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名与传情: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谫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5,共11页
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较为奇特,以前学界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与小说家借诗词传名、传情有关,诗词传名是作者朴素思想的呈现,其主要原因是诗文集出版难而小说出版容易;诗词传情体现了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表现为将自身经历点缀于... 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较为奇特,以前学界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与小说家借诗词传名、传情有关,诗词传名是作者朴素思想的呈现,其主要原因是诗文集出版难而小说出版容易;诗词传情体现了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表现为将自身经历点缀于小说之中,带有自况性质甚至实录性质。该现象的小说史意义有三:明清越来越多有名望的文人关注并创作通俗小说;通俗小说题材多样化催生了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同时文学风气与作家观念又制约了这一现象的发展;小说文体地位提升促进传统观念转变,出现了诗文集收录小说诗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文人诗集 传名 传情
下载PDF
保险条款通俗化规制的法律意义:基于美国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学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8,共18页
保险条款通俗化是降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如果将保险条款通俗化作为一项强制性要求来进行监管,那么,就需要明确其标准。从美国的经验和汉语特点来看,采取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的方式比较适宜。由于我国目... 保险条款通俗化是降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如果将保险条款通俗化作为一项强制性要求来进行监管,那么,就需要明确其标准。从美国的经验和汉语特点来看,采取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的方式比较适宜。由于我国目前关于汉语文本易读性测试标准的研究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条款通俗化的规制。如果某一保险条款未达到保险监管机构制定的保险条款通俗化的要求,保险监管机构可以拒绝批准、责令更改或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保险合同在当事人之间的效力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条款 保险法 通俗 易读性测试 汉语合同文本
下载PDF
“日用类书”的非日用性:晚明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的知识体系及其性质
3
作者 何朝晖 李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晚明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其所包含的知识可以分为博雅、实用与消遣三大类,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不同版本的日用类书所含知识类型大体相同,但具体门类的编排差别很大,存在知识缺乏系统性、体例不严... 晚明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其所包含的知识可以分为博雅、实用与消遣三大类,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不同版本的日用类书所含知识类型大体相同,但具体门类的编排差别很大,存在知识缺乏系统性、体例不严、编排随意、内容杂乱等问题。从晚明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的内容特点和编排方式,可以观察其使用方式,除了以之指导生活实践之外,浏览式阅读以增长见闻也是一种重要的使用方式。通过阅读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晚明的大众读者得以窥探自身生活世界之外的广阔天地,进入其他阶层和群体的精神世界,接触与学习精英文化。晚明书商是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商业出版对晚明新型大众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通俗日用类书 商业出版 知识传播
下载PDF
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与宋代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
4
作者 陈文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宋代话本体传奇的形成和兴盛,与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直接相关。《青琐高议》《云斋广录》《绿窗新话》和《醉翁谈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说话人提供蓝本,所收《张浩》《苏小卿》《隋炀帝海山记》《温泉记》等传奇文本,与唐人传奇、宋... 宋代话本体传奇的形成和兴盛,与通俗文言小说总集编纂直接相关。《青琐高议》《云斋广录》《绿窗新话》和《醉翁谈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说话人提供蓝本,所收《张浩》《苏小卿》《隋炀帝海山记》《温泉记》等传奇文本,与唐人传奇、宋人笔记路数迥异,而与话本格调相近。据此考察话本体传奇的文类特征,可以发现:从小说内容来看,放诞不检的“才子”“佳人”上演了一幕幕欢场大戏,与唐人辞章化传奇的唯美情调迥然不同;从文本构成来看,大量穿插诗词,以“雅的这样俗”的方式体现了浓郁的民间说唱风味;从艺术手段来看,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打破了此前文言作品的叙事惯例。宋代话本体传奇是传奇小说的一种新的文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总集 通俗 话本体传奇 文类特征
下载PDF
子不语与晚清通俗画报话语转向--以《北京画报》为考察中心
5
作者 周慧梅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从历史长时段看,知识阶层对普罗大众的“怪力乱神”之事多持宽容态度,文人墨客对于这种民风流俗时有推波助澜,晚清《点石斋画报》“因果报应”内容影响甚广,呈现出一种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集体狂欢场面,这种互动到了清末新政时期悄然... 从历史长时段看,知识阶层对普罗大众的“怪力乱神”之事多持宽容态度,文人墨客对于这种民风流俗时有推波助澜,晚清《点石斋画报》“因果报应”内容影响甚广,呈现出一种知识精英与普罗大众的集体狂欢场面,这种互动到了清末新政时期悄然变化。普通民众因迷信而愚昧,成为知识精英和政府官员的一个“常识性结论”。这一时期兴起的通俗画报刊登的“子不语”系列题材,借用舶来的“科学知识”为基准臧否迷信,为普通民众铺设一个新的开通世界,并借此来引导和重塑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的“怪力乱神”图像言说和话语策略的转向,是晚清社会持改革态度的政府官员和知识精英集体心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迷信运动 通俗画报 子不语 《北京画报》 晚清
下载PDF
中国通俗文学英译研究专栏导语
6
作者 朱源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图书都属于典籍。但狭义的中国典籍可以只包括具有最重要文化价值的古籍正典。典籍英译的翻译书目来自这些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各个门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 英译研究 经史子集 通俗文学 文化
下载PDF
专业还是通俗创新型产品的广告语体风格对消费者产品采用的影响?
7
作者 王长征 武晶晶 +2 位作者 蔡爱新 张溪溪 蔡文培 《营销科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21-138,共18页
在新产品广告中,企业使用通俗语言进行描述的做法由来已久。随着新产品引入了许多新特性,体现产品科技效能的专业性语言逐渐被采用,以进行产品宣传。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广告语体风格?基于语言线索和解释水平理论,本文验证了广告语体风格(... 在新产品广告中,企业使用通俗语言进行描述的做法由来已久。随着新产品引入了许多新特性,体现产品科技效能的专业性语言逐渐被采用,以进行产品宣传。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广告语体风格?基于语言线索和解释水平理论,本文验证了广告语体风格(专业术语vs.通俗用语)与产品创新类型(突破式vs.渐进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专业术语的语体风格能有效提高消费者对突破式创新产品的购买意愿;通俗用语的语体风格能有效提高消费者对渐进式创新产品的购买意愿,加工流畅度中介了上述交互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不同产品属性条件下上述机制的适用性,并排除了感知风险与感知质量的替代性解释。本文结论将为企业提升新产品广告劝诱效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流畅度 专业术语 通俗用语 突破式创新产品 渐进式创新产品
下载PDF
文献—传播学:遏止通俗文学研究乱象的有效方法——读王齐洲等《〈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
8
作者 刘伏玲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3期127-128,共2页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时间历来是研究者相争之地。因为不解决它们的成书问题,就无法确认中国通俗小说究竟成熟于何时,风行于何时,又于何时占据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这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时间历来是研究者相争之地。因为不解决它们的成书问题,就无法确认中国通俗小说究竟成熟于何时,风行于何时,又于何时占据中国文学的中心位置。对于古今学者来说,通俗小说成书时间的考证,尤其是“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时间的考证,是一个难题。新时期以来,学者从作者、版本、内证等研究视角切入,佳作迭见。但也存在着研究乱象,一些“不注重直接证据而喜欢以猜想代替实证的”的非科学的奇说、怪谈、谬论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大肆流行,严谨的科学研究遭到大数据的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水浒传 成书时间 《金瓶梅》 通俗小说 怪谈 《西游记》 《水浒传》
下载PDF
列宁“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论断的三维审视:指向、逻辑与启示——基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的文本分析
9
作者 蒋海蛟 孔玉洁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中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经典论断,通过阐述“前夜”的现实指向,运用科学逻辑揭露帝国主义的腐朽本质、虚假隐质和垂死实质。“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中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经典论断,通过阐述“前夜”的现实指向,运用科学逻辑揭露帝国主义的腐朽本质、虚假隐质和垂死实质。“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论断启示我们:必须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中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聚焦人类价值命运关切,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中做好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合作与斗争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 社会革命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旧址巡礼
10
作者 王子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青岛市图书馆前身为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其旧址位于青岛市莒县路2号。馆舍曾是德据时期毛利公司公寓楼,非专门图书馆建筑,建筑风格为欧式,2020年被列入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它是继胶澳地区图书馆(1898年)、尊孔文社藏书楼(1914... 青岛市图书馆前身为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其旧址位于青岛市莒县路2号。馆舍曾是德据时期毛利公司公寓楼,非专门图书馆建筑,建筑风格为欧式,2020年被列入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它是继胶澳地区图书馆(1898年)、尊孔文社藏书楼(1914年)之后,于1924年成立的向市民开放、提供普及读物服务的城市公共图书馆。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包括改称青岛市立图书馆后),在开办流动书车、建立巡回文库、设立平民夜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民国时期图书馆主动式服务树立了良好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民国图书馆史
下载PDF
《重订通俗伤寒论》时疫诊治思路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瑜 李楠 +3 位作者 钱琳琳 何雨轩 祁钰涵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67-769,共3页
《重订通俗伤寒论》为绍派伤寒著作,囊括各种外感时病,包括时疫,是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的六气感证通治之要书。文章重点从病因病机、舌象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绍派伤寒医家诊治时疫的思路。时疫病因为感受时行秽浊毒邪,证候可见阴毒证... 《重订通俗伤寒论》为绍派伤寒著作,囊括各种外感时病,包括时疫,是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的六气感证通治之要书。文章重点从病因病机、舌象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绍派伤寒医家诊治时疫的思路。时疫病因为感受时行秽浊毒邪,证候可见阴毒证、阳毒证;时疫分为寒疫、温疫两类,常根据舌象判断时疫病性、病变部位浅深及其传变趋势。主张以三焦辨证指导时疫治疗,治疗总原则为逐邪解毒、内外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订通俗伤寒论》 时疫 疫病 疫毒 绍派伤寒
下载PDF
绍派医家《重订通俗伤寒论》治疫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锐博 王居义 吴文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64-766,共3页
《重订通俗伤寒论》为绍派医家代表性医著,该书自成书后历经多次修订,从清末至当代,先后有俞根初、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和徐荣斋五位名医参与其中。该书以绍派医家“寒温统一”思想为基础,继承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辨证,重构疫病辨证体... 《重订通俗伤寒论》为绍派医家代表性医著,该书自成书后历经多次修订,从清末至当代,先后有俞根初、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和徐荣斋五位名医参与其中。该书以绍派医家“寒温统一”思想为基础,继承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辨证,重构疫病辨证体系;阐发寒疫、大头瘟、疫疟、疫痢、疫痧等疫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治疫尊前人辟秽解毒、三焦分消之法,尊古维新,立足临床。由此可见绍派医家集各家之所长,灵活变通的治疫思想,对现代疫病治疗仍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绍派伤寒 疫病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博采广纳 筚路蓝缕——《江苏新文学史·通俗文学编》读后
13
作者 姜语畅 栾梅健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4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由张蕾、黄诚主编的《江苏新文学史·通俗文学编》共两卷,七十万字,是由丁帆任总主编的《江苏新文学史》中的重要部分。该书视野宏阔、博采广纳,既有对通俗小说、戏剧、民歌的研究,也有对流行于民间的弹词、评话、琴书、大鼓、白局... 由张蕾、黄诚主编的《江苏新文学史·通俗文学编》共两卷,七十万字,是由丁帆任总主编的《江苏新文学史》中的重要部分。该书视野宏阔、博采广纳,既有对通俗小说、戏剧、民歌的研究,也有对流行于民间的弹词、评话、琴书、大鼓、白局等说唱文本的介绍。在研究中,寻根溯源、细心辨析、持论公允。一方面对以往不受重视的通俗文学详加考察、积极肯定,另外一方面也对它们的弱点与不足提出了批评。这种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是江苏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新文学史 通俗文学 雅俗共赏 多元共生
下载PDF
新时代用通俗音乐铸造中职学生民族心民族魂研究
14
作者 刘少雄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音乐具有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等美育功能,为此,职业中专学校可借助学生对通俗音乐喜爱的情况,开展民族心、民族魂的铸造教育。具体策略有: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线上音乐教学,举办积极上进的通俗音乐讲座,同时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优秀健康... 音乐具有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等美育功能,为此,职业中专学校可借助学生对通俗音乐喜爱的情况,开展民族心、民族魂的铸造教育。具体策略有: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线上音乐教学,举办积极上进的通俗音乐讲座,同时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优秀健康的通俗音乐深入人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优秀的爱国流行歌曲占领学生的文化阵地,以当地民俗文化丰富学生的通俗音乐知识储备,以此铸造中职学生的民族心和民族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音乐 民族心 民族魂 讲座 民俗文化 美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亚刚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6期32-34,共3页
革命纪念馆扮演着传承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角色,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对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现围绕革命... 革命纪念馆扮演着传承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角色,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对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现围绕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展开论述,分析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融合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使革命纪念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实现知识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纪念馆 陈列展览 爱国热情 优化对策 通俗 提供参考 培育民族精神 融合现状
下载PDF
民国通俗期刊中机械论身体观的流行
16
作者 章梅芳 杨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6,共6页
民国时期的通俗期刊刊登了大量新的身体知识文章与身体图像,其内容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将身体的内部结构及相关知识客观地呈现和介绍给公众;二是将身体看成是由各种微量元素组成的物质实体;三是将身体描述为一架精巧的机器或一座规律化运... 民国时期的通俗期刊刊登了大量新的身体知识文章与身体图像,其内容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将身体的内部结构及相关知识客观地呈现和介绍给公众;二是将身体看成是由各种微量元素组成的物质实体;三是将身体描述为一架精巧的机器或一座规律化运作的工厂。这表明一种新的迥异于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念开始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并流行,身体是可视化的、物质化的、还原论的、可测量的、机器化的身体。它的出现和流行一方面与近代西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进一步传入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势必进一步促进国人对西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的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论身体观 通俗期刊 可视化 可量化 机械化
下载PDF
民俗信仰的通俗演绎:关羽崇拜与李舜臣小说形象的“关羽化”同构
17
作者 王乙珈 《东疆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壬辰倭乱”平定后,关羽信仰在朝鲜半岛迅速传播。关羽崇拜在通俗文学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关羽形象的设置上,还体现为有意地将关羽个性特征“内化”到朝鲜民族英雄身上,汉文小说《壬辰录》中的李舜臣便是一例。在《壬辰录》迄今所见的... “壬辰倭乱”平定后,关羽信仰在朝鲜半岛迅速传播。关羽崇拜在通俗文学中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关羽形象的设置上,还体现为有意地将关羽个性特征“内化”到朝鲜民族英雄身上,汉文小说《壬辰录》中的李舜臣便是一例。在《壬辰录》迄今所见的七个版本中,不论简本还是繁本,均多次出现关羽描写,即显性崇拜;进而,小说将关羽精神品格植入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身上,这种“形象同构”成为另一种隐性崇拜。此类在民俗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英雄塑造,既体现了倭乱肃清后朝鲜民众对战神关羽的信仰,又以文学书写的方式直接展现了朝鲜民众的民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录》 关羽崇拜 通俗演绎 文化心理 民俗信仰
下载PDF
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的博物书写及其意义
18
作者 张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5-145,共11页
明代通俗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番国进贡之礼单与人物对话为载体书写西洋风物知识,这与以法宝兵器为中心的明代其他神魔小说的博物书写相区隔。礼单和对话叙事有效促成了小说特定情节结构之生成,深刻揭示了小说的叙述意图,... 明代通俗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以番国进贡之礼单与人物对话为载体书写西洋风物知识,这与以法宝兵器为中心的明代其他神魔小说的博物书写相区隔。礼单和对话叙事有效促成了小说特定情节结构之生成,深刻揭示了小说的叙述意图,有力展现了代表传统文言的明代笔记体小说融入白话通俗小说的文学史迹。礼单与知识性对话作为《西洋记》博物书写之特殊视角,在通俗小说博物叙事研究视域之下应得到重新审视和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叙事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礼单 对话
下载PDF
古代通俗小说成书时间研究的新突破——评《〈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
19
作者 谷文彬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75,共2页
关于《水浒传》,学界虽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在不少问题上言人人殊,尤其是《水浒传》的成书时间更是聚讼纷纭。通行的说法是《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却没有坚强有力的事实证据。而《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并非只是一个具体的小问题,... 关于《水浒传》,学界虽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在不少问题上言人人殊,尤其是《水浒传》的成书时间更是聚讼纷纭。通行的说法是《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却没有坚强有力的事实证据。而《水浒传》成书时间问题,并非只是一个具体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对中国小说发展与文学发展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的大问题。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王齐洲、王丽娟教授合著的《〈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版,以下简称《研究》,凡引用此著只注页码)另辟蹊径,将传播与接受作为研究的抓手,紧紧攥住《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这个牛鼻子,运用文献—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考察《水浒传》成书时间,实现了《水浒传》成书时间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时间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古代通俗小说 《水浒传》 国家社科基金 事实证据 元末明初
下载PDF
学术史思维与时代性意识——论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源流、路径及意义
20
作者 王亮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91,共12页
学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对史学“娱乐化”(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辨证该问题需从中国“通俗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及其学术功用之实践入手。从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渊源来看,其历程至迟于唐代已开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20... 学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对史学“娱乐化”(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辨证该问题需从中国“通俗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及其学术功用之实践入手。从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渊源来看,其历程至迟于唐代已开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20世纪初“新史学”的提出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通俗史学”普及历史知识、延伸正统史学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中国“通俗史学”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条以通俗历史读物等简化正统史学的形式为主,一条以讲史等娱乐性活动的形式为主。历史地看,两条路径下的史学“通俗化”发展均促进和实现了历史意识及史学意识的深化,延伸了史学本身在教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因此,当下的“通俗史学”研究应以时代意识来重新定位史学“娱乐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史学 正统史学 历史演义 历史意识 史学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