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ilbert变换的相空间重建方法在HLS逐束团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凯 王筠华 +7 位作者 刘祖平 李为民 孙葆根 刘建宏 杨永良 周泽然 陈园博 黄龙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引入基于Hilbert变换的相空间重建手段,对合肥光源(HLS)逐束团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单个束流位置监测器(BPM)数据的相空间重建,逐圈逐束团振荡相位信息、束团振荡模式信息、逐柬团横向工作点(tune值)变换.提出... 引入基于Hilbert变换的相空间重建手段,对合肥光源(HLS)逐束团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单个束流位置监测器(BPM)数据的相空间重建,逐圈逐束团振荡相位信息、束团振荡模式信息、逐柬团横向工作点(tune值)变换.提出了新的分析束团tune值的手段,提供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更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还对不同模式的阻尼率进行了计算,这为衡量逐束团反馈系统的效果提供了确实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束团测量系统 HILBERT变换 相空间重建
原文传递
改进的合肥光源逐束团流强测量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凯 王筠华 +5 位作者 刘祖平 李为民 周泽然 杨永良 黄龙君 陈园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8-1182,共5页
对于多束团运行的储存环,逐束团流强的测量是研究注入填充和束流不稳定性阈值等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加速器常用的一些逐束团监测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HLS(Hefei Light Source)现有的逐束团测量设备,并配合相应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HL... 对于多束团运行的储存环,逐束团流强的测量是研究注入填充和束流不稳定性阈值等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加速器常用的一些逐束团监测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HLS(Hefei Light Source)现有的逐束团测量设备,并配合相应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HLS储存环逐束团流强测量。实验线路方面,在传统的高频频率倍频信号检波的基础上,尝试了新的与同步方波信号检波的方法。分别在多束团和单束团情况下对HLS的束团流强进行了连续检测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定标结果,结果表明系统的1阶线性拟合标准偏差均在1%左右;最后对其中非线性部分的物理本质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束团测量系统 束流流强 束团流强 方波检波
下载PDF
储存环逐束团相位测量系统信号处理算法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逸媚 冷用斌 +2 位作者 许兴懿 高波 曹珊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4,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相位测量精度,上海光源束测组在原有逐束团相位测量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式—相关函数法。此方法无需对原始束流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通过直接在时域对示波器全部采样点进行模式匹配来计算逐束团相位,其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相位测量精度,上海光源束测组在原有逐束团相位测量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式—相关函数法。此方法无需对原始束流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通过直接在时域对示波器全部采样点进行模式匹配来计算逐束团相位,其优势在于数据处理仅受仪器带宽限制,可以保留更多的高次谐波信号。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避免低通滤波带来的束团间信号串扰问题,降低信号反射带来的系统测量误差。主成分分析法被用来评估相位测量分辨率,电荷量越大,分辨率越好。束团间精确的相位依赖关系还可用于储存环束流尾场及阻抗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光源 束团相位测量系统 相关函数法 匹配查找表 串扰 反射
下载PDF
BEPC横向阻尼时间的测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磊 焦毅 +6 位作者 王九庆 岳军会 曹建设 马力 王筠华 郑凯 杨永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利用逐束团测量系统在BEPC储存环中跟踪单个束团得到其多圈位置振荡信息,获得BEPC储存环的横向阻尼时间与束流流强、色品、八极子和束流能量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得到了BEPC储存环辐射阻尼时间为52 ms。实验结果表明:流强越高、色品越大,... 利用逐束团测量系统在BEPC储存环中跟踪单个束团得到其多圈位置振荡信息,获得BEPC储存环的横向阻尼时间与束流流强、色品、八极子和束流能量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得到了BEPC储存环辐射阻尼时间为52 ms。实验结果表明:流强越高、色品越大,阻尼率也就越大;束流流强为4.7 mA时八极子强度的变化对阻尼率没有影响;束流流强为5 mA时,阻尼率随束流能量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束团测量系统 阻尼时间 色品 位置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