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地位及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虞茹静 吴越 +1 位作者 彭程 郭文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重要发病机制,晶状体因素则是造成瞳孔阻滞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PACG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晶状体手术进行PACG的预防与治疗越来越被重视。同时,近年...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重要发病机制,晶状体因素则是造成瞳孔阻滞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PACG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晶状体手术进行PACG的预防与治疗越来越被重视。同时,近年来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如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PACG,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PACG等。鉴于此,本文对晶状体摘除术治疗PACG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评价晶状体摘除术在PACG治疗中的地位及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房角分离术 Ex—PRESS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晶状体手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乔云圣 陈君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3-1538,共6页
晶状体因素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浅前房、瞳孔阻滞和前房角拥挤等均与晶状体厚度、位置等参数改变有关。晶状体摘除术作为PACG的治疗手段由来已久,而白内障手术与传统青光眼手术的结合也是目前常用的治... 晶状体因素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浅前房、瞳孔阻滞和前房角拥挤等均与晶状体厚度、位置等参数改变有关。晶状体摘除术作为PACG的治疗手段由来已久,而白内障手术与传统青光眼手术的结合也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及其与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应用对于PACG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总结讨论,评价PE手术在PACG治疗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滤过性手术 微小切口青光眼手术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祁勇军 顾敏 +1 位作者 邹玉平 李斌辉 《眼科》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 (41只眼 )高度近视眼经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平均年龄 (44 2 1± 5 33)岁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指数 / 30c...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 (41只眼 )高度近视眼经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平均年龄 (44 2 1± 5 33)岁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指数 / 30cm~ 0 6 ,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 (- 15 5 4± 4 13)D ,平均眼轴长度为 (2 8 4 5± 5 13)mm ,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 7 0~+14 5 )D。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 31只眼(75 6 % ) ,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 0 5者 18只眼 (43 9% )。术后屈光度平均值为 (- 1 85± 1 32 )D ,37只眼 (90 2 % )在设计预矫屈光度± 1D内 ,39只眼 (95 1% )在预矫屈光度± 2D内。术后 6~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 )随访期中 ,5只眼 (12 2 % )发生后囊膜混浊。未发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人工晶状体偏位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预测屈光状态准确性及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其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