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5期142-142,共1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选取的7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胃大部分切除组和高选择迷走神经切除组,分别为35例和39例,...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选取的7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胃大部分切除组和高选择迷走神经切除组,分别为35例和3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梗阻、上腹痛、术后贫血、反流性胃炎等一般情况。结果胃大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贫血和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5.71%和33.33%,明显高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组患者(5.13%、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具有比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比较 胃大部分切除 十二指肠溃疡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2
作者 方在旺 高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的106例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采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并设对照组90例。手术前、后进行基础胃酸分泌... 目的探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确诊的106例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采用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并设对照组90例。手术前、后进行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和高峰胃酸分泌量(PAO)测定。结果治疗组均获治愈,获得12个月至10年随访者87例(82%),溃疡复发1例(0.94%)。对照组术后近期死亡1例(1.10%),吻合口狭窄4例(4.40%),胃炎15例(16.60%),吻合口溃疡3例(3.30%),溃疡复发3例(3.30%)。治疗组术后测定BAO、.PAO和MAO较术前下降显著(P<0.01)。结论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加溃疡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达到病因、病灶双治疗,且不改变其正常解剖位置和胃的正常容积,疗效显著,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或并发穿孔、出血)的优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局部切除 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手术不同划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6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给予观察组36例患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并发症改善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手术优势更为显著,值得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迷走神经切除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伟刚 《右江医学》 201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 目的比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4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治疗组应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对照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5.89%,对照组为91.7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77%,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都很显著,但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而更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大部分切除 迷走神经切除
下载PDF
对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的新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Johnston D 张延龄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3-145,共3页
自八十年代迷走神经切除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手术治疗以来,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诸如迷走神经干切除(TV)、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SV)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HSV)的适应证,加倣胃窦切除术或引流术的指征,幽门应否保持完整,术中或... 自八十年代迷走神经切除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手术治疗以来,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诸如迷走神经干切除(TV)、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SV)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HSV)的适应证,加倣胃窦切除术或引流术的指征,幽门应否保持完整,术中或术后各种测定神经切除完整性等试验的价值,胃壁浆肌层切开术能否替代胃壁外的迷走神经切除术等等,作者对此进行了复习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除 选择性 改良 溃疡
下载PDF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翔南 周大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1期26-28,30,共4页
自八十年代迷走神经切除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手术治疗以来,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诸如迷走神经干切除(TV)、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SV)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HSV)的适应证,加做胃窦切除术或引流术的指征,幽门应否保持完整,术中或... 自八十年代迷走神经切除术成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手术治疗以来,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诸如迷走神经干切除(TV)、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SV)以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HSV)的适应证,加做胃窦切除术或引流术的指征,幽门应否保持完整,术中或术后各种测定神经切除完整性等试验的价值,胃壁浆肌层切开术能否替代胃壁外的迷走神经切除术等,作者对此进行复习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切除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
下载PDF
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慧 胡有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验证胃肠-迷走神经-脑轴在肺叶切除术PONV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30~75岁,BMI 18~30 kg/m^(2),ASA...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验证胃肠-迷走神经-脑轴在肺叶切除术PONV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3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组(V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90例。术中由外科医师在胸腔镜下对VB组使用0.75%罗哌卡因2.5 ml行气管下段右侧迷走神经阻滞,C组不行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记录肺叶切除术后24 h内PONV发生情况。记录术后24 h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情况、补救性止吐药应用情况、术后24 h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订版(CAM-CR)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晕动症、PONV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吸烟、哮喘病史。与C组比较,术后24 h内VB组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24(27%) vs 39 (43%),(P<0.05)]。两组术后24 h内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情况、补救性止吐药应用情况、术后24 h NRS评分、CAM-C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 h内无一例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肺叶切除术中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少PONV的发生,提示迷走传入神经在介导PONV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 后恶心呕吐 迷走神经 神经阻滞 胃肠-迷走神经-脑轴
下载PDF
血清5-HT、NGF水平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
8
作者 李鸿斌 侯琳 +2 位作者 邢建东 冯东 樊茂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早泄患者200例,均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 目的探究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与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早泄患者200例,均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17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5-HT、NGF水平,分析5-HT、NGF与中国早泄问卷调查表(CIPE-5)、国际勃起功能(IIEF-5)评分、射精潜伏期(IELT)的相关性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价含血清指标模型预测术后复发与实际观察的一致性,用决策曲线评价该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复发组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IELT、CIPE-5评分均低于未复发组,NGF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与CIPE-5评分、IELT呈正相关(P均<0.05),与IIEF-5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血清NGF水平与CIPE-5评分、IELT呈负相关(P均<0.05),与IIEF-5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术后3个月IELT、CIPE-5评分及血清5-HT、NGF水平均为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一致性指数为0.775(95%CI=0.674~0.802);决策曲线显示,当含血清指标的模型预测原发性早泄患者术后复发的值为0.20~0.85时,可提供附加临床获益。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后3个月血清5-HT水平下降、NGF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 复发 5-羟色胺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英)
9
作者 沈静滴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73-373,共1页
腹腔镜迷走神经干切除术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已有陆续报道。1991年Katkhouda和Mouiel介绍了腹腔镜前侧小弯浆肌层切开和后迷走神经干切除术的方法、作者则介绍了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的操作方法。病人处于膀胱截石位,术者... 腹腔镜迷走神经干切除术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已有陆续报道。1991年Katkhouda和Mouiel介绍了腹腔镜前侧小弯浆肌层切开和后迷走神经干切除术的方法、作者则介绍了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的操作方法。病人处于膀胱截石位,术者立于病人的两腿之间,助手分别站在病人的右、左侧。作5~6个套管孔, 5~ 10mm, 2个位于脐上正中线,左右肋下各1个,另2个在左上腹的中线旁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腹腔镜手 选择性 迷走神经 套管孔 内镜检查 浆肌层切开 操作方法 小网膜 胃酸分泌试验
原文传递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联合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患者影响观察
10
作者 黄恒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完成对照组(5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增加消痔灵硬化治疗... 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完成对照组(5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增加消痔灵硬化治疗)分组。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肛周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肛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优,同时,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病情复发率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组HPZ更高,ARP、MSP更低(P<0.05)。结论 结合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能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肛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防止疾病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 消痔灵硬化剂 环状混合痔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术在零缺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海畅 祁小龙 +3 位作者 刘锋 王帅 沃奇军 张大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29-1131,1135,共4页
目的探讨T1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20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不同干预方式分为STE+RALPN组32例、O... 目的探讨T1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经动脉栓塞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20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不同干预方式分为STE+RALPN组32例、Off-clamp RALPN组35例、S-RALPN组140例。比较各组术后肾功能、尿常规、CT、术前及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引流管清除时间、手术前后GFR的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ALPN组患者无尿漏、低体温、发热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复发或转移发生。结论肾动脉栓塞后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切除可保留更多的残肾功能,并发症少,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零缺血 部分肾切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
下载PDF
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甄旭 王冠秀 +1 位作者 白春辉 何景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将43例行PPPD患者随机分为钳夹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行常规PPPD;钳夹组在常规PPPD基础上加用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动态观察2组术后... 目的探讨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将43例行PPPD患者随机分为钳夹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行常规PPPD;钳夹组在常规PPPD基础上加用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动态观察2组术后第2、4、6个月上腹不适和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钳夹组术后2、4、6个月出现上腹不适的例数略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个月体质量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选择迷走神经钳夹术可有效防止PPPD患者出现上腹灼痛、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增加体质量,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 迷走神经 钳夹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保留迷走神经干的选择性断流加大网膜包肾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波 贺爱军 +8 位作者 吴耀禄 白铁成 梅乐园 白忠学 张磊 刘磊 赵宇 袁江涛 訾永宏 《西部医学》 201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比较保留迷走神经干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VTP+SPCDV+ORP)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对胃肠功能及腹水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普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8例,分为VTP+SPCDV+ORP组(A组,n=48)和PD组(B组,n=50)两... 目的比较保留迷走神经干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VTP+SPCDV+ORP)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对胃肠功能及腹水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普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8例,分为VTP+SPCDV+ORP组(A组,n=48)和PD组(B组,n=50)两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回复时间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率及腹水的深度。结果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45±1.94)d和(4.98±2.56)d,手术后两组PHG发病率分别为47.91%和76.00%,两组手术后腹水深度分别为(2.85±1.66)cm和(4.50±1.3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TP+SPCDV+ORP组较PD组明显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减少PHG的发病率,减少腹水的形成,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大网膜包肾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任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1417-1417,141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对3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加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0 d,术...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对3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加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0 d,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6个月。36例中35例患者胃疼痛症状消失,饮食正常,无腹胀,均恢复正常生活,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复发。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 穿孔修补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韦文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比较胃大部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高选迷切术。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胃大部切除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高选迷切术。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与胃大部切除术相比,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下载PDF
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大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 目的:探究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经随访1年后观察,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6.4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治疗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 穿孔修补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冯文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痔疮自动套扎术(RPH)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TST联合...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痔疮自动套扎术(RPH)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TST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出血评分、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88.2%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7%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10 d出血评分(0.54±0.16)、(0.15±0.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0.27)、(0.77±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10 d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98±1.32)、(1.34±1.16)、(1.10±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2.25)、(3.88±1.47)、(2.63±1.23)分(P<0.05)。与对照组的13.2%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明显更低(P<0.05)。结论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出血和肛门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 痔疮自动套扎 混合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周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ST组(45例)、传统手术组(45例)。传统手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ST组(45例)、传统手术组(45例)。传统手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TST组采用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3、5、7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较,TST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5、7 d VAS评分均更低(P <0.05)。TST组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更短(P <0.05)。TST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ST联合外痔切除术可加快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 混合痔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徐怀山 王雪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0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在混合痔疾病中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分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收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100例为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分别... 目的探究在混合痔疾病中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分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收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100例为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分别用PPH、TST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肛内坠胀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肛内坠胀感评分及不同恢复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于混合痔疾病患者中采用TST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改善围手术期情况,减轻术后痛感,减轻肛内坠胀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
下载PDF
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和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观察
20
作者 陈炳 朱世辉 《上海医学》 CAS 1982年第3期129-131,181,共4页
本文报道30例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和50例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胃液分析与术前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访半年至3年半,近期疗效均属优、良。作者认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食管下端至少要剥离5厘米以上,... 本文报道30例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除术和50例改良式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胃液分析与术前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随访半年至3年半,近期疗效均属优、良。作者认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食管下端至少要剥离5厘米以上,膈下食管旁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切断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高选迷切 胃窦切除 胃液分析 第十对脑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切除 改良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