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磷化合物生物清除剂及其递送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铭 翟亚楠 +3 位作者 邸金威 高翔 郑爱萍 高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1-480,共10页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中毒快、致死率高、致死剂量低,在化学武器中占据主要地位。对有机磷神经性毒剂中毒的长效预防、高效治疗以及残存毒剂的彻底清除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生物清除剂包括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和抗体等,按作用机制主要分...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中毒快、致死率高、致死剂量低,在化学武器中占据主要地位。对有机磷神经性毒剂中毒的长效预防、高效治疗以及残存毒剂的彻底清除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生物清除剂包括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和抗体等,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与有机磷化合物按摩尔比1∶1定量结合的化学计量型、需与肟类化合物联合使用达到类似“催化作用”的假催化型和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快速水解有机磷化合物的催化型。生物清除剂作用高效、迅速,但用作有机磷抗毒剂时往往因其异源蛋白属性而显示出免疫原性,或因稳定性不佳而在体内被迅速清除,亟需通过递送技术予以解决,主要包括聚羧基甜菜碱、聚乙二醇、聚唾液酸修饰及红细胞膜递送和脂质体负载等。本文介绍了有机磷生物清除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并对有助于提高其成药性的递送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机磷化合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神经性毒剂 生物清除剂 有机磷水解酶 递送技术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包埋与递送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文琪 张亚婷 《饮料工业》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β-胡萝卜素作为转化率最高的维生素A前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脂溶性营养素和色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辅助抗氧化、抗癌作用[1]。但是其物化性质不稳定,对光、热、氧敏感[2],生物利用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 β-胡萝卜素作为转化率最高的维生素A前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脂溶性营养素和色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辅助抗氧化、抗癌作用[1]。但是其物化性质不稳定,对光、热、氧敏感[2],生物利用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为改善其相关性能,拓宽β-胡萝卜素的应用范围,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β-胡萝卜素运载与稳定技术的研究。此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不同原料和工艺构建运载体系负载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为制备稳定高效的β-胡萝卜素包埋运载体系、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包埋与递送技术 Pinkering-乳液 水凝胶 乳液凝胶
下载PDF
超声介导美沙拉嗪肠溶片靶向递送技术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肛肠疾病抗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媛华 黄国栋 +5 位作者 武艳 熊骏 李倩 梅文娟 葛善飞 游宇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直肠导入美沙拉嗪,结合肛肠疾病手术术后局部换药,治疗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内镜检查临床确诊的轻度、中度UC合并肛肠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和对...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直肠导入美沙拉嗪,结合肛肠疾病手术术后局部换药,治疗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内镜检查临床确诊的轻度、中度UC合并肛肠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在术后切口常规护理、消毒、局部手术切口换药的基础上,予美沙拉嗪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直肠导入,每日1次,每次30min。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在术后切口常规护理、消毒、局部手术切口换药的基础上,予美沙拉嗪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分别检测CRP、PCT、ESR水平。术中取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术后20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取创面肉芽组织,行HE染色,及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组织中CD68、溶菌酶Ly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SMA在切口肉芽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vs80%P<0.05),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术后8周治疗组血清CRP、PCT、ES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肉芽组织中CD68、溶菌酶Ly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SMA均表达阳性,其中治疗组CD68、VEGF、SMA在切口肉芽组织中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直肠导入美沙拉嗪结合肛肠疾病手术术后局部换药治疗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肛肠疾病较单用美沙拉嗪口服结合肛肠疾病手术术后局部换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肛肠疾病 美沙拉嗪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学文 周重刚 +2 位作者 李昌杰 徐祖旺 汪洋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8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治疗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6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患者治疗效果情况,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治疗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6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患者治疗效果情况,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接受复元活血汤治疗,实验组接受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发病第3天、第5天、第10天时局部肿胀程度和肿胀面积均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患者接受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肿胀程度的减轻,以及肿胀面积的缩小,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急性软组织损伤 组织水肿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江舟 韩旭翠 +1 位作者 彭东生 周凡萍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超声介导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康...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肌电组)、超声介导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基础康复治疗,肌电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介导药物(祛湿止痛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上肢Fugl-Meyer量表(FMA)、量角器分别评价其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肌电组(P<0.05),肌电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FMA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及肌电组(P<0.05);肌电组患者FMA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肌电组、联合组愈显率分别39.29%、65.52%、89.29%。联合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及肌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明显减轻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脑卒中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肌电生物反馈 祛湿止痛液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波 张全霞 +3 位作者 李巍 连增福 陆世琪 韩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参与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对...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参与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P<0.05),结论应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病灶的药效吸收率,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放射性直肠炎治疗的研究
7
作者 周学明 万欣 +2 位作者 刘朋 艾丽芳 万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5-0030,共6页
研究超声引导的精准靶向药物输送技术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中疗效的确切性。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和中医科的60名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两组... 研究超声引导的精准靶向药物输送技术在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中疗效的确切性。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和中医科的60名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两组均于晚睡前采用100mL沸水中溶解的同一种颗粒剂灌肠治疗。操作如下:患者取侧卧位,将灌肠方溶解于37°C的水温中,使用100毫升注射器抽取,然后将其与一次性吸引管连接,润滑后插入距离肛门约10厘米,将注射器内药液缓慢注入肛门。完成灌肠后拔掉软管并让患者仰卧位,在第二天早晨排便后,将一枚复方角菜酸酯栓(3.4g;由西安杨森生产)塞肛。第一天,在颗粒剂保留灌肠及太宁栓塞肛基础上,使用超声中频导药仪在腹部两侧贴上超声耦合剂贴片,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而对照组从第一天开始,只采用颗粒剂保留灌肠以及太宁栓塞肛。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炎症指标、内镜检查以及ELISA检测;包括IFN-γ、IL-2、IL-17、IL-4、IL-10等常规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内镜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镜下黏膜表现评分也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治疗组镜下黏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ELISA检测两组IFN-γ、IL-17、IL-4、IL-10、TGIF-β细胞含量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在IFN-γ、IL-2、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0、TGIF-β则略高于对照组;粪便常规检测提示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显著,特别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治疗组疗效显著,进一步证明超声引导的精确靶向给药技术对于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以及促进直肠黏膜修复方面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导 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放射性直肠炎
下载PDF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月波 时连升 +5 位作者 李德广 安文秀 刘书霞 刘国栋 王利平 许传礼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7-58,共2页
为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6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 为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6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肛门疼痛、排尿困难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镇痛 超声介导药物 靶向递送技术
原文传递
多肽药物口服递送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纪德华 耿建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53-256,共4页
多肽药物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低毒和特异性强的特点,美国FDA已批准超过80种多肽药物上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治疗性多肽市场价值达269.8亿美元,预估2027年该值将超过512.4亿美元。... 多肽药物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低毒和特异性强的特点,美国FDA已批准超过80种多肽药物上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治疗性多肽市场价值达269.8亿美元,预估2027年该值将超过512.4亿美元。多肽是具有良好亲水性的大分子,渗透性极差,此外胃肠道富含降解多肽的蛋白酶,故上市的多肽类药物多为注射剂。多肽还易被血浆、肝脏和肾脏的肽酶降解,半衰期短。注射给药顺应性差,尤其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约60%的患者因无法忍受长期重复的注射给药而不能实现稳定的血糖控制。此外,对于胰岛素,口服途径与正常生理胰岛素的产生途径相似,可以降低高胰岛素血症、体重增加和低血糖风险。因此,多肽药物的口服递送一直是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大多数技术都在临床转化中失败。本文主要综述多肽药物口服面临的困难和相应的制剂策略,并着重介绍各个策略中已成功产业化和有望实现临床转化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药物 口服递送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载体的益生菌递送系统:载体类型、性能评价及新技术应用
10
作者 贾国超 陈晓凤 +4 位作者 张军 王岚 职爱民 陈文博 李靖靖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8-344,共7页
益生菌赋予宿主多种健康益处,并可用于防治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疾病,例如腹泻、结肠癌、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炎症等。然而益生菌在生产加工,储存和消化过程中受各种环境因子作用进而影响其活菌存活率。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持益生... 益生菌赋予宿主多种健康益处,并可用于防治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疾病,例如腹泻、结肠癌、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炎症等。然而益生菌在生产加工,储存和消化过程中受各种环境因子作用进而影响其活菌存活率。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持益生菌的活力和稳定性成为当前益生菌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聚合物可作为益生菌的给药载体,能有效增强益生菌活性、延长储存时间、减少益生菌在胃部的损失,甚至实现结肠和粘膜的靶向递送。该研究综述了当前封装益生菌聚合物载体的类型以及益生菌递送系统的评价方式,并探讨了制备益生菌递送系统的新技术。结果表明有机结合递送系统新技术和多样化评估手段,建立具有稳定性、功能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靶向能力的益生菌递送系统,可实现对益生菌的高效递送,将进一步促进多功能益生菌在食品或药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聚合物载体 递送系统评价方式 递送系统新技术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及免疫增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祖航 周成艳 +3 位作者 宰金丽 洪炀 傅志强 林矫矫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年第6期15-19,共5页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流行广泛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对血吸虫病的防治以吡喹酮化疗为主,但会出现重复感染,防治实践表明在我国单靠药物治疗不能消灭血吸虫病。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感染的重要手段,本文对...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流行广泛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对血吸虫病的防治以吡喹酮化疗为主,但会出现重复感染,防治实践表明在我国单靠药物治疗不能消灭血吸虫病。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感染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日本血吸虫病多价疫苗、免疫佐剂及疫苗递送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多价疫苗 免疫佐剂 疫苗递送技术
下载PDF
脂质纳米粒-mRNA递送系统及其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柏新 胡永仙 +1 位作者 张明明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尽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脂质纳米粒(LNP)-信使核糖核酸(mRNA)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病毒性基因载体运用于CAR-T细胞治疗研究中,一方面通过LNP将密封蛋白-6 mRNA... 尽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脂质纳米粒(LNP)-信使核糖核酸(mRNA)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病毒性基因载体运用于CAR-T细胞治疗研究中,一方面通过LNP将密封蛋白-6 mRNA靶向递送至抗原提呈细胞,从而实现抗原提呈细胞辅助性增强密封蛋白-6靶向的CAR-T细胞的功能,以进一步诱导对实体瘤的清除;另一方面,通过LNP将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CAR mRNA靶向递送至T细胞,实现体内FAP靶向的CAR-T细胞的制备,以通过阻断心脏纤维化过程达到治疗急性心肌损伤的目的。在CAR-T细胞研究和治疗中,LNP-mRNA递送系统具有不与细胞基因组整合、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及可修饰等优点,亦存在蛋白瞬时表达导致调控细胞功能的持久性不足及制备等方面的技术局限性。本文综述了LNP-mRNA递送系统及其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 信使核糖核酸 体内递送技术 基因递送载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综述
下载PDF
mRNA疫苗递送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甜迪 田浤 高向东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13-318,共6页
mRNA疫苗是利用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特定抗原蛋白进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效应B细胞来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激活效应T细胞来发挥杀伤作用,最终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类核酸疫苗。mRNA疫苗具有生产周期短、免疫原性... mRNA疫苗是利用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特定抗原蛋白进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效应B细胞来产生特异性抗体或激活效应T细胞来发挥杀伤作用,最终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类核酸疫苗。mRNA疫苗具有生产周期短、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是近年来疫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mRNA极易被核酸酶降解导致的不稳定性和低递送效率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保护mRNA免受核酸酶降解,提高mRNA疫苗的递送效率,促进mRNA疫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mRNA疫苗递送技术。文章将对基于物理途径、脂质、聚合物、蛋白质及无机纳米颗粒的5大类递送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mRNA疫苗的高效递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递送技术 电穿孔 脂质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 鱼精蛋白 金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经肺俞穴导入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晓芬 陈新伟 陈进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入住儿科病房的MP感染小儿病例3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150例予超声介导药物靶向...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入住儿科病房的MP感染小儿病例3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150例予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将阿奇霉素经肺俞穴导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儿每日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感染有效、安全,可提高药物作用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 阿奇霉素 肺俞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的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分析
15
作者 江湖一佳 王立军 《安全》 2023年第10期59-63,共5页
为贯彻系统安全发展思路,明确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系统安全理论观点,结合安全价值链核心内容,构建安全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递送系统模型,分析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攻关创新、科技研发与推广,以及科技产业园区(基地... 为贯彻系统安全发展思路,明确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系统安全理论观点,结合安全价值链核心内容,构建安全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递送系统模型,分析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攻关创新、科技研发与推广,以及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的建立4个环节在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价值作用,明确科技产业化不同时期的主要驱动因素及产业化整体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需投入较多精力进行重点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科技 产业化 安全价值链 技术递送系统(TDS)
下载PDF
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桂怡婷 李强 桂永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4-798,共5页
罕见病发病率极低、但大多病情严重且好发于儿童时期,多由遗传变异所引起。因患者数少、市场需求低,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成本极高,有药可治的罕见病仅不足1%。随着基因诊断技术进步,基因治疗凭借其“一次性彻底治愈”的特点,为遗传性罕见... 罕见病发病率极低、但大多病情严重且好发于儿童时期,多由遗传变异所引起。因患者数少、市场需求低,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成本极高,有药可治的罕见病仅不足1%。随着基因诊断技术进步,基因治疗凭借其“一次性彻底治愈”的特点,为遗传性罕见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介绍罕见病的基因治疗现状,论述传统基因递送技术和以CRISPR-Cas 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基因治疗 基因递送技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下载PDF
2023年基因治疗发展态势分析
17
作者 杨若南 徐萍 +2 位作者 王玥 李伟 许丽 《生命科学》 CSCD 202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在基因水平上操纵或修饰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生物医学手段。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逐渐成熟,产业化加速,不断有重磅产品获批,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继小分子、大分子之后的一条新热门赛道。本文从基础研究、临...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在基因水平上操纵或修饰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生物医学手段。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逐渐成熟,产业化加速,不断有重磅产品获批,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继小分子、大分子之后的一条新热门赛道。本文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产品获批等方面对2023年基因治疗的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治疗及递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疾病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推动基因治疗发展进入快车道,适应证范围不断拓展,临床潜力不断获得验证,产品加速上市。2023年,基因替代治疗、基因编辑治疗和RNA治疗等基因疗法先后迎来多款突破性新产品上市,递送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基因治疗领域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长期跟踪研究;基因治疗的可及性也有待多渠道来进一步提高。最后,本文也对基因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替代治疗 基因编辑治疗 RNA治疗 递送技术
原文传递
2022年基因治疗领域发展态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若南 许丽 +1 位作者 李伟 徐萍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基因治疗是通过修饰或操纵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继小分子、大分子之后的一条热门新赛道。本文对2022年全球基因治疗领域的政策规划、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 基因治疗是通过修饰或操纵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继小分子、大分子之后的一条热门新赛道。本文对2022年全球基因治疗领域的政策规划、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载体递送及基因编辑等技术的突破加速基因治疗发展,基因治疗应用愈加广泛,适应证已从遗传性疾病扩展到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领域,获批产品不断增多,基因治疗产业化加速发展。此外,本文也对基因治疗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基因编辑疗法 递送技术 遗传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