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胺H 1受体激动剂通过Akt/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佳雯 沈佳红 +1 位作者 温雨欣 孙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1R激动剂组(2-pyridylethlamine,Pyri)和H 1R激动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LPS+H 1R激动剂组提前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1的Pyri,1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的LP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标记物GFAP和H 1R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分支和辐射状突起减少,GFAP表达增加,细胞表面H 1R表达下调,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LPS组相比,LPS+H 1R激动剂组激活态星形胶质细胞减少,GFAP表达降低,培养基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下降,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 1R激动剂能够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且Akt/NF-κB通路可能是H 1R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 1受体 h 1受体激动剂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抗组胺药物 H1 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药理学(一):组胺、组胺受体和抗组胺药物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顾之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H1受体拮抗剂是抗组胺药物之一,主要用治疗变应性疾病。本文做为系列文章的上部,简要介绍了组胺和组胺受体的研究背景,系统回顾了抗组胺药物的研发历史和分类。
关键词 组胺药物 组胺受体 h1受体拮抗剂 临床药理学 治疗 变应性疾病 研究背景 研发 文章
下载PDF
第二代组胺H_1受体拮抗剂 被引量:5
3
作者 何进 刘皋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7-358,共2页
目的: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评述。方法:以国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和注意问题进行介绍。结果: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减少或消除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所产生的镇静和抗... 目的: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合评述。方法:以国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和注意问题进行介绍。结果: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减少或消除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所产生的镇静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对H1受体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结论:临床使用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损害,是治疗鼻炎、荨麻疹和皮炎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 拮抗剂 荨麻疹 鼻炎 皮炎
下载PDF
2003~2007年我院组胺H_1受体拮抗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燕萍 李中东 +1 位作者 王大猷 钟明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情况,了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组...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情况,了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中,我院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且第2代远远大于第1代。DDDs平均值排名前3位的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每年的平均DDDc值比较稳定。结论:安全、高效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传统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改良剂型以及安全性更可靠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消耗金额 DDDS DDDC
下载PDF
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药理学(二):安全性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顾之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0,共2页
H1受体拮抗剂是抗组胺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疾病。本文做为系列文章的下部,重点介绍H1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指出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临床应用 h1受体拮抗剂 组胺药物 临床药理学 治疗 变应性疾病 安全性 问题 文章
下载PDF
人肠道组胺受体H1R、H2R和H4R的选择性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Sander L.E. Lorentz A. +2 位作者 Sellge G. S.C.Bischoff 陈瑜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10期41-41,共1页
Background and aims: Histamine is known as a regulator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such as gastric acid production, intestinal motility, and mucosal ion secretion. Most of this knowledge has been obtained from anim... Background and aims: Histamine is known as a regulator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 such as gastric acid production, intestinal motility, and mucosal ion secretion. Most of this knowledge has been obtained from animal studies. In contrast, in humans,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histamine receptors (HR) within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re unclear. Methods: We analysed HR expression in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specimens by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immunostaining. Results: We found that H1R, H2R, and H4R mRNA were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hile H3R mRNA was abs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R were found between different anatomical sites (duodenum, ileum, colon, sigma, and rectum). Immunostaining of neurones and nerve fibres revealed that H3R was absent in the human enteric nervous system; however, H1R and H2R were found on ganglion cells of the myenteric plexus. Epithelial cells also expressed H1R, H2R and, to some extent, H4R. Intestinal fibroblasts exclusively expressed H1R while the muscular layers of human intestine stained positive for both H1R and H2R. Immune cells expressed mRNA and protein for H1R, H2R, and low levels of H4R. Analysis of endoscopic biopsies from patients with food allergy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evealed significantly elevated H1R and H2R mRNA level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Conclusions: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H1R, H2R and, to some extent, H4R, are expressed in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hile H3R is absent, and we found that HR expression was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受体 h1R h2R h4R 选择性表达 胃肠道组织 免疫染色 胃肠道动力 胃酸分泌 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评价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石革 马国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组胺H1 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第2代H1 受体拮抗剂新药不断上市 ,其作用强而持久 ,不良反应少 ,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无抑制作用 ,也无抗胆碱作用 ,但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组胺H1 受体拮抗剂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第2代H1 受体拮抗剂新药不断上市 ,其作用强而持久 ,不良反应少 ,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无抑制作用 ,也无抗胆碱作用 ,但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日益突出。结论 :组胺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h1受体拮抗剂 临床评价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研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祝宏 吴仲元 张彤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1999年第1期3-6,共4页
关键词 h1受体拮抗剂 研制 组胺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石革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既古老而又发展迅猛的药物,在拮抗组胺的病理生理活性上有着特异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反应的增加,对第2代H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日趋重视,新药不断上市,其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少,对中枢神经系... 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既古老而又发展迅猛的药物,在拮抗组胺的病理生理活性上有着特异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反应的增加,对第2代H1受体拮抗剂的开发日趋重视,新药不断上市,其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少,对中枢神经系统几不抑制,也无抗胆碱作用,但对心脏的毒性日益突出。为此,临床的选用和合理应用有待于我们审慎地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胺体拮抗剂 研究进展 临床评价 疗效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近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道福 王莹 鲍洪军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第2代抗组胺 非索那定 依美斯汀 不良反应 特非那定
下载PDF
组胺H1受体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1
作者 史丽颖 陈瑶 +4 位作者 丁辉 冯宝民 索天娇 张秀莉 梁鑫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组胺H1受体拮抗剂被用于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本文采用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建立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基于共振波导光栅的动态质量重置分析方法检测了已知的激动剂和拮抗剂作用于A43... 组胺H1受体拮抗剂被用于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本文采用无标记细胞整合药理学技术建立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基于共振波导光栅的动态质量重置分析方法检测了已知的激动剂和拮抗剂作用于A431细胞上内源性H1受体后所产生的特征信号,获取特征信号谱,建立组胺H1受体拮抗剂筛选模型。进而应用此模型筛选了32个天然产物对组胺H1受体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无标记DMR分析适合于H1受体拮抗剂的高通量筛选;在筛选的32个化合物中,从亚贡中分离得到的内酯类化合物为活性较强的拮抗剂。上述结果表明,无标记DMR分析可能成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发现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h1受体 拮抗剂 筛选
下载PDF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合理应用
12
作者 邓代全 冯碧敏 王述芬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3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合理用药 变态反应性疾病 副作用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13
作者 李寅 叶曜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9-412,共4页
目的:评价H1受体拮抗剂在哮喘炎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种治疗方案(生理盐水1ml/d,酮替芬0.1mg·kg-1·d-1,氯雷他定2mg·kg-1·d-1),测定3组哮喘豚鼠细胞间粘附分子-1(... 目的:评价H1受体拮抗剂在哮喘炎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种治疗方案(生理盐水1ml/d,酮替芬0.1mg·kg-1·d-1,氯雷他定2mg·kg-1·d-1),测定3组哮喘豚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白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以及肺功能损害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氯雷他定治疗后,(1)血浆或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ICAM-1,sP-S,ECP和BALF中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2)肺组织气道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ICAM-1及IL-8表达明显下调,且氯雷他定效果优于酮替芬(P<0.05);(3)血白细胞ICAM-1表达明显下调(P<0.05);(4)动态肺顺应性和潮气量显著提高,气道阻力降低(P<0.05);(5)气道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明显被抑制。结论:新一代的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具有多方面抗炎作用,本研究可为临床防治哮喘气道炎症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h1受体拮抗剂 粘附分子 防治
下载PDF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14
作者 万俊增 王晖 《世界药品信息》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荨麻疹 组胺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5
作者 盖奕 周金培 黄文龙 《药学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289-294,共6页
简介组胺H1受体活性及结合位点,综述二苯并[a,d][7]轮烯-5-胺类、1,2,4-三唑并[4,3-a]喹唑啉-5(4H)-酮类、咪唑[1,2-a]吡咯[3,2-d]氮杂类、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类、(ω、ω-二苯烷基)-1H-咪唑类、4-吲哚基哌啶取代苯甲酸类以及N... 简介组胺H1受体活性及结合位点,综述二苯并[a,d][7]轮烯-5-胺类、1,2,4-三唑并[4,3-a]喹唑啉-5(4H)-酮类、咪唑[1,2-a]吡咯[3,2-d]氮杂类、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类、(ω、ω-二苯烷基)-1H-咪唑类、4-吲哚基哌啶取代苯甲酸类以及N-羟基氨基甲酸酯类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作为抗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H1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地与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与H1受体作用,从而抑制组胺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受体 h1受体拮抗剂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与拮抗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苗菁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6期72-73,124,共3页
利用分子对接手段对H1受体与组胺以及各种拮抗剂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发现,组胺和各类拮抗剂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各有不同。组胺与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氢键为主的电性相互作用。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与受体间则以p-π、π-π相互作用为主... 利用分子对接手段对H1受体与组胺以及各种拮抗剂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发现,组胺和各类拮抗剂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各有不同。组胺与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氢键为主的电性相互作用。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与受体间则以p-π、π-π相互作用为主,而无嗜睡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更是氢键、p-π、π-π相互作用皆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h1受体拮抗剂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岩松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9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芙必叮、钙剂及维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芙必叮、钙剂及维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5%,对照组为7.9%,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组胺H1受体拮抗剂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雷尼替丁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与西米替丁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耐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7期97-99,共3页
目的探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与西米替丁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照随机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组胺H1受体拮抗... 目的探究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与西米替丁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按照随机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与西米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呕吐、恶心、腹泻,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呕吐、恶心、腹泻,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米替丁联合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治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米替丁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型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GFO63抗肺动脉高压作用及其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19
作者 张翠 孔令雷 +6 位作者 颜玲娣 池木根 潘雪峰 董华进 梁远军 刘克良 宫泽辉 《中国药理通讯》 2010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新型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GF063(di—n—butylaminocarbamyl—L-Leucyl—D-Tryptophanyl—D-4-chloro—Phe)抗肺动脉高压作用及其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关键词 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 心肌细胞肥大 肺动脉高压 ET-1
下载PDF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双重选择性α_(1a/1d)受体拮抗剂
20
作者 胡兴 薛晓文 《北方药学》 2014年第7期65-66,共2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研发具有高α1受体亚型选择性的新化合物是目前治疗BPH药物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综述了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α1a/1d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α1a 1d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