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郁脾虚证大鼠双侧DG区微量注射BDNF后行为变化及逍遥散有效部位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岳利峰 刘玥芸 +11 位作者 解华 霍素坤 高珊珊 奚胜艳 黄英恒 严志祎 焦海燕 王婷晔 谷浩荣 赵彪 王琦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逍遥散有效部位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组、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塑造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在此基础上,运...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逍遥散有效部位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组、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塑造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脑立体定位仪埋管微量注射BDNF塑造BDNF组。逍遥散组造模方法和BDNF组尽可能相似,突出逍遥散有效部位和BDNF二者干预的可比性,第1、7、14、21天分别比较BDNF组和逍遥散组反映行为变化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结果:模型组大鼠逐步呈现肝郁脾虚证表现;假手术组大鼠开始呈现焦躁状态,第14-21天,逐步和模型组行为表现趋同;BDNF组起到干预治疗作用,大鼠焦躁状态得到抑制;逍遥散组大鼠表现自然,逍遥散有效部位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排除了手术创伤等混杂因子,逍遥散组和BDNF组经过21d治疗后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变化趋势逐步相似。结论:逍遥散有效部位和BDNF可能有一条作用通路相似,即可能均通过BDNF信号通路来治疗肝郁脾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有效部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行为学 肝郁脾虚证 调节机制 海马齿状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