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与国民塑造——以通俗教育研究会1924年“申禁二生”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慧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5-171,共7页
北洋政府时期,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迅速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对观众产生了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影检查制度。在此背景下,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申禁二生"("... 北洋政府时期,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迅速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对观众产生了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影检查制度。在此背景下,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申禁二生"("二生"指《阎瑞生》《张欣生》两部影片),高调介入电影检查,并逐渐树立威权。该会作为教育部直属机构,与内务部争夺电影审查话语权的背后,不仅借助社会舆论广而告之社会教育司的职掌领域,并以此作为文化符码,彰显北洋政府借助"高台教化"传统对民众日常生活施加影响、进行现代国家塑造的内在理路,体现出蕴涵其中的国家权力。这一过程,挑战了以往学界对北洋政府"弱中央、强地方"的惯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教育研究会 权力争夺 威权树立 电影检查权
下载PDF
民初北京的通俗教育与大众娱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尉 朱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方...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这些通俗教育活动虽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之成绩,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底层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普及现代社会文化知识、改良社会风气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教育 移风易俗 大众娱乐 思想启蒙
下载PDF
卢作孚在成都通俗教育馆的民众教育实验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丽平 吴洪成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卢作孚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初,平民教育思潮兴起,怀着教育救国梦,卢作孚召集成都各界精英,创建了成都通俗教育馆,面向民众开放,以此为基地开展各类民众教育活动,推动了巴蜀地区民众教育的发展,并以此为背景,对... 卢作孚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初,平民教育思潮兴起,怀着教育救国梦,卢作孚召集成都各界精英,创建了成都通俗教育馆,面向民众开放,以此为基地开展各类民众教育活动,推动了巴蜀地区民众教育的发展,并以此为背景,对他以后实施民生公司职工教育及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农村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作孚 现代企业家 通俗教育 民众教育 教育实验
下载PDF
民初北京的通俗教育与大众娱乐
4
作者 李小尉 朱峰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第5期27-34,共8页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了"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了"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这些通俗教育活动虽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之成绩,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底层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普及现代社会文化知识、改良社会风气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风易俗 通俗教育 大众娱乐
下载PDF
浅析通俗教育研究的主要举措
5
作者 唐华 《知识经济》 2016年第5期135-135,共1页
随着通俗教育的不断推行,知识界、教育界对于通俗教育的认识和各种教育设施所起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各项通俗教育的设施也更加完善。并以设立通俗教育研究会、图书馆、通俗图书馆、通俗教育讲演所作为开展通俗教育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通俗教育研究 通俗图书馆 通俗教育讲演
下载PDF
论通俗教育研究会的电影审查活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光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58,共2页
认识到电影在通俗教育中的作用,通俗教育研究会将其纳入管理范围。该会主要是从风俗、教化、国家形象、中外邦交等角度入手进行电影审查,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 通俗教育研究会 电影审查 局限 探索
下载PDF
吴县通俗教育馆与社会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杏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7期140-142,共3页
吴县通俗教育馆成立于1913年,后因经费缺乏停办。1928年重新成立。新成立的吴县通俗教育馆分为图书部、自然部、演讲部、艺术部、娱乐部,每个部的设施都比较完备,对广大民众开放。举办了多种社会活动,包括举行通俗演讲、绘画摄影展览、... 吴县通俗教育馆成立于1913年,后因经费缺乏停办。1928年重新成立。新成立的吴县通俗教育馆分为图书部、自然部、演讲部、艺术部、娱乐部,每个部的设施都比较完备,对广大民众开放。举办了多种社会活动,包括举行通俗演讲、绘画摄影展览、开展体育运动比赛、设立民众学校等,为不识字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丰富了苏州民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文化素养和爱国意识,是苏州社会教育的一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县通俗教育 社会教育 文化活动 影响
下载PDF
昙花一现的民初通俗教育研究会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贾蕊华 贾俊兰 《沧桑》 2006年第4期120-121,共2页
近代城市兴起并进一步发展,爱国知识精英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人民文化生活的通俗教育运动。这场运动是晚清“开民智”历史课题的继续,也为知识分子走向大众提供了范式和基础。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通俗教育
下载PDF
民国通俗教育馆的国民常识启蒙及其困境——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春霞 《终身教育研究》 2019年第5期55-63,共9页
民国初年,在政府推动下,通俗教育馆较早建立于江苏,成为国民常识启蒙的综合性社教机构。江苏教育行政当局将通俗教育馆设于文庙,欲借助文庙这一深具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文教场域,让民众一踏入通俗教育馆就受到启蒙教育。主办者通过馆内... 民国初年,在政府推动下,通俗教育馆较早建立于江苏,成为国民常识启蒙的综合性社教机构。江苏教育行政当局将通俗教育馆设于文庙,欲借助文庙这一深具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文教场域,让民众一踏入通俗教育馆就受到启蒙教育。主办者通过馆内的博物展览使民众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体会直观的常识教育;馆内的讲演使民众在"耳闻馆之言"的情境中受到常识的启蒙。不过,通俗教育馆在运作过程中亦面临着经济竭蹶、人事制度不够健全、各方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影响了其国民常识启蒙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教育 国民常识 启蒙困境 社会教育
下载PDF
卢作孚与成都通俗教育馆 被引量:1
10
作者 骆永寿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通俗教育 卢作孚 教育救国 成都 军阀混战 陈列馆 展览会 蔡元培 南京临时政府 四川
下载PDF
民初通俗教育与“新国民”的塑造
11
作者 廖曼莉 《龙岩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6-90,102,共6页
民国初年,民智低下、民德浇薄,政府上台即制定一套教育政策,其中包括针对下层民众的通俗教育。通俗教育采取了通俗讲演、开办民众学校、通俗图书馆等形式,内容包含了政治知识、识字能力、道德等各方面的常识性知识。然而,通过对通俗教... 民国初年,民智低下、民德浇薄,政府上台即制定一套教育政策,其中包括针对下层民众的通俗教育。通俗教育采取了通俗讲演、开办民众学校、通俗图书馆等形式,内容包含了政治知识、识字能力、道德等各方面的常识性知识。然而,通过对通俗教育的文本研究,能够发现在这场扫除民众蒙昧的运动下,暗含着新政府借助通俗教育加强国民对国家认同感,改造旧有国民性,塑造"新国民"的深意。通俗教育的推行弥补学校教育不足,为新国家的初创起到思想巩固作用,加深民众对新国家的认同感,研究它有利于领略民初教育、政治、思想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通俗教育 新国民 近代化
下载PDF
小说在民国通俗教育推行中的作用
12
作者 毛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民初北京的通俗教育与大众娱乐》一文中指出,民初通俗教育在推行中也借助了小说这种民间文化形式,1904年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创刊后,开始在小说中加入隐恶扬善之寓意,以期纯洁社会风气... 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民初北京的通俗教育与大众娱乐》一文中指出,民初通俗教育在推行中也借助了小说这种民间文化形式,1904年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创刊后,开始在小说中加入隐恶扬善之寓意,以期纯洁社会风气,教育底层民众,由此,小说在改良社会风气、教化民众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效才逐渐为社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 通俗教育 民国 社会风气 底层民众 1904年 大众娱乐 大学学报
下载PDF
“笔说”《聊斋》系列小说之通俗教育功能
13
作者 王金花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一度被“精英文化圈”的士子们奉为“研文之助”,而到了清末民初的北京,借由新兴媒介——报刊之功,其受众扩展至“平民文化圈”。当时的有识之士从形式到内容等多方面对《聊斋志异》进行了改编,努力使之成为合...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一度被“精英文化圈”的士子们奉为“研文之助”,而到了清末民初的北京,借由新兴媒介——报刊之功,其受众扩展至“平民文化圈”。当时的有识之士从形式到内容等多方面对《聊斋志异》进行了改编,努力使之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通俗教育蓝本,以期实现此系列小说“消愁破闷的心理疗愈功能”“破除迷信、启牖民智之功能”“隐恶扬善、有功名教之功能”和“讥刺时弊与‘达民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笔说” 通俗教育 功能
原文传递
探究清末民初通俗教育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4
作者 刘羽飞 《兰台世界》 2024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阶层局限于以官绅阶级为代表的精英阶层的培养和教化,却忽视了对广大下层平民百姓的教育。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统治阶级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通俗教育迫在眉睫,在区域视角下探究东北地区通俗运...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阶层局限于以官绅阶级为代表的精英阶层的培养和教化,却忽视了对广大下层平民百姓的教育。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统治阶级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通俗教育迫在眉睫,在区域视角下探究东北地区通俗运动的发展情况和成果,对于东北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教育 社会启蒙运动 清末民初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鲁迅在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工作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瑛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49-55,共7页
关于鲁迅(当时用名周树人)与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关系,前时曾于《鲁迅在教育部》中“通俗教育研究会”一节略有述及,为着避免重覆,这里主要是介绍鲁迅在通俗教育研究会担任小说股主任期间以后的工作情况,其中特别是小说股在鲁迅主持之下召... 关于鲁迅(当时用名周树人)与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关系,前时曾于《鲁迅在教育部》中“通俗教育研究会”一节略有述及,为着避免重覆,这里主要是介绍鲁迅在通俗教育研究会担任小说股主任期间以后的工作情况,其中特别是小说股在鲁迅主持之下召开的十二次会议的具体情况。这些情况,依据的是该会《报告书》中小说股开会的会议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却在当时就被那些书记员先生们尽力紧缩到干瘪得连一点生气都没有了。然而尽管如此,由于当时参加会议的人现几无存,因此无法查访问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日记 通俗教育 小说 参加会议 工作情况 审核 周树人 教育 主任 会员大会
下载PDF
鲁迅与通俗教育研究会——介绍《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二、三次报告书》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漱渝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7年第5期72-75,共4页
鲁迅前期在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与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任职达十四年之久。他在教育部的工作之一,就是曾先后担任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和审核干事。一九六三年,沈鹏年利用参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鲁迅传》摄制组的机会,蒐寻了不少有... 鲁迅前期在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与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任职达十四年之久。他在教育部的工作之一,就是曾先后担任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和审核干事。一九六三年,沈鹏年利用参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鲁迅传》摄制组的机会,蒐寻了不少有关教育部的档案材料,在《学术月刊》第六期发表了题为《鲁迅在‘五四’以前对文坛逆流的斗争》的长文,着重介绍鲁迅与通俗教育会的关系。这篇文章,虽然洋洋洒洒,长达十七个版面,但是,由于作者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教育 主任 干事 鲁迅日记 短篇小说 报告书 学术 教育 名誉会员 南京临时政府
下载PDF
近代翻译文学:教育观念转变的“引擎”
17
作者 李震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4,共11页
鸦片战争以降,西学翻译和教育变革成为国人呼声最高的两剂救亡药方。对于翻译中伴随的异质性,如何作用于教育转型的进程,进而引领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值得寻绎。潮水般涌入华夏大地的泰西文学,促使近代人才观不断位移,各类译著中的西方人... 鸦片战争以降,西学翻译和教育变革成为国人呼声最高的两剂救亡药方。对于翻译中伴随的异质性,如何作用于教育转型的进程,进而引领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值得寻绎。潮水般涌入华夏大地的泰西文学,促使近代人才观不断位移,各类译著中的西方人物,焕发出别具一格的魅力,为国人树立了一种新型人才“标杆”。西方教育小说中的教师,呈现出与传统中国教师截然不同的面相,成为形塑崭新师生关系的直接资源。在翻译小说的浸染之下,通俗文学逐渐深入人心,并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枝蔓攀升、花蕊广播。国人的知识结构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之下进行重组,中国教育模式得以吐故纳新,新的教育生态也逐渐建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翻译文学 教育观念 人才观 师生关系 通俗教育
下载PDF
ICU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通俗化教育对工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影响
18
作者 刘梅 陆顺顺 +2 位作者 徐慧娜 周珊琳 徐景行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4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观察通俗化教育对ICU工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9月和2022年4-9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观察通俗化教育对ICU工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9月和2022年4-9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感染分为并发医院感染组(n=28)与未并发医院感染组(n=208)。分析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ICU工勤人员进行信息化通俗化医院感染防控教育,对比通俗化医院感染防控教育前后其院感防控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正确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或插管、机械通气、导尿管留置、深静脉置管、使用镇静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15d均是ICU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通俗化教育后工勤人员对院感防控理论知识考核分数、手卫生执行率以及手卫生正确率均明显高于通俗化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年龄和住院时间相关,通俗化教育可提高ICU工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通俗教育 工勤人员 手卫生
下载PDF
江湖与庙堂:北洋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的路径选择——以通俗教育研究会为考查对象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克灿 李凯一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社会教育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一翼,其从涵盖内容到推进路径的选择,政府、社会团体和知识精英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教育的推行路径也经历了从江湖到庙堂的转变。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作为一个集政府官员、社会精英于一体... 社会教育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一翼,其从涵盖内容到推进路径的选择,政府、社会团体和知识精英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教育的推行路径也经历了从江湖到庙堂的转变。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作为一个集政府官员、社会精英于一体的社会团体,其团体性质的变迁及其对社会教育模式的探索,不仅建构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路径选择的变化,而且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行政力"推动社会教育奠定了基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社会教育 通俗教育研究会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宗刚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5,共10页
中国现代小说之所以能够在鲁迅的手中生成,与鲁迅在现代小说理论认识上的飞跃是分不开的。通俗教育研究会正是促成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的节点所在。通俗教育研究会,作为民国教育体制内的一个半官方机构,对中国现代小说的... 中国现代小说之所以能够在鲁迅的手中生成,与鲁迅在现代小说理论认识上的飞跃是分不开的。通俗教育研究会正是促成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的节点所在。通俗教育研究会,作为民国教育体制内的一个半官方机构,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生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但学者们在对中国现代小说发生的阐释中,却忽视了这个半官方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重新审视通俗教育研究会这一民国教育体制内的机构,审视其对现代小说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的,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通俗教育研究会 官方机构 民国教育 《狂人日记》 小说观 中国小说 周瘦鹃 理论认识 “新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