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粒矿物的选择性解离强化分选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肖骁 张国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4,共3页
本文针对国内矿产资源嵌布粒度微细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传统卧式球磨机的改进及优化、细磨/超细磨对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强化及微波等预处理方法,在选择性解离强化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选择性解离强化... 本文针对国内矿产资源嵌布粒度微细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传统卧式球磨机的改进及优化、细磨/超细磨对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强化及微波等预处理方法,在选择性解离强化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对选择性解离强化矿物分选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细磨 选择性解离 搅拌磨机 强化分选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废料选择性解离与高效分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飞 王天雅 +3 位作者 赵玉娟 濮永全 何明明 孙峙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采用机械力和温度耦合作用的解离技术,通过调控选择性解离工艺参数,使正极材料脱落,同时铝箔球化。结果表明,喂料电机频率40 Hz、循环风机频率40 Hz、解离设备频率50 Hz时,选择性解离效果较好,-1.7+0.075 mm粒级铝箔实现球化,-0.075+0.0... 采用机械力和温度耦合作用的解离技术,通过调控选择性解离工艺参数,使正极材料脱落,同时铝箔球化。结果表明,喂料电机频率40 Hz、循环风机频率40 Hz、解离设备频率50 Hz时,选择性解离效果较好,-1.7+0.075 mm粒级铝箔实现球化,-0.075+0.048 mm粒级和-0.048 mm粒级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粗糙,被有机黏结剂包裹,最终得到正极片解离率为96.35%、正极材料单次回收率为94.95%、Al杂质含量小于0.15%的指标。基于机械力和温度耦合的选择性解离技术能够实现正极片的高效分离分选,缩短电池处理流程,实现金属高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回收 磷酸铁锂 正极片 铝箔 选择性解离 高效分选 短流程
下载PDF
高压辊磨对邦铺钼铜矿石选择性碎解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侯英 印万忠 +4 位作者 于光涛 杨春 盖壮 赵通林 肖丽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8-1546,共9页
对邦铺钼铜矿石进行高压辊磨(HPGR)和颚式破碎(JC),然后对两种产品进行磨矿—浮选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矿石的高压辊粉碎特性,采用单体解离度分析仪(MLA)研究磨矿产品的解离特性,并从药剂用量等方面研究矿石的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 对邦铺钼铜矿石进行高压辊磨(HPGR)和颚式破碎(JC),然后对两种产品进行磨矿—浮选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研究矿石的高压辊粉碎特性,采用单体解离度分析仪(MLA)研究磨矿产品的解离特性,并从药剂用量等方面研究矿石的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高压辊磨—球磨—浮选工艺适宜的磨矿细度为粒度小于0.074 mm的颗粒含量为65%,颚式破碎—球磨—浮选工艺适宜的磨矿细度为粒度小于0.074 mm的颗粒含量为75%;在适宜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下,高压辊磨—球磨较颚式破碎—球磨浮选效果好,钼粗精矿钼品位提高0.83%,钼回收率提高1.05%;铜粗精矿铜品位提高0.23%,铜回收率提高2.66%;高压辊磨对邦铺钼铜矿石发生选择性粉碎现象。球磨对高压辊磨产品发生选择性解离现象,提出"矿石高压辊选择性粉碎—球磨选择性解离—浮选"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辊磨机 颚式破碎机 选择性磨矿 选择性解离 浮选
下载PDF
立式搅拌磨的选择性细磨解离行为研究及工业实践
4
作者 肖骁 张国旺 +6 位作者 黄礼龙 石立 龙渊 刘瑜 桑艳伟 赵湘 李文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41-46,共6页
以磁铁矿为例,进行了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与主要脉石矿物石英的力学性能简化计算,并通过实验室搅拌磨机应力强度模型进行了介质运动力、能量的简化计算,阐述了立式搅拌磨机磁铁矿的选择性解离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磁/赤铁... 以磁铁矿为例,进行了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与主要脉石矿物石英的力学性能简化计算,并通过实验室搅拌磨机应力强度模型进行了介质运动力、能量的简化计算,阐述了立式搅拌磨机磁铁矿的选择性解离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磁/赤铁矿选择性细磨解离的搅拌磨·球磨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明确了搅拌磨能够选择性地提高磁铁矿解离度:在同等磨矿细度下,可获得更高品位的铁精矿。同时,立式搅拌磨在钼矿的应用实践也表明立式搅拌磨对辉钼矿细磨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搅拌磨 选择性解离 细磨 超细磨 微细粒矿物
下载PDF
生物质多元醇选择性催化氢解制小分子二元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琪英 廖玉河 +3 位作者 石宁 王铁军 马隆龙 张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5-1042,1182,共9页
乙二醇、1,2-/1,3-丙二醇等小分子二元醇在精细和有机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与石化路径相比,以可再生的生物质多元醇(丙三醇、山梨醇/木糖醇)为原料选择性催化氢解制取上述小分子二元醇具有过程简单、绿色高效等显著优势,已成... 乙二醇、1,2-/1,3-丙二醇等小分子二元醇在精细和有机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与石化路径相比,以可再生的生物质多元醇(丙三醇、山梨醇/木糖醇)为原料选择性催化氢解制取上述小分子二元醇具有过程简单、绿色高效等显著优势,已成为生物质催化转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典型生物质多元醇山梨醇/木糖醇和丙三醇选择性催化氢解为乙二醇、1,2-/1,3-丙二醇等小分子二元醇,重点阐述了丙三醇选择性氢解制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山梨醇/木糖醇选择性氢解制小分子二元醇的催化剂体系和反应机理,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提出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木糖醇 丙三醇 选择性 小分子二元醇
下载PDF
选择性酶解-超滤制备大豆改性蛋白(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3 位作者 杨晓泉 刘通讯 徐鑫 彭志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83,共6页
按一定比例混合脱脂豆粕和反渗透水,混合液在pH 8.0及室温下连续搅拌40min,再经离心去渣得到大豆蛋白提取液.将提取液在适当的条件下酶解-超滤,截留液经冷冻干燥得到大豆改性蛋白.所制得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从52.6%提高到78%以上... 按一定比例混合脱脂豆粕和反渗透水,混合液在pH 8.0及室温下连续搅拌40min,再经离心去渣得到大豆蛋白提取液.将提取液在适当的条件下酶解-超滤,截留液经冷冻干燥得到大豆改性蛋白.所制得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从52.6%提高到78%以上,回收率大于8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Alcalase 2.4L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碱性亚基,经fungal protease concentrate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改性 超滤 选择性
下载PDF
MCP重油选择性裂解工艺技术的开发及其工业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朝钢 高永灿 +1 位作者 姚日远 徐铁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69,共5页
基于重油一次裂解以及中间产物二次裂解反应化学的研究,开发了重油选择性裂解工艺技术(MCP)。在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一套ARGG装置改造成的250kt/a MCP工业示范装置上进行了MCP技术的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以苏北常压渣油为原料,采用... 基于重油一次裂解以及中间产物二次裂解反应化学的研究,开发了重油选择性裂解工艺技术(MCP)。在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一套ARGG装置改造成的250kt/a MCP工业示范装置上进行了MCP技术的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以苏北常压渣油为原料,采用MCP技术后装置的丙烯产率达到17.05%,异丁烯产率达到5.51%,裂解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为94.6,裂解柴油十六烷指数为30,装置总液体收率为80.23%;与原ARGG操作相比,MCP装置的丙烯产率和异丁烯产率分别提高8.09百分点和2.52百分点,焦炭产率降低2.03百分点,汽油和柴油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丙烯 异丁烯 反应化学 工业应用
下载PDF
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酶解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2 位作者 杨晓泉 徐香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蛋白酶水解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解过程中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比glycinin容易被蛋白酶水解,-βconglycinin的α’亚基比α亚基更容易水解,-βconglycini... 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蛋白酶水解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解过程中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比glycinin容易被蛋白酶水解,-βconglycinin的α’亚基比α亚基更容易水解,-βconglycinin的β亚基比α’亚基和α亚基更难水解;glycinin的酸性亚基比其碱性亚基更容易被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大豆蛋白 选择性 脱脂豆粕 蛋白酶
下载PDF
大豆蛋白选择性酶解液的超滤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2 位作者 杨晓泉 徐鑫 彭志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对大豆蛋白进行选择性酶解改性和超滤,得到改性大豆蛋白.脱脂豆粕经过碱提得到可溶性蛋白溶液,粗蛋白液经过选择性水解、超滤,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大豆蛋白.研究了大豆蛋白的选择性水解和超滤时膜的操作性能.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 对大豆蛋白进行选择性酶解改性和超滤,得到改性大豆蛋白.脱脂豆粕经过碱提得到可溶性蛋白溶液,粗蛋白液经过选择性水解、超滤,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大豆蛋白.研究了大豆蛋白的选择性水解和超滤时膜的操作性能.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其成分主要是glycinin的酸性和碱性亚基.蛋白质回收率在80%以上,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改性大豆蛋白 选择性 超滤
下载PDF
生物质催化裂解选择性制备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鹏 张文超 +2 位作者 姚靖靖 赵梦婷 霍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57,5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选择性催化裂解生物质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质的热裂解技术,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生物质裂解的反应机理,归纳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质预处理方法,概括了不同催化剂在生物质催化裂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LGO)、糠醛、芳香烃类化... 综述了近年来选择性催化裂解生物质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生物质的热裂解技术,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生物质裂解的反应机理,归纳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质预处理方法,概括了不同催化剂在生物质催化裂解制备左旋葡萄糖酮(LGO)、糠醛、芳香烃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生物质催化裂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选择性催化裂 反应机理 预处理技术 催化剂
下载PDF
氧化锆负载Pd-Cu双金属催化剂上山梨醇选择性氢解合成乙二醇和丙二醇(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玉庆 刘海超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2-1559,共8页
山梨醇和木糖醇等多元醇是可再生生物质转化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分子,其中,可通过选择氢解反应一步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等重要化工原料,有望代替从乙烯和丙烯制备二元醇的传统石油化工工艺.目前文献中多元醇氢解反应主要使用R... 山梨醇和木糖醇等多元醇是可再生生物质转化合成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分子,其中,可通过选择氢解反应一步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等重要化工原料,有望代替从乙烯和丙烯制备二元醇的传统石油化工工艺.目前文献中多元醇氢解反应主要使用Ru基和Ni基催化剂等,但是不可避免地生成C-C键非选择性断裂的副产物甲烷等.与之相比,非贵金属Cu基催化剂往往具有较优异的选择性,但其活性较低和水热稳定性较差.因此,到目前为止研制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良好水热稳定性的Cu基催化剂用于生物质基多元醇氢解反应仍然存在挑战.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贵金属修饰的方法提高Cu基催化剂在山梨醇选择氢解反应中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通过分步浸渍法合成了1%Pd-3%Cu/ZrO2、1%Pt-3%Cu/ZrO2和1%Ru-3%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上述催化剂中1%Pd-3%Cu/ZrO2(Cu/Pd=5)具有最优的活性及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以固体碱La(OH)3为助剂,1%Pd-3%Cu/ZrO2的山梨醇氢解活性高达20.3 h-1,是单金属1%Pd/ZrO2(8.7 h-1)和3%Cu/ZrO2(6.5 h-1)催化剂活性的2-3倍,也高于含有相同Pd、Cu含量的1%Pd/ZrO2和3%Cu/ZrO2机械混合体系的活性(12.2 h-1).而且,Pd-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对C2-C3低碳多元醇的选择性也明显优于Pd/ZrO2和Cu/ZrO 2以及二者的机械混合体系.这些结果说明Pd对Cu/ZrO2的促进作用不仅仅需要Pd与Cu两种金属的共同存在,还需要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发现,Pd-Cu/ZrO2双金属催化剂在Cu/Pd比为1.5-10.0的较宽范围内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反应活性(17.8-20.3 h-1)以及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57.3%-62.8%),说明较低含量Pd的存在就能够有效地改善Cu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493 K和5.0 MPa H2的反应条件下,以1%Pd-3%Cu/ZrO2为催化剂,在山梨醇接近完全转化时,获得了61.7%的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的总选择性.同时,Pd的加入还能有效地抑制水热反应条件下Cu粒子的团聚,使得Pd-Cu/ZrO2催化剂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具有优良的水热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在5次循环实验中1%Pd-3%Cu/ZrO2的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上未观察到Cu的特征衍射峰,Cu粒子仍然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而对于没有Pd修饰的单金属3%Cu/ZrO2催化剂,经5次循环使用后山梨醇氢解反应的活性则下降了42%;在循环反应中Cu粒子显著地聚集而长大到~30 nm.CO吸附漫反射红外光谱结果揭示了Cu粒子倾向于在Pd粒子表面沉积,随着Cu/Pd原子比的增大,Cu粒子逐渐稀释并覆盖Pd的表面位点,说明Pd与Cu粒子之间存在紧密的接触.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可能与氢溢流有关,Pd的加入促进了CuO的还原.然而,不同于Pd/ZrO2和Cu/ZrO2机械混合样品的TPR图谱,其显示PdO和CuO各自的还原峰,Pd-Cu双金属催化剂则只存在一个宽化的还原峰,这说明了Pd-Cu之间结构上的紧密接触使得两种金属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其中可能存在从Pd向Cu的电子转移.综合这些结构和电子效应,可以推测Pd的存在促进了Cu粒子对山梨醇的脱氢能力和不饱和中间体的加氢能力,进而提高了Cu基催化剂在山梨醇氢解反应中的活性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同时Pd-Cu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和氢溢流效应抑制了Cu粒子在水热反应条件下的聚集,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这些结果和认识有助于指导人们为多元醇氢解和其它生物质基化学品的转化反应设计具有更高效率和水热稳定性的新型Cu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山梨醇 乙二醇 丙二醇 钯-铜双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胃肠道选择性解痉剂:斯巴敏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军 段芳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也加速了医药开发的节凑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新药大量涌向市场 ,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选择某种疾病治疗的最佳药物时常常面临巨大困难 ,因而有必要介绍一些效果突出的新药 ,使我们在临床上能有效和合理地用药。IBS...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也加速了医药开发的节凑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新药大量涌向市场 ,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选择某种疾病治疗的最佳药物时常常面临巨大困难 ,因而有必要介绍一些效果突出的新药 ,使我们在临床上能有效和合理地用药。IBS病人较过去明显增多 ,占消化疾病门诊病人的 2 0 -4 0 % ,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增大 ,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其次可能与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有关。因而本期着重介绍治疗IBS的新药斯巴敏 (Spasmome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选择性痉剂 斯巴敏 药理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Novozyme 435选择性酸解(R,S)-3-n-丁基苯酞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腊平 孙颎 +1 位作者 徐岩 孙志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8-10,14,共4页
Novozyme 435可以提高对映体选择性酸解(R,S)-3-n-丁基苯酞。最适的有机溶剂、水分活度、转速和转化时间分别是正己烷、0.54、150 r/min和64 h。在此优化条件下,丁基苯酞的转化率为14.8%,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为99.3%。
关键词 3-n-丁基苯酞 Novozyme 435 对映体选择性 有机溶剂 水分活度
下载PDF
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酶解
14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2 位作者 杨晓泉 徐香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蛋白酶水解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用 DD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解过程中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 比 glycinin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βconglycinin 的α’亚基比α亚基更容易水解,β-conglyc... 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蛋白酶水解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用 DD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解过程中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 比 glycinin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βconglycinin 的α’亚基比α亚基更容易水解,β-conglycinin的β亚基比α’亚基和α亚基更难水解;glycinin 的酸性亚基比其碱性亚基更容易被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大豆蛋白 选择性 脱脂豆粕 蛋白酶
下载PDF
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的选择性硝解
15
作者 宋海香 王艳飞 +1 位作者 张艳维 赵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1-1634,共4页
以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四乙酰基-二(对氯苯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BIW)为基质,经选择性硝解合成了四硝基-二(3,5-二硝基-4-氯苯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NIW),分别用FTIR、1HNM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TANIW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讨论了硝解... 以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四乙酰基-二(对氯苯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BIW)为基质,经选择性硝解合成了四硝基-二(3,5-二硝基-4-氯苯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NIW),分别用FTIR、1HNM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TANIW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讨论了硝解剂、硝解温度、硝解时间、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浴下,在搅拌作用下分批把反应物TABIW加入到发烟硝酸[m(HNO3)=98%]中,使之溶解。待溶解完全后,慢慢滴加发烟硫酸[m(SO3)=20%],待滴加完毕后首先升温至70℃并恒温反应1h,然后再升温至90℃并恒温反应3h使反应完全,直接过滤得到产物,熔点为242~244℃,收率为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氮杂异伍兹烷衍生物 四乙酰基-二(对氯苯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选择性
下载PDF
激光蚀除和选择性光热解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光热作用研究
16
作者 刘岚 张海涛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99-99,共1页
目的:探究皮肤病中应用选择性光热解与激光蚀除的光热作用。方法:将我校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皮肤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激光蚀除治疗,治疗组应用激光蚀除加... 目的:探究皮肤病中应用选择性光热解与激光蚀除的光热作用。方法:将我校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皮肤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激光蚀除治疗,治疗组应用激光蚀除加选择性光热解治疗;分析激光蚀除联合选择性光热解治疗皮肤病的光热作用,观察其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为95.00%,对照组治疗疗效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蚀除与选择性光热解在治疗皮肤病中疗效显著,通过对组织温度分布选择性的强化,能够使选择性光热解治疗效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激光蚀除 选择性光热 光热作用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中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选择性酶解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丽英 范淑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使用胃蛋白酶在温度37℃,pH1.5~4.0范围内,以及木瓜蛋白酶在pH7.0,温度37~80℃范围内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水解,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水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7℃和pH1.5~2.5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中的11S大豆球蛋... 使用胃蛋白酶在温度37℃,pH1.5~4.0范围内,以及木瓜蛋白酶在pH7.0,温度37~80℃范围内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水解,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水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7℃和pH1.5~2.5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中的11S大豆球蛋白被胃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在70℃,pH7.0条件下,7S大豆球蛋白被木瓜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11S大豆球蛋白 7S大豆球蛋白 选择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重油选择性裂解工艺中烯烃选择性转化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日远 高永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对重油选择性裂解(MCP)工艺中烯烃选择性转化区的优化进行研究,并在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MCP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回炼油在烯烃选择性转化区中轻汽油进料之前先与催化剂接触转化,在回炼油回炼量为0.3t/h时,MCP装置液化... 对重油选择性裂解(MCP)工艺中烯烃选择性转化区的优化进行研究,并在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MCP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回炼油在烯烃选择性转化区中轻汽油进料之前先与催化剂接触转化,在回炼油回炼量为0.3t/h时,MCP装置液化气中的丙烯质量分数增加2.34百分点,丙烯产率增加0.84百分点;通过将回炼油先与高温再生剂选择性接触反应并形成积炭,可以强化择形活性分子筛对轻汽油的选择性转化,达到增产丙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丙烯 选择性 回炼油 工业试验
下载PDF
锰帽型锰矿石半自磨选择性碎解富集锰的研究
19
作者 缪锋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该矿石的可洗性,碎解特性和矿石粒度与锰、磷、铁分布关系,制定了洗矿-半自磨选择性碎解-分级脱泥富集锰的选矿工艺流程。在原矿含锰21.5%、磷0.088—0.1%、铁6.95%及无选别作业情况下,获锰精矿含锰27.18%,回收率82.6... 本文系统研究了该矿石的可洗性,碎解特性和矿石粒度与锰、磷、铁分布关系,制定了洗矿-半自磨选择性碎解-分级脱泥富集锰的选矿工艺流程。在原矿含锰21.5%、磷0.088—0.1%、铁6.95%及无选别作业情况下,获锰精矿含锰27.18%,回收率82.66%。精矿焙烧后含锰可达32%以上,含铁、磷完全符合要求。该流程简单易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从而使呆滞已久的大屋难选氧化锰矿石开发利用成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帽型锰矿石 半自磨选择性 富集锰 选矿工艺 工艺流程 经济效益 矿石性质
下载PDF
Cu-ZnO-Al_2O_3复合催化剂上甘油选择氢解合成丙二醇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帅 刘海超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1-643,共13页
分别采用均匀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了3种具有相似组成的Cu-ZnO-A1_2O_3催化剂(CZA-HP,CAZ-DP和CZA-CP)Ε同时还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O催化剂(CZ-HP)以用于比较.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制备的Cu-Zn... 分别采用均匀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了3种具有相似组成的Cu-ZnO-A1_2O_3催化剂(CZA-HP,CAZ-DP和CZA-CP)Ε同时还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Cu-ZnO催化剂(CZ-HP)以用于比较.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制备的Cu-Zn-Al碱式碳酸盐前体中Cu^(2+),Zn^(2+)和Al^(3+)的混合均匀程度的顺序为CZA-DP<CZA-HP<CZA-CP.A1^(3+)分散程度的提高和A1_2O_3与ZnO的紧密接触使得Cu-ZnO-A1_2O_3催化剂中金属Cu和ZnO具有更小的粒径.但ZnO-A1_2O_3间紧密接触也阻隔了Cu-ZnO-A1_2O_3催化剂中金属Cu与ZnO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A1_2O_3的添加使得CZA-HP样品上的Cu粒子表现出最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在473 K和6.0 MPa H_2的反应条件下,以上三种Cu-ZnO-A1_2O_3催化剂均高选择性地催化甘油氢解为丙二醇(30%甘油转化率下的选择性>90%).Cu-ZnO-A1_2O_3催化剂表面单位Cu原子的本征活性顺序为CZA-DP<CZA-CP<CZ-HP<CZA-HP,与它们的氧化还原能力相一致.此外,A1_2O_3的添加还显著地抑制了Cu粒子在反应过程中的聚集,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经6次循环使用后,CZ-HP中Cu粒子的粒径从13.2增至45.2 nm,活性相应下降了45%:而CZA-HP中Cu粒子的粒径从8.3增至19.0 nm,活性仅下降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选择性 丙二醇 氧化锌 氧化铝 碱式碳酸盐前体 构效关系 催化剂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