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光明新区透水沥青道路与滞留带对径流水质水量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萍 司帅 +3 位作者 张建强 张雅君 郑克白 孙坤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69,共6页
通过现场监测分析,研究了深圳光明新区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内透水沥青道路与滞留带对路面径流水质和水量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沥青道路相比,透水沥青道路径流中的SS、COD、NH3-N、NO-3-N、TN和TP等污染物浓度... 通过现场监测分析,研究了深圳光明新区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内透水沥青道路与滞留带对路面径流水质和水量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沥青道路相比,透水沥青道路径流中的SS、COD、NH3-N、NO-3-N、TN和TP等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了94.76%、83.84%、70.59%、33.33%、50.00%和65.96%,对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的平均削减率分别达76.70%和74.92%。道路滞留带对COD、NH3-N、NO-3-N、TN和TP也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小雨事件下不外排雨水,在中雨、大雨和暴雨事件下,对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平均削减率分别达65.71%和57.69%,同时具有明显的延迟峰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沥青道路 道路滞留带 径流雨水 水质 水量 示范区
下载PDF
路表径流冲刷过程中透水沥青道路的污染物释放与截留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小平 赵登梅 +2 位作者 谭雪梅 刘阳 傅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61,共6页
海绵城市的兴起使透水性机动车道路的需求大增.一方面,传统的沥青道路修建材料中含大量可挥发和可淋溶的有机物,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透水沥青道路为多孔结构,在使用中可能对下渗经过的路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吸附截... 海绵城市的兴起使透水性机动车道路的需求大增.一方面,传统的沥青道路修建材料中含大量可挥发和可淋溶的有机物,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透水沥青道路为多孔结构,在使用中可能对下渗经过的路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吸附截留作用.为明确这两方面的规律,本文以苯酚和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新建沥青道路的污染物释放规律和使用中沥青道路对路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新建沥青道路在路表径流下渗淋溶过程中有大量苯酚释放,而重金属铅没有检出;使用中的沥青道路对下渗经过的苯酚和重金属铅有一定的截留作用.因此,在沥青道路设计和施工中,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材料成分和道路结构,以减少本身污染物的释放并加强对污染物的截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沥青道路 污染物 释放 截留
下载PDF
论述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文锋 《砖瓦》 2020年第12期193-194,共2页
介绍了透水沥青混凝土优于其他一般的混凝土材质的透水性特点以及在市政道路修建中的应用。
关键词 市政道路透水沥青 混凝土路面工程 施工技术 应用与管理
下载PDF
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春蕾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10期283-28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政道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修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对其降噪性和排水性要求很高。而透水沥青混凝土因为其高孔隙率,当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减少了噪音污染。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政道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修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对其降噪性和排水性要求很高。而透水沥青混凝土因为其高孔隙率,当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减少了噪音污染。因此,增强沥青混凝土技术是提高市政道路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市民关注的事情,本文就此情况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 路面工程施工技术 应用与管理
下载PDF
生态廊道串起洱海环湖美丽乡愁
5
作者 秦蒙琳 《中国报道》 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
生态廊道在人与湖之间划出了一条物理隔离的界线,也将沿岸各村连接在一起,像围绕洱海的一串珍珠。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越来越淡,天色渐渐暗沉下来。洱海生态廊道蜿蜒曲折的透水沥青道路两侧,一盏盏暖黄色的地灯投向路面,与排列在草地上的... 生态廊道在人与湖之间划出了一条物理隔离的界线,也将沿岸各村连接在一起,像围绕洱海的一串珍珠。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越来越淡,天色渐渐暗沉下来。洱海生态廊道蜿蜒曲折的透水沥青道路两侧,一盏盏暖黄色的地灯投向路面,与排列在草地上的半月形生态灯交相辉映,灿若星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灯 生态廊道 物理隔离 蜿蜒曲折 一盏盏 透水沥青道路 洱海 交相辉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