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泥矿物表面电性与高分子官能团选择絮凝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文仲 钟宏 +1 位作者 田伟威 占昌朝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研究含不同离子官能团絮凝剂对单一硅矿物悬浮液和多组分矿物悬浮液的絮凝沉降效果,分析官能团对悬浮赤铁矿和硅石微粒凝聚吸附性质。采用高分子絮凝剂替代中性淀粉可使悬浮矿物表面吸附更多的有机杂质,提高絮凝澄清率。通过聚合物选择... 研究含不同离子官能团絮凝剂对单一硅矿物悬浮液和多组分矿物悬浮液的絮凝沉降效果,分析官能团对悬浮赤铁矿和硅石微粒凝聚吸附性质。采用高分子絮凝剂替代中性淀粉可使悬浮矿物表面吸附更多的有机杂质,提高絮凝澄清率。通过聚合物选择,可获得工业浸出渣的分离条件。悬浮浆液中矿物微粒的表面电性是选择絮凝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氧化铝 选择絮凝 絮凝剂官能团 表面化学
下载PDF
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锦文 邓小伟 +5 位作者 陈乐 侯迎港 仲国龙 吕波 房朝军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工艺,为实现煤气化渣更为合理、高效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煤气化渣带来的土壤、空气、水体资源等污染问题,对煤气化渣进行提炭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其次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磨矿时间、pH、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高速剪切转速对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的影响,以实现残余炭产品的高度富集。结果表明:原煤气化渣灰分质量分数为67.19%,普通湿筛筛上物料灰分质量分数为54.3%,当煤气化渣磨矿时间为5 s, pH为7,絮凝剂聚氧化乙烯用量为0.4 kg/t,在转速为4 000 r/min高速剪切15 min的条件下提炭效果最佳,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6.6%、湿筛筛上灰分质量分数为43.3%的残炭产品。对比普通湿筛法,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实验方法在普通湿筛的基础上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1%,降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高效解离 选择絮凝 耦合作用 炭-灰分离 提炭 残炭产品
下载PDF
Fe(Ⅲ)-XG配合物选择性絮凝微细粒赤铁矿与石英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英棋 杨志超 +4 位作者 滕青 张郭阳 方淑华 张素红 刘生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电位、红外光谱和显微镜分析,揭示Fe(Ⅲ)-XG对赤铁矿的絮凝作用机理。矿物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以黄原胶和Fe(Ⅲ)为絮凝剂,无法实现赤铁矿与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而黄原胶与FeCl_(3)·6H_(2)O质量比为1︰9时生成的Fe(Ⅲ)-XG配位絮凝剂,对赤铁矿和石英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絮凝作用,pH值为6时两者沉降率差异最大,分别为91.50%和39.96%。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Fe(Ⅲ)-XG作用下,赤铁矿颗粒形成块状絮体,且絮体密实程度更大,而石英颗粒间未发生团聚作用,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Zeta电位、溶液化学计算、吸附量实验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黄原胶主要通过羧酸基团的羰基C=O与Fe^(3+)发生配位作用形成Fe(Ⅲ)-XG配合物,Fe(Ⅲ)-XG在石英和赤铁矿表面吸附方式不同,因而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量不同。Fe(Ⅲ)-XG中的羟基氧和赤铁矿表面的铁元素发生化学键合特异性吸附在赤铁矿表面,而在石英表面只有微弱的氢键吸附。通过FeCl_(3)·6H_(2)O与黄原胶配位组装可显著提升微细粒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离效果,为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选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XG配合物 赤铁矿 石英 絮凝 选择絮凝 微细粒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分离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梅 崔瑞 +1 位作者 李盼武 张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135,共7页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过程中的夹带和夹杂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聚乙烯吡络烷酮(PVP)和聚丙烯酸(PAA)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混合电极材料的浮选分离过程,并分析PVP和PAA与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过程中的夹带和夹杂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聚乙烯吡络烷酮(PVP)和聚丙烯酸(PAA)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混合电极材料的浮选分离过程,并分析PVP和PAA与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加入的PVP通过氢键作用选择性吸附在石墨表面从而抑制石墨自发的疏水性絮凝,同时通过位点阻断后加入的PAA在石墨表面的吸附,使PAA选择性絮凝LiFePO_(4);PVP和PAA的联合使用在有效分散石墨的同时使LiFePO_(4)正极材料表观粒径(D50)由15.01μm增至26.17μm,有效减少了LiFePO_(4)在混合电极浮选过程中的夹带损失,使LiFePO_(4)正极材料的浮选回收率由71.41%提升到8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废旧电池回收 正极材料 石墨 电极材料 选择絮凝 浮选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选择性絮凝理论与技术进展
5
作者 郭图悦 谢海云 +4 位作者 晋艳玲 李建娟 冯梦菲 陈海君 刘殿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27-37,共11页
我国有大量难处理的微细粒矿产资源,选择性絮凝技术是提高微细粒矿物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微细粒矿物的性质及其难浮选的原因,其次阐述了选择性絮凝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常见的选择性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并对絮凝... 我国有大量难处理的微细粒矿产资源,选择性絮凝技术是提高微细粒矿物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微细粒矿物的性质及其难浮选的原因,其次阐述了选择性絮凝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常见的选择性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并对絮凝剂和选择性絮凝分选工艺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絮凝剂选择性较弱、成本偏高、会产生环境影响、絮凝设备缺乏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开发选择性强的新型絮凝剂、絮凝设备和絮凝工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选择絮凝 絮凝 絮凝理论 分选工艺
下载PDF
黄原胶选择性絮凝分离微细粒孔雀石和石英
6
作者 方淑华 滕青 +1 位作者 杨志超 张长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6期132-144,共13页
提高微细粒氧化铜矿回收率是铜矿资源高效利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研究微细粒孔雀石与石英选择性絮凝分离对高效回收铜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原胶为絮凝剂,研究了其对孔雀石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沉降行为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为... 提高微细粒氧化铜矿回收率是铜矿资源高效利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研究微细粒孔雀石与石英选择性絮凝分离对高效回收铜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原胶为絮凝剂,研究了其对孔雀石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沉降行为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为4、黄原胶浓度为10 mg/L、Cu^(2+)浓度为20 mg/L时,可获得单矿物孔雀石回收率91.81%,两种矿物沉降率差值为64.73个百分点,混合矿沉降率66.61%,孔雀石回收率72.44%和Cu品位30.18%的良好指标。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黄原胶对孔雀石的吸附量强于石英,黄原胶能够选择性絮凝孔雀石,使其团聚成大粒径絮团,有利于矿物沉降;吸附量测定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黄原胶与孔雀石之间存在静电作用,与石英之间存在物理吸附作用,Cu^(2+)会与覆盖在石英表面上黄原胶发生静电作用,与石英作用较小;FTIR测试结果表明,黄原胶能够吸附在孔雀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加入Cu^(2+)和黄原胶作用后,黄原胶与孔雀石之间存在氢键作用,黄原胶还可以络合Cu^(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黄原胶与石英之间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XPS测试结果表明,黄原胶与孔雀石表面Cu^(2+)发生吸附作用,与孔雀石表面Cu位点键合,从孔雀石-OH和C=O基团得到电子。黄原胶与石英之间吸附作用较弱。黄原胶能够有效实现孔雀石与石英两者分离,并提高孔雀石品位,为微细粒孔雀石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孔雀石 石英 选择絮凝 絮凝
下载PDF
超低灰无烟煤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研究
7
作者 陶安正 龙永强 胡明伟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以宁煤集团某选煤厂的重选精煤为研究对象,对磨矿至小于45μm的细粒煤样进行浮选试验;在矿浆浓度为60 g/L时,以柴油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研究了捕收剂、起泡剂和絮凝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非... 以宁煤集团某选煤厂的重选精煤为研究对象,对磨矿至小于45μm的细粒煤样进行浮选试验;在矿浆浓度为60 g/L时,以柴油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研究了捕收剂、起泡剂和絮凝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选择性絮凝作用。结果表明,浮选精煤灰分随着捕收剂柴油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出现相同的趋势,在柴油用量为3000 g/t时,精煤产率达到最大93.10%,浮选完善指标也达到最大46.82%,此后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逐渐下降。随着起泡剂仲辛醇用量的增加,浮选精煤灰分先稳定在1.43%,产率呈缓慢降低的趋势,在仲辛醇用量为200 g/t时,精煤灰分和产率同时达到最低,分别为1.35%和88.77%,此时的浮选完善指标最大,为47.29%,此后精煤产率和灰分逐渐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相比于非离子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的浮选效果更好。当PAM用量为90 g/t,捕收剂用量为3000 g/t,起泡剂用量为200 g/t时,浮选精煤灰分为1.24%,回收率为88.75%,浮选完善指标为5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聚丙烯酰胺 选择絮凝 浮选完善指标
下载PDF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选择性絮凝分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毓华 黄传兵 兰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2-746,共5页
采用沉降试验法系统地考查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7),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3),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有机絮凝剂HSPA对细粒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4种单矿物以及人工混合矿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絮凝能力上,其顺序依次为:AP7... 采用沉降试验法系统地考查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7),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3),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有机絮凝剂HSPA对细粒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4种单矿物以及人工混合矿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絮凝能力上,其顺序依次为:AP7≈CP3≈HSPA> CMC;在选择性上,其顺序依次为:HSPA>CP3>CMC>AP7.以HSPA为絮凝剂,碳酸钠为矿浆分散剂,在pH为9.5-10范围內,当HSPA用量为7 g/t,Na2CO3用量5 kg/t时,对铝硅质量分数比(ω(Al)/ω/(Si))为5.68的矿石,经3次絮凝分离,取得了精矿铝硅质量分数比为8.9, Al2O3回收率86.98%的良好指标.新型絮凝剂HSPA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较适宜的选择性絮凝分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沉降 铝土矿 选择絮凝 铝硅质量分数比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磁选回收镍冶金渣中的磁铁矿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宇峰 董海刚 +5 位作者 姜涛 李光辉 黄柱成 杨永斌 张小雨 张国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0-684,共5页
对某镍冶金渣(铁含量接近50%)进行工艺矿物学及选择性絮凝-磁选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渣中主要含铁矿物(磁铁矿)的嵌布粒度细小,且部分以微细包裹体形态分布于成分复杂的铁质玻璃体中,采用常规磁选工艺无法有效回收。选择性絮... 对某镍冶金渣(铁含量接近50%)进行工艺矿物学及选择性絮凝-磁选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渣中主要含铁矿物(磁铁矿)的嵌布粒度细小,且部分以微细包裹体形态分布于成分复杂的铁质玻璃体中,采用常规磁选工艺无法有效回收。选择性絮凝-磁选结果表明:在油酸用量为0.8 kg/t、碳酸钠用量为2 kg/t及磁感应强度为0.20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68%,回收率为81.72%的磁铁精矿。与常规磁选工艺相比,磁铁精矿品位提高3%,回收率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冶金渣 微细粒矿物 磁铁精矿 选择絮凝 磁选
下载PDF
中药水提液的絮凝和选择性絮凝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建伟 王中原 范红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1-1275,共5页
絮凝法处理中药水提液比醇沉法具有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小等优点。着重介绍中药絮凝的特点,中药絮凝的机制和中药的选择性絮凝,在分析中药絮凝特点和絮凝吸附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药水提液有效成分损失的方法和一种有应用前景... 絮凝法处理中药水提液比醇沉法具有成本低、有效成分损失小等优点。着重介绍中药絮凝的特点,中药絮凝的机制和中药的选择性絮凝,在分析中药絮凝特点和絮凝吸附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药水提液有效成分损失的方法和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絮凝剂——膨润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水提液 絮凝 选择絮凝
下载PDF
高岭土选择性活化-絮凝提纯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乾 张乾龙 +1 位作者 张玉德 刘钦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2-1625,共4页
为去除高岭石中的细粒铁、钛类矿物杂质,提高高岭土的品质和应用价值.采用选择性活化-絮凝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提纯,研究了油酸钠、聚丙烯酰胺对提纯效果的影响,揭示了铁钛矿物选择活化和性絮凝的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钠显著提高了高岭土... 为去除高岭石中的细粒铁、钛类矿物杂质,提高高岭土的品质和应用价值.采用选择性活化-絮凝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提纯,研究了油酸钠、聚丙烯酰胺对提纯效果的影响,揭示了铁钛矿物选择活化和性絮凝的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钠显著提高了高岭土选择性絮凝提纯效果,并且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300万、用量0.01%,油酸钠用量0.15%时,高岭土的白度由74.1%提高到80.2%.能谱分析表明高岭土中铁、钛类氧化物质量分数由分选前的1.37%和1.52%分别降低到0.45%和0.68%.研究结果对其他粘土类矿物的提纯和细粒铁钛类矿物的分选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油酸钠 活化 选择絮凝 白度 聚丙烯酰胺 提纯 机理
下载PDF
细粒铁矿选矿中选择性絮凝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雪峰 陈雯 +1 位作者 余永富 严小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6,共3页
分析研究了影响选择性絮凝效果的因素,介绍了选择性絮凝工艺在细粒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选择性絮凝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选择絮凝 细粒铁矿 絮凝 磁种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分离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云海 魏德州 徐敬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3,共3页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 ,采用选择性絮凝方法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分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YF -1的耗量为 3mg/L、pH为 9左右时 ,伊利石呈现稳定的分散 ;絮凝剂YX -1对伊利石作用很弱 ,对一水硬铝石作用则... 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实际情况 ,采用选择性絮凝方法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分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YF -1的耗量为 3mg/L、pH为 9左右时 ,伊利石呈现稳定的分散 ;絮凝剂YX -1对伊利石作用很弱 ,对一水硬铝石作用则很强 ,显现良好的选择性 ;对伊利石和一水硬铝石的人工混合矿进行一次分离 ,可以脱除 72 .0 %的伊利石 ,仅损失 4.0 %的一水硬铝石。将山西孝义w(Al2 O3 ) /w(SiO2 ) =4.45的铝土矿磨至 -74μm占 80 %,进行一次脱泥 ,脱出物产率为 6%、w(Al2 O3 ) /w (SiO2 ) 仅 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絮凝 铝土矿 脱泥 一水硬铝石 伊利石 分离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工艺分选微细粒弱磁性铁矿技术现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洋 牛福生 吴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93,共3页
嵌布粒度极细的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小于20μm),已超出现有选别设备工艺的极限,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于是,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开始寻求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新工艺。在诸多选矿新工艺中,选择性絮凝法处理... 嵌布粒度极细的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小于20μm),已超出现有选别设备工艺的极限,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于是,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开始寻求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新工艺。在诸多选矿新工艺中,选择性絮凝法处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从理论到实践均发展较快。本文介绍了选择性絮凝工艺分选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选择性絮凝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絮凝 弱磁性 微细 铁矿
下载PDF
细粒煤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沙杰 谢广元 +1 位作者 李晓英 谢领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选择性絮凝的分选机理,并选用相对分子质量3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00)为选择性絮凝剂对富含高灰细泥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和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选择性絮凝剂,可有效提高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精煤产率最... 介绍了选择性絮凝的分选机理,并选用相对分子质量3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00)为选择性絮凝剂对富含高灰细泥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和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选择性絮凝剂,可有效提高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精煤产率最高可提高25%,可燃体回收率最大增加26.50%,浮选完善指标最大增加9.78%。选择性絮凝剂的用量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值为10~20 g/t;捕收剂-絮凝剂-起泡剂的加药顺序优于絮凝剂-捕收剂-起泡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 浮选 选择絮凝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山西某地铝土矿选择性絮凝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荣改 宋翔宇 +2 位作者 徐靖 李志伟 冯艳丽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29,51,共4页
针对山西某铝土矿的矿石特性,采用选择性絮凝的方法,应用不同种类絮凝剂,进行了一水硬铝石与其它黏土矿物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90%、pH 10、多聚磷酸钠用量为5.0 kg/t、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63016用量为5 g/t条件下... 针对山西某铝土矿的矿石特性,采用选择性絮凝的方法,应用不同种类絮凝剂,进行了一水硬铝石与其它黏土矿物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90%、pH 10、多聚磷酸钠用量为5.0 kg/t、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63016用量为5 g/t条件下,可以获得铝硅比为6.12,Al2O3回收率为90.15%的铝土矿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钙离子 分散 选择絮凝 铝硅比
下载PDF
细粒赤铁矿、石英和绿泥石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丹 刘四清 +2 位作者 刘海林 赵礼兵 赵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9,共4页
某选厂弱磁选尾矿浓缩溢流的主要矿物为石英、绿泥石、赤铁矿,该尾矿粒度较细,-15μm近60%,TFe品位20.91%,本文以该矿样的化学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其主要的有用矿物赤铁矿,脉石矿物石英、绿泥石、进行纯矿物条件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矿浆... 某选厂弱磁选尾矿浓缩溢流的主要矿物为石英、绿泥石、赤铁矿,该尾矿粒度较细,-15μm近60%,TFe品位20.91%,本文以该矿样的化学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其主要的有用矿物赤铁矿,脉石矿物石英、绿泥石、进行纯矿物条件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矿浆浓度、p H值、沉降时间、絮凝剂用量以及分散剂用量等一系列条件试验研究,获得单矿物絮凝分选的最佳条件为:矿浆浓度10%,p H值等于8,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60 g/t,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用量7 mg/L,沉降时间10 s。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工混合矿物的絮凝分离试验。赤铁矿、石英、绿泥石混合矿样的配矿比为3∶5∶2,TFe品位21%,试验得到底流TFe品位49.16%,回收率82.57%,分选效率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赤铁矿 选择絮凝 分选
下载PDF
表面化学在煤的选择性絮凝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施秀屏 余樟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通过对疏水性絮凝剂PS-5在煤和高岭土表面吸附量的测定和对高岭土在分散剂存在下动电位的测定,提出了选择分散剂和絮凝剂的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絮凝剂对煤和高岭土混合样的选择性絮凝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细粒煤 选择絮凝 表面化学 选煤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过程中添加煤系黄铁矿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红缨 蔡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29,共3页
选择性絮凝是分选细粒煤很有前途的方法之一,用该方法脱除细粒煤中的黄铁矿硫,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在浮选过程中添加煤系黄铁矿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煤炭脱硫方法,将两种方法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实验证明,两种方法的... 选择性絮凝是分选细粒煤很有前途的方法之一,用该方法脱除细粒煤中的黄铁矿硫,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在浮选过程中添加煤系黄铁矿抑制剂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煤炭脱硫方法,将两种方法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实验证明,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选择性絮凝脱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絮凝 脱硫 黄铁矿 抑制剂 煤系
下载PDF
煤炭生物选择性絮凝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子祺 谢广元 +3 位作者 谢领辉 王宏 刘均章 沙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主要研究了煤炭和草分枝杆菌的表面特性、表面电位、以及生物选择性吸附问题。研究表明,草分枝杆菌能选择性的与带正电矿物发生吸附作用,并使它们表面疏水化;因此,草分枝杆菌可以作为这些矿物的良好絮凝剂与捕收剂使用,用浮选脱硫... 主要研究了煤炭和草分枝杆菌的表面特性、表面电位、以及生物选择性吸附问题。研究表明,草分枝杆菌能选择性的与带正电矿物发生吸附作用,并使它们表面疏水化;因此,草分枝杆菌可以作为这些矿物的良好絮凝剂与捕收剂使用,用浮选脱硫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分枝杆菌 选择絮凝 浮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