨的不连接;因胫骨为不稳定性骨折,胫骨整复后,未行腓骨复... 以往认为,腓骨属人类的退化性骨,当身体其它部位缺少骨质时,常常拿它当做植骨的来源,所以腓骨骨折的整复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胫腓骨双骨折时,只行胫骨单一固定的并发症较多,如胫骨的不连接;因胫骨为不稳定性骨折,胫骨整复后,未行腓骨复位时的短缩畸形;胫腓骨骨折累及踝关节时而形成踝关节的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选择性腓骨内固定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老年多发伤并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詹惟 李建波 +2 位作者 夏强 樊汉利 潘铁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589-5590,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微创外科手术(MIS)技术应用及体会.方法 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收治的87例多发伤(ISS≥18)并严重胸部外伤(AIS-ISS ≥4)连枷胸患者,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以及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 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连枷胸患者治疗中微创外科手术(MIS)技术应用及体会.方法 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收治的87例多发伤(ISS≥18)并严重胸部外伤(AIS-ISS ≥4)连枷胸患者,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以及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或可吸收肋骨钉进行连枷胸选择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结果 治愈87例,治愈率为100.00%.平均住院时间17 d,手术时间0.5~2.0 h,平均(1.25±0.65)h.术前为6~9分,平均(7.48±1.32)分,术后(2.25±0.72)分(t=6.28,P<0.05).术后无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仅1例背部切口出现感染,通过换药治愈;随访12~15个月,术后10 ~12 w骨折临床愈合,复查X线无环抱器松动、脱落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无1例因环抱器有排异不适需取出.结论 选择性肋骨骨折内固定及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腔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伤并严重胸外伤较理想的MIS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选择性内固定 单操作孔胸腔镜 微创外科手术(MIS)
下载PDF
肋骨爪形接骨钛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盛新 马耀磊 张浩 《西部医学》 2011年第8期1444-1445,共2页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手术选择性切开复位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对49例采用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早期肋骨爪形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手术选择性切开复位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对49例采用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多发、多段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早期肋骨爪形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连枷胸、纵隔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胸廓畸形矫正,创伤性疼痛显著减轻,能耐受。能有效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平均术后2~4天(除合并其他组织脏器损伤不宜早期活动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30min~90min,平均45min,住院日7~21天,平均11天),术后无气管切开或机械通气,随访1~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正常工作。结论肋骨爪形接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活动早,创伤小,恢复快,发生危险并发症机率小,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肋骨爪形接骨钛板 选择性内固定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付美奇 陈飚 +1 位作者 梁佩杰 冯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034-0037,共4页
归纳对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效果。方法 在我单位近2年内选择研究对象,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总样本量为80例,所有患者均为青少年先天性的脊柱侧弯,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 归纳对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效果。方法 在我单位近2年内选择研究对象,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总样本量为80例,所有患者均为青少年先天性的脊柱侧弯,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分组形式进行研究,每组例数平均分,n=40,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手术治疗,实验组的手术方式为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法,最终比较的是两组患者的Cobb角、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实验组的节段弯Cobb角(12.5±5.3)°和主弯Cobb角(16.5±4.1)°,均比对照组的患者(23.4±6.4)°、(153.6±21.9)°改善更理想,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也多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5.0%比对照组20.0%明显更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也不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后路楔形截骨术 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