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豹斑灰岩成因机理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波 冯菊芳 +3 位作者 何治亮 田海芹 朱爽 王晓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4-775,783,共13页
豹斑灰岩(云岩)的广泛发育引起了地质学者的关注,目前其成因机理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豹斑灰岩(云岩)的特征、成因,以及与储层的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条基干剖面豹斑发育层段的宏观沉积相分析和镜下描述,结合X-射线... 豹斑灰岩(云岩)的广泛发育引起了地质学者的关注,目前其成因机理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豹斑灰岩(云岩)的特征、成因,以及与储层的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条基干剖面豹斑发育层段的宏观沉积相分析和镜下描述,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同位素等分析手段,详细解剖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和天河板组豹斑灰岩的岩相及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豹斑发育的基质灰岩主要有(含颗粒)泥微晶灰岩和砂屑亮晶灰岩,不同基质灰岩内的豹斑在斑块形态、泥质含量、白云石大小晶形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故可将豹斑分为3类:泥质云斑、含泥云斑和云斑。泥质云斑和含泥云斑主要发育于(含颗粒)泥微晶灰岩中,云斑内部由他形至半自形的泥粉晶白云石晶体组成;云斑主要发育于砂屑亮晶灰岩中,内部由自形-半自形粉细晶(部分中粗晶)白云石组成。(含颗粒)泥微晶灰岩的豹斑灰岩形成于海侵期潮下浅水低能环境,是交替沉积的灰泥质和云泥质软泥受后期风浪扰动或负载压实,再经历埋藏改造,形成纵向上具有韵律特征的云斑。亮晶砂屑灰岩的豹斑主要形成于浅埋藏期,与富镁高盐地层水沿孔渗较好的部位渗透至固结成岩地层中发生渗透回流白云化有关。豹斑内部粉细晶白云石的晶间孔十分发育,该类灰岩能否形成优质储层受控于豹斑在全岩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白云化 豹斑灰岩 龙王庙组 下寒武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