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通俗历史小说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俊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25-34,共10页
对英美通俗历史小说发展规律的探讨,在目前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尚属首次。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勾画出英美通俗历史小说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对这一创作天地中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点津式评析。
关键词 英美通俗历史小说
下载PDF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半小时漫画历史》系列为例
2
作者 薛伟强 陈玲玲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第5期10-12,共3页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不仅是史学走向大众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将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贯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彰显历史学科“史趣性”,有利于图示优势效应理论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不仅是史学走向大众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将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贯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彰显历史学科“史趣性”,有利于图示优势效应理论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的策略主要有:激发学史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补充历史细节,助力学生理解;解读历史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漫画类通俗历史读物 《半小时漫画历史
原文传递
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与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 被引量:5
3
作者 纪德君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明代“通鉴”类史书相当普及 ,它既是对宋元两代推崇、研习《通鉴》之风气的承续与发扬 ,同时又与明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密不可分。“通鉴”类史书之普及 ,直接导致了通俗历史教育的风行 ,其主要标志是“通鉴”类史书的不断简约化和通... 明代“通鉴”类史书相当普及 ,它既是对宋元两代推崇、研习《通鉴》之风气的承续与发扬 ,同时又与明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密不可分。“通鉴”类史书之普及 ,直接导致了通俗历史教育的风行 ,其主要标志是“通鉴”类史书的不断简约化和通俗化 ,以及“按鉴”通俗演义的兴起 ,它们有效地推动了历史知识的民间化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通俗历史教育 “通鉴”类史书 “按鉴”通俗演义 教化功能 历史知识教育
原文传递
迎拒与选择:晚清西方史著在华译介与反响——兼论当下通俗历史读物的撰写
4
作者 赵少峰 《前沿》 2013年第17期181-185,共5页
史学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存在的折射和反映,是人类思维之具体的凝固。史学在晚清士人、学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其成为西方改变中国人观念的选择对象。西方史著在华译介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回应,对中国的政治变革、思想转变以及史学转... 史学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存在的折射和反映,是人类思维之具体的凝固。史学在晚清士人、学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其成为西方改变中国人观念的选择对象。西方史著在华译介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回应,对中国的政治变革、思想转变以及史学转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西方史著在华译介和反响充分证实了历史、史学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西方史著在华译介的原因、内容以及反响等诸要素的分析,能够为当代通俗历史读物的编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史译介 晚清社会 通俗历史读物 历史认同
原文传递
历史通俗化与现代史学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生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当前,历史通俗化现象正在受到热议,然而其内涵似乎尚缺乏一个明确的界定。其实,历史通俗化不是新生事物,它既不同于历史题材的文学、小说,也有别于专业的史学。不管是从史学自身功能的实现还是从满足民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来看,通俗化都... 当前,历史通俗化现象正在受到热议,然而其内涵似乎尚缺乏一个明确的界定。其实,历史通俗化不是新生事物,它既不同于历史题材的文学、小说,也有别于专业的史学。不管是从史学自身功能的实现还是从满足民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来看,通俗化都应该是现代史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通俗 史学发展 史学功能
下载PDF
历史通俗语境下的《万历十五年》书写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晓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73-74,共2页
《万历十五年》西方史学领域发行之后,即成为一部以英文叙事方式展现给西方读者了解东方历史的通俗性叙事著作。其中文读本在国内发行后也出现了让人惊讶的现象,即为通俗性。《万历十五年》集较高的文学性,新奇生动的写作方式和经久不... 《万历十五年》西方史学领域发行之后,即成为一部以英文叙事方式展现给西方读者了解东方历史的通俗性叙事著作。其中文读本在国内发行后也出现了让人惊讶的现象,即为通俗性。《万历十五年》集较高的文学性,新奇生动的写作方式和经久不衰的畅销程度于一体,为我们研究其历史通俗语境下的书写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通俗语境 《万历十五年》 书写策略
下载PDF
奇举有方 丹心无限──蔡东藩和他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蔡福源 《江淮文史》 2000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关键词 蔡东藩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清史通俗演义》 清末民初
下载PDF
审读历史类通俗读物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以编辑国家重大出版项目《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等为中心的探讨
8
作者 董凌锋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
历史类通俗读物的审读需要编辑高度注意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其一,要严把史实关,确保其作为历史读物的"历史本色",即史实准确、客观、可信;其二,要精心推敲语言,确保其作为通俗读物的"通俗品位",即语言通俗、流畅... 历史类通俗读物的审读需要编辑高度注意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其一,要严把史实关,确保其作为历史读物的"历史本色",即史实准确、客观、可信;其二,要精心推敲语言,确保其作为通俗读物的"通俗品位",即语言通俗、流畅、易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通俗读物 历史本色 通俗品位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通俗读物的探究
9
作者 李克军 《江苏教育》 2019年第83期52-54,共3页
以历史学科为例,相关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增强学生客观分析历史的能力。与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很多,但对中学生而言,较为高深的学术专著不太适合现阶段中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较为浅显的历史通俗读物可以较好地... 以历史学科为例,相关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增强学生客观分析历史的能力。与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很多,但对中学生而言,较为高深的学术专著不太适合现阶段中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较为浅显的历史通俗读物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通俗读物 中学历史教学 史学素养
下载PDF
历史题材图书当代流行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程 陈晞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57,共4页
梳理2000年以来“开卷数据”统计的历史图书销售情况,发现历史图书是出版行业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品类之一;历史图书出版的头部效应鲜明,资源聚集在头部出版社和头部产品上;本土图书占据历史图书的绝对优势,且占比保持优势;通俗历史图... 梳理2000年以来“开卷数据”统计的历史图书销售情况,发现历史图书是出版行业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品类之一;历史图书出版的头部效应鲜明,资源聚集在头部出版社和头部产品上;本土图书占据历史图书的绝对优势,且占比保持优势;通俗历史图书是历史品类的主流,学术历史和历史典籍的市场表现比较稳定。历史图书市场现有的格局短期内不变,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等则应是出版业者主要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图书 市场格局 通俗历史图书 发展趋势 出版对策
下载PDF
价值判断、问题反思与走出困境——近35年来公众历史教育思想的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开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近35年来,有关公众历史教育的认识与反思包含了价值判断、问题反思与走出困境三个主要层次。研究者从培养国人、传承文明、认识国家前途等角度衡量公众历史教育的价值,给历史教育赋予了人文情怀和政治担当。面对历史知识传播中史实讹误... 近35年来,有关公众历史教育的认识与反思包含了价值判断、问题反思与走出困境三个主要层次。研究者从培养国人、传承文明、认识国家前途等角度衡量公众历史教育的价值,给历史教育赋予了人文情怀和政治担当。面对历史知识传播中史实讹误、史观混乱、语言媚俗、过度追逐利润而忽视教化等问题,史学界开展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第一,树立公众历史教育的原则,更新传播手段;第二,提高公众历史教育主体的素质,培养专门人才;第三,借鉴国外经验,发展公共史学。今后,有关公众历史教育的批判仍是必要的;各级政府、学术机构、学术团体在公众历史教育中要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众历史教育要为公众服务,但不能抛弃历史和教育的双重底线;史学工作者与非史学专业出身的从业者需互相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推动公众历史教育朝着繁荣、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历史教育 通俗历史 公共史学
下载PDF
历史知识社会化与公共史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俐彦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当前中国出现的"历史热"现象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喜爱,但是国内通俗历史读物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市场和传媒中低俗、媚俗倾向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美国公共史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 当前中国出现的"历史热"现象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喜爱,但是国内通俗历史读物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市场和传媒中低俗、媚俗倾向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美国公共史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从历史学家自身、社会写手、培养公共历史学家和公众自身四个方面加速历史知识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热” 公共史学 历史知识社会化 通俗历史读物
下载PDF
为你拂去历史的尘土,还原真实的英雄面貌
13
作者 湘北 《国家人文历史》 2018年第9期134-134,共1页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梅毅著天地出版社2018年01月该书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中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下迄太平天国,直至辛亥革命的历史庚续,用一套书带你阅遍两千年中华英雄如果要为自秦以来出现...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梅毅著天地出版社2018年01月该书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中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下迄太平天国,直至辛亥革命的历史庚续,用一套书带你阅遍两千年中华英雄如果要为自秦以来出现的历史英雄们打分排榜,你会将哪些人列入榜单中?谁会成为你心目中的第一名?慢着,是不是觉得时间跨度太大,英雄太多,不好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历史读物
下载PDF
宋元“讲史话本”的伎缘与学缘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大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76,共16页
宋世社会存在着一个伎艺讲史—经筵讲史的关系框架,它所蕴含的历史知识普及化发展脉线,不只存在于从经筵讲史到伎艺讲史之间,还存在于宋代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伎艺讲史、通俗历史读物即是这一脉线分处于口头领域、书面领域的两种表现... 宋世社会存在着一个伎艺讲史—经筵讲史的关系框架,它所蕴含的历史知识普及化发展脉线,不只存在于从经筵讲史到伎艺讲史之间,还存在于宋代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伎艺讲史、通俗历史读物即是这一脉线分处于口头领域、书面领域的两种表现形式。'讲史话本'的出现,正是在承续宋代经筵制度引领的历史知识普及化发展脉线的基础上,激励于通俗历史著述的繁盛,以及元代书面编写领域白话著述观念和能力的变革,从而编成了这种包含着书录或模拟讲史伎艺体制因素和故事内容的通俗历史读物。在这个过程中,讲史伎艺的表述方式(包括程式格套)能够落实于当时的通俗历史读物编写中,并非基于讲史伎艺繁盛和讲史艺人需求的激发所推动的结果,而是出自书面编写领域主导的讲史伎艺文本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史话本 伎艺讲史 经筵讲史 通俗历史读物 宋元时期
下载PDF
敦煌演史类变文的美学特征及其小说史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德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9-163,共5页
现存的敦煌演史类变文 ,宗教意识甚淡 ,世俗气息颇浓 ,民间的道德色彩、观念情绪灼然可见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人物事件神异化、传奇化和戏剧化 ,以体现世俗民众的审美趣味。它们在题材内容、思想意趣、战争描写、情节建构及叙述体... 现存的敦煌演史类变文 ,宗教意识甚淡 ,世俗气息颇浓 ,民间的道德色彩、观念情绪灼然可见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人物事件神异化、传奇化和戏剧化 ,以体现世俗民众的审美趣味。它们在题材内容、思想意趣、战争描写、情节建构及叙述体式等方面 ,对后世的讲史平话、历史演义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可以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演史变文 美学特征 小说史意义 古代小说 通俗历史小说 情节 叙述体式 讲史 演义 传承关系
下载PDF
历史通俗读物在高中史学阅读中应用策略
16
作者 胡囡娟 《好家长》 2019年第31期81-81,共1页
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能够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能够帮助学生更完整的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笔者以历史通俗读物在高中史学阅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分析,为高中史学阅读中历史通俗读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通俗读物 高中 史学阅读
下载PDF
“演义”辨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霖 杨绪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4,共10页
“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近年来得到学界的关注 ,但各家的认识颇有出入。本文对其文体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历史的梳理 ,指出最初作为一般的文体 ,主要是对经部以及子部、集部的著作进行阐发 ,南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对... “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近年来得到学界的关注 ,但各家的认识颇有出入。本文对其文体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历史的梳理 ,指出最初作为一般的文体 ,主要是对经部以及子部、集部的著作进行阐发 ,南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对以后演义体作品的大量涌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国志演义》出 ,形成了对史部著作演义的热潮。这类作品从“志传”与“说话”而来 ,其特点是题材的历史性与语言的通俗性。它们别成一体 ,自成系统 ,其影响掩盖了一般意义上的“演义”。明人对这类演义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认识 ,分别把它们当作通俗历史、历史小说或通俗小说。今人一般都将“演义体”看作是历史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义” 文体 题材特点 语言特点 历史小说 通俗历史 通俗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