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水式接岸新结构波浪荷载受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李姗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局部整体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北接岸透空新结构方案实施后的区域波浪场分布变化以及透水式接岸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底部开孔隧道结构在不同水位及波浪组合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浪总力。试验结... 采用局部整体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北接岸透空新结构方案实施后的区域波浪场分布变化以及透水式接岸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了底部开孔隧道结构在不同水位及波浪组合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浪总力。试验结果表明最大水平力和最大浮托力并未同步出现,水平力大小多与入射波高相关,浮托力波高仅为影响参数之一,水位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对于类似结构的受力研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研究成果可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为这种新型结构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湾 海底隧道 透水式构筑物 波浪上托力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大型透水式防撞墩施工技术
2
作者 朱峻言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满足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大连湾海底隧道防撞墩工程作为沉管主体的保护结构,采用透水式结构。施工过程中为解决该结构没顶沉箱水上作业难度高、潮差段底模支立难度大等难题,采用一种大型钢结构提前安放至沉箱顶部,作为沉箱接高段,... 为满足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大连湾海底隧道防撞墩工程作为沉管主体的保护结构,采用透水式结构。施工过程中为解决该结构没顶沉箱水上作业难度高、潮差段底模支立难度大等难题,采用一种大型钢结构提前安放至沉箱顶部,作为沉箱接高段,辅助沉箱安装。同时该钢结构作为海上施工平台,用以辅助灌注桩及箱内施工,实现“一物多用”。上部结构采用一种可调托架作为底模支撑,解决了潮差段焊接牛腿困难的难题,缩短了工期且保证安全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 没顶沉箱 钢围檩 可调托架 潮差段
下载PDF
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优化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凯 侍克斌 +3 位作者 李玉建 吴福飞 王欣 任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82,共4页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为一种新型丁坝,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严重危害丁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双丁坝是丁坝群的组成单元,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双丁坝至关重要。在第一个丁坝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丁坝间距及第二个丁坝的挑角、透水率、长度进行单因...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为一种新型丁坝,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严重危害丁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双丁坝是丁坝群的组成单元,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双丁坝至关重要。在第一个丁坝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丁坝间距及第二个丁坝的挑角、透水率、长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各单因素与第二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回归方程,再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第二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为丁坝间距>丁坝长度>丁坝透水率>丁坝挑角。进而获得以减小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为目的的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经济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为丁坝间距90cm,第一、二个丁坝长度分别为30、25cm,第一、二个丁坝透水率为30%,第一、二个丁坝挑角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 坝头冲刷 丁坝间距 挑角 透水 丁坝长度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透水式磨耗层混合料的优化设计及其在国省道公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艳珠 王振忠 曾卫平 《广东公路交通》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透水或排水式沥青路面磨耗层(PFC)由于其诸多优势具有广泛应用的趋势。然而,空隙率与耐久性的矛盾不仅限制了PFC的应用,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其造价。分析了PFC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合理的PFC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检测方法;根据... 透水或排水式沥青路面磨耗层(PFC)由于其诸多优势具有广泛应用的趋势。然而,空隙率与耐久性的矛盾不仅限制了PFC的应用,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其造价。分析了PFC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合理的PFC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检测方法;根据室内外试件的空隙分布,分析了PFC混合料试件竖向和横向的渗透性,提出透水和排水路面设计以及混合料空隙率的取值原则;使用普通SBS改性沥青和普通石灰岩集料,尝试在国省道二级公路上修筑了PFC试验路,技术和经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沥青磨耗层 毛体积密度 空隙率分布 竖向和横向渗透性 国省公路
下载PDF
城市透水式雨水管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纪桂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73-78,共6页
通过带孔眼的透水式雨水管道实验,对单位管长的自由稳定渗水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管道不同开孔条件下,单位管长的稳渗量公式,以及判别管道开孔情况的临界面积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透水式雨水管道对减小管道的流... 通过带孔眼的透水式雨水管道实验,对单位管长的自由稳定渗水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管道不同开孔条件下,单位管长的稳渗量公式,以及判别管道开孔情况的临界面积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透水式雨水管道对减小管道的流量负荷,补充地下水源有显著效果,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 雨水管 稳渗量 管道 城市 排水管
全文增补中
透水式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庆丽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透水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降温功能。简要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年来实施的杭州庆春路、机场路工程实践,从道路结构设计、实际效果等方面阐述了OGFC透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优势与应用,并... 透水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降温功能。简要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年来实施的杭州庆春路、机场路工程实践,从道路结构设计、实际效果等方面阐述了OGFC透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优势与应用,并对使用维护、建设成本、抗剪切能力等待提高方面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沥青路面 OGFC 城市道路 应用
下载PDF
透水式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星 《四川建筑》 2015年第3期274-275,共2页
透水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降温功能。文章简要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年来实施的深圳某工程实践,从道路结构设计、实际效果等方面阐述了OGFC透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优势与应用,并对使用维... 透水沥青路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降温功能。文章简要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年来实施的深圳某工程实践,从道路结构设计、实际效果等方面阐述了OGFC透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优势与应用,并对使用维护、建设成本、抗剪切能力等待提高方面进行了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 沥青路面 OGFC 城市道路 应用
下载PDF
透水式网箱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技术
8
作者 汤琦 《价值工程》 2014年第4期140-141,共2页
透水式网箱解决了防护工程中垂直高度较大、防护体侧压力较大的技术难题。在大连石油储备库工程中得以应用。本文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从特点,工艺原理,流程,操作要点,质量环保措施及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完整的叙述,经所述工程实践检验... 透水式网箱解决了防护工程中垂直高度较大、防护体侧压力较大的技术难题。在大连石油储备库工程中得以应用。本文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从特点,工艺原理,流程,操作要点,质量环保措施及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完整的叙述,经所述工程实践检验,证明工序安排合理、组织严密、措施完善、工效高、质量安全有保证,已较成熟,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式网箱 施工工艺 创新
下载PDF
护岸式透水桩坝缓流落淤效果及桩部冲刷过程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文艺 王普庆 常温花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31,共6页
通过河工动床模型试验 ,结合理论分析 ,对护岸式透水桩坝应用于黄河的缓流落淤效果及桩柱附近局部冲刷过程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影响透水桩坝缓流落淤效果的因素、坝后滩地淤积形态及过程、透水桩坝坝前的局部冲刷过程及形态 。
关键词 护岸透水桩坝 缓流落淤效果 淤积形态 河道整治工程 黄河
下载PDF
桩式透水丁坝冲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先刚 刘焕芳 华根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84,共4页
桩式透水丁坝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的实际工程中均有推广应用。针对桩式透水丁坝的透水率、挑角等设计参数进行动床模型试验,运用Surfer 8.0软件绘制了河床地形图,分析了丁坝附近河床形... 桩式透水丁坝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的实际工程中均有推广应用。针对桩式透水丁坝的透水率、挑角等设计参数进行动床模型试验,运用Surfer 8.0软件绘制了河床地形图,分析了丁坝附近河床形态与冲淤特性,结果表明:①Surfer 8.0软件可以再现河床冲淤地形面貌,清晰直观;②桩式透水丁坝坝基轴线上会出现横向冲槽,威胁丁坝安全,工程设计中应对基础进行加固;③透水率和挑角对河床冲淤特性影响较大,推荐透水率为20%-30%,推荐挑角为4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Surfer8.0 地形图 冲淤特性
下载PDF
桩柱式透水丁坝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5
11
作者 苗华 路锦绣 《内蒙古水利》 2001年第2期36-36,51,共2页
结合镫口扬水灌区 (土默川灌区 )渠床险工段治理 ,对整治线的设计和整治建筑物的布置作了一般性论述外 ,重点介绍了桩柱式透水丁坝的设计。
关键词 桩柱透水丁坝 设计 工程施工
下载PDF
桥墩局部冲刷杆构式透水架体防护效果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张伟 王军 陈丹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217-218,共2页
文中通过清水冲刷条件下的室内变坡水槽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杆构式透水架体对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揭示了杆构式透水架体取得不同防护效果的内在机理,分析了不同布设密度对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相同防护效果时的... 文中通过清水冲刷条件下的室内变坡水槽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杆构式透水架体对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揭示了杆构式透水架体取得不同防护效果的内在机理,分析了不同布设密度对局部冲刷防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相同防护效果时的布设密度分析了各类杆构式透水架体防护桥墩局部冲刷的经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局部冲刷 桥梁水毁 杆构透水架体 防护措施 布设密度
下载PDF
碎石基层空隙率对缝隙式透水路面承载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季天一 许峻伦 +4 位作者 陶竟成 唐小军 刘阿兵 夏邵君 张振宇 《公路与汽运》 2021年第6期55-58,64,共5页
为探究不同碎石基层空隙率对缝隙式透水路面承载性能的影响,以轻型荷载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竖向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不同荷载作用次数及碎石基层空隙率下铺面竖向变形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路面的竖向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成正相关,与碎石基... 为探究不同碎石基层空隙率对缝隙式透水路面承载性能的影响,以轻型荷载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竖向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不同荷载作用次数及碎石基层空隙率下铺面竖向变形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路面的竖向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成正相关,与碎石基层空隙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基层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缝隙透水路面 碎石基层 空隙率 竖向变形
下载PDF
透空式防波堤之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伟毅 林伊楠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年第6期207-209,共3页
"近年来,透空式防波堤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并在世界各地亦有实际工程之案例。本文总结了现有透空式防波堤的主要型式及特点,并回顾相关学者之研究及各地工程案例,并给出未来展望,以供相关工程设计与研究之参考。
关键词 防波堤 透空防波堤 透水式结构物 理论研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桩柱式双丁坝局部水流结构及冲淤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燕燕 刘焕芳 王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桩式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河道及航道整治建筑物,本文针对桩式透水丁坝群中对水流影响最大的前2座丁坝分别进行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透水率的变化对双丁坝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运用Surfer软件绘制了河床地形图... 桩式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河道及航道整治建筑物,本文针对桩式透水丁坝群中对水流影响最大的前2座丁坝分别进行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透水率的变化对双丁坝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运用Surfer软件绘制了河床地形图,探讨透水率变化对双丁坝局部冲淤的影响规律,发现第2座丁坝坝根附近的横向冲槽、坝头冲刷深度和坝后淤积体在发生程度上均弱于第1座丁坝;随透水率的增大,2座丁坝的坝头最大冲刷深度均减小,同时两坝间的淤积作用也减弱,不利于护岸促淤,推荐透水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双丁坝 水流结构 透水 冲淤特性
下载PDF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路面铺装简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德成 张鑫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简要介绍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其危害,分析了城市铺装表面温度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可以通过降低城市路面的温度来降低城市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介绍了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几种降低路面温度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热反射涂层、透水式路... 简要介绍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其危害,分析了城市铺装表面温度对城市气温的影响,可以通过降低城市路面的温度来降低城市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介绍了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几种降低路面温度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热反射涂层、透水式路面、保水式路面和热阻式路面,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应用情况和降温效果。从实际应用和试验研究情况看,这些技术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结构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热反射涂层 透水式路面 保水路面 热阻路面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流场智能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正华 唐洪武 +2 位作者 高柱 李云 肖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372-1375,共4页
基于作者提出的水流智能模型思想,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透水框架式四面体的尾流场进行智能模拟,为复杂水流的空间流场仿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水槽实验,借助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自动测量分析系统测得四面体九种工况下的空间... 基于作者提出的水流智能模型思想,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透水框架式四面体的尾流场进行智能模拟,为复杂水流的空间流场仿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通过水槽实验,借助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自动测量分析系统测得四面体九种工况下的空间尾流场,作为四面体水流智能模型的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经过训练获得智能模型的工作表达式,预测流场与实测流场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水流智能模型,仿真速度快,外延泛化能力和容错能力强,且精度较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水流智能模型 智能模拟 透水框架四面体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双丁坝合理间距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先刚 刘焕芳 +1 位作者 华根福 王振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614-617,共4页
桩式透水丁坝群是一种新型结构丁坝,目前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大量运用。为探讨工程设计中前二座丁坝的间距布设问题,对前二座丁坝的设计间距、透水率、坝长等因素进行了动床模型试验,运用Surfer8.0软件绘制河床地形图和三维效果图,分析结... 桩式透水丁坝群是一种新型结构丁坝,目前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大量运用。为探讨工程设计中前二座丁坝的间距布设问题,对前二座丁坝的设计间距、透水率、坝长等因素进行了动床模型试验,运用Surfer8.0软件绘制河床地形图和三维效果图,分析结果表明:双丁坝比单个丁坝运用条件下能更好地控制河道整治线,同时第2座丁坝也会产生弱于第1座丁坝的横向和纵向冲刷槽;丁坝间距的确定原则为坝后不冲、主流不淤和坝体自身稳定。经试验观测和原型验证,推荐顺直河道的合理间距为1.5~2.5倍坝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透水 冲淤特性 间距
下载PDF
大型铰接式透水混凝土砌块在河道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天宝 《水利科技》 2020年第3期37-40,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大型铰接式透水混凝土砌块特点,并以晋江防洪工程(二期)南安英溪墩坂堤段工程为应用实例,阐述大型铰接式透水混凝土砌块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实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大型铰接透水混凝土砌块 河道防护 施工工艺
原文传递
Catchment-based Imperviousness Metrics Impacts on Floods in Niushou River Basin,Nanjing City,East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SU Weizhong DUAN Hongt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Concerns regarding urbanization impacts on floods gradually moved from end-of-pipe solutions, based on open channel hydraulics improvement, to imperviousness ratio limiting and then to land use control and to integrat... Concerns regarding urbanization impacts on floods gradually moved from end-of-pipe solutions, based on open channel hydraulics improvement, to imperviousness ratio limiting and then to land use control and to integrated planning at local and large scale levels. The Niushou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fastest urbanizing areas in Nanjing City, East China, however, the high urban land percentage has leaded to series of flooding events. 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imperviousness ratio, patterns and drainage system on flooding areas based on the unit of catchment and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1) The ratio o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ervious surface affected the runoff volumes and associated floods areas. Despite the well-established drainage system, the high imperviousness ratio, particularly clustered pattern in locations such as hydrological sensitive zones aggravated the flooding tension across the basin. 2) The poor drainage hydraulic efficiency in local areas, and the lack of integral processes of infiltration, yield, storage and discharge in local catchment and larger basin are also significant factors. 3) The Niushou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should improve the drainage transformations from a single local, short-term drainage process into integral, elastic processes of infiltration, yield, storage, and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rviousness ratio (IR) imperviousness pattern floods areas catchment system Niushou River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