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选择性椎间融合与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7
1
作者
尹承慧
符臣学
+1 位作者
叶永平
徐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174-4179,共6页
背景: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患,造成修复耐受性较差。退变性腰椎侧凸多存在"责任椎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减压和选择性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神经减压、脊柱稳定效果,又相对微创。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
背景: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患,造成修复耐受性较差。退变性腰椎侧凸多存在"责任椎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减压和选择性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神经减压、脊柱稳定效果,又相对微创。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修复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和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的方案治疗,分析其修复效果和并发症。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推荐的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计算疗效优良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矢状位和冠状位Cobb’s角。结果与结论: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根据JOA腰背痛评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9%。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情况,融合率为94%。最后一次复查腰椎X射线摄片示:治疗后冠状面Cobb’s角平均(4.3±2.3)°(0°-13.5°),侧凸矫正率为56%。治疗后矢状面Cobb’s角平均(45.1±12.5)°(10.4°-65.3°),前凸矫正率为36%。修复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2例,内固定器械失败1例,肺炎1例,症状性深静脉血栓3例。提示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性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是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腰椎序列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能够实现侧凸节段腰椎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退变性腰
椎
侧凸
选择性椎间融合
局限减压
椎
弓根钉
脊柱稳定性
冠状面
矢状面
随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路钉棒系统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对多间隙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张开放
程一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5-456,共2页
目的 :评价钉棒系统对于多间隙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0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使用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的的55例至少4个间隙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年龄为50.3岁,术前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定...
目的 :评价钉棒系统对于多间隙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0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使用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的的55例至少4个间隙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年龄为50.3岁,术前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治疗,出院后进行为期14个月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无症状的加重及复发,且均没有出现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现象。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治疗多间隙椎间盘突出患者时,脊柱稳定性保持较好,能保留一定脊柱功能,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
间
盘移位/治疗
@
选择性椎间融合
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新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6期30-30,共1页
目的探究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2,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与B组(n=42,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
目的探究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2,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与B组(n=42,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3个月A组VAS分值低于B组,JOA分值高于B组(P<0.05)。结论相比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
椎
间
融合
手术
选择性
经
椎
间
孔
融合
联合后路
融合
术
退行性脊柱侧凸
术中失血量
原文传递
题名
选择性椎间融合与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7
1
作者
尹承慧
符臣学
叶永平
徐皓
机构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174-4179,共6页
文摘
背景: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患,造成修复耐受性较差。退变性腰椎侧凸多存在"责任椎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减压和选择性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神经减压、脊柱稳定效果,又相对微创。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修复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和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的方案治疗,分析其修复效果和并发症。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推荐的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计算疗效优良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矢状位和冠状位Cobb’s角。结果与结论: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根据JOA腰背痛评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9%。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情况,融合率为94%。最后一次复查腰椎X射线摄片示:治疗后冠状面Cobb’s角平均(4.3±2.3)°(0°-13.5°),侧凸矫正率为56%。治疗后矢状面Cobb’s角平均(45.1±12.5)°(10.4°-65.3°),前凸矫正率为36%。修复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2例,内固定器械失败1例,肺炎1例,症状性深静脉血栓3例。提示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性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是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腰椎序列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能够实现侧凸节段腰椎的稳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退变性腰
椎
侧凸
选择性椎间融合
局限减压
椎
弓根钉
脊柱稳定性
冠状面
矢状面
随访
Keywords
Scoliosis
Lumbar Vertebrae
Internal Fixators
Bone Nails
Follow-Up Studies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路钉棒系统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对多间隙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张开放
程一钊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5-456,共2页
文摘
目的 :评价钉棒系统对于多间隙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0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使用钉棒系统进行治疗的的55例至少4个间隙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年龄为50.3岁,术前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治疗,出院后进行为期14个月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无症状的加重及复发,且均没有出现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现象。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治疗多间隙椎间盘突出患者时,脊柱稳定性保持较好,能保留一定脊柱功能,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
椎
间
盘移位/治疗
@
选择性椎间融合
术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新华
机构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6期30-30,共1页
文摘
目的探究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2,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与B组(n=42,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3个月A组VAS分值低于B组,JOA分值高于B组(P<0.05)。结论相比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关键词
极外侧
椎
间
融合
手术
选择性
经
椎
间
孔
融合
联合后路
融合
术
退行性脊柱侧凸
术中失血量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选择性椎间融合与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稳定性评价
尹承慧
符臣学
叶永平
徐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路钉棒系统并选择性椎间融合术对多间隙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评价
张开放
程一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与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崔新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