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通俗诗派的文化阐释
1
作者 杨芬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唐代通俗诗派是一个带有佛教性质的派别,由一群游离于统治阶层之外,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民间知识群落组成,其诗以佛教意识形态为代码,表达了下层百姓的社会意识。在诗歌形式上蓄意摒弃了传统的诗教文化,采用民间话语,拒绝、颠覆依... 唐代通俗诗派是一个带有佛教性质的派别,由一群游离于统治阶层之外,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民间知识群落组成,其诗以佛教意识形态为代码,表达了下层百姓的社会意识。在诗歌形式上蓄意摒弃了传统的诗教文化,采用民间话语,拒绝、颠覆依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贵族诗歌规范和审美方式,使诗歌语言重返社会底层最纯朴本然的生命状态,对唐代大众文化语境的形成以及文人通俗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诗 民间意识形态 佛教 王梵志 寒山
下载PDF
论中唐通俗诗派
2
作者 姜剑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中唐分前后两个时期。后期诗坛有通俗、怪奇、雅正三个流派 ,三大流派构成了奇特的鼎立抗衡格局。通俗派诗歌的主导风格在于质实通俗 ,不避俚浅 ,讽兴时事 ,不虚为文。如此倾向可谓其来有自 ,总体上说是其主观追求的结果。就艺术实践而... 中唐分前后两个时期。后期诗坛有通俗、怪奇、雅正三个流派 ,三大流派构成了奇特的鼎立抗衡格局。通俗派诗歌的主导风格在于质实通俗 ,不避俚浅 ,讽兴时事 ,不虚为文。如此倾向可谓其来有自 ,总体上说是其主观追求的结果。就艺术实践而言 ,成就不小 ,但缺陷难免。“非求宫律高 ,不务文字奇” ,此为通俗诗派审美追求的全部内涵 ,同时也是抗衡雅正诗派、怪奇诗派的鲜明旗帜。审视一番诗派鼎立之格局 ,有助于中唐诗坛形势的立体化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通俗诗 文学研究 成因 艺术风格 雅正 怪奇
下载PDF
从语言角度看《云谿友议》中的通俗诗
3
作者 舒韶雄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云谿友议》作为主要记载中晚唐诗人诗歌唱和与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受到研究唐诗者重视。其中保存了初唐诗人王梵志和其他一些中晚唐诗人的通俗诗歌,这些通俗诗中有相当多的佛教词汇和唐代口语俗语词汇,为研究唐代词汇乃至整个词汇发... 《云谿友议》作为主要记载中晚唐诗人诗歌唱和与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受到研究唐诗者重视。其中保存了初唐诗人王梵志和其他一些中晚唐诗人的通俗诗歌,这些通俗诗中有相当多的佛教词汇和唐代口语俗语词汇,为研究唐代词汇乃至整个词汇发展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语料。《云谿友议》中的通俗诗还表明,汉语语法在唐代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谿友议》 通俗诗 口语 佛教 汉语史
下载PDF
诗僧王梵志的通俗诗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诗僧王梵志的通俗诗杨青诗僧王梵志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他写的通俗五言诗最早散见于一些史书和诗话之中,在唐宋曾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王梵志的大量诗作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在藏经洞发现的众多俗文学作品中,王梵志通俗五言诗的写本残... 诗僧王梵志的通俗诗杨青诗僧王梵志大约生活于隋末唐初,他写的通俗五言诗最早散见于一些史书和诗话之中,在唐宋曾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王梵志的大量诗作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在藏经洞发现的众多俗文学作品中,王梵志通俗五言诗的写本残卷达二十八种之多。加上从宋人笔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 通俗诗 劳动人民 佛教教义 府兵制 王梵志 敦煌藏经洞 社会生活 印度大乘佛教
下载PDF
浅议唐代通俗诗的特点
5
作者 刘昭 张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4,共2页
中国是诗的国度,除在文学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典诗歌之外,还有一类不为文学史家 所注目、名不见经传的通俗诗。唐代通俗诗可以从社会阶层属性、意识形态特征和语言 形式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 唐代 通俗诗 特点
下载PDF
唐代通俗诗的语言形式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谢思炜在“唐代通俗诗研究”一文(《中国社会科学》95年2期)中说:唐代通俗诗的语言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似平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反修辞文学.在中国诗歌发展中的常见现象是,由文人对来自民间的诗歌形式不断施以润色... 谢思炜在“唐代通俗诗研究”一文(《中国社会科学》95年2期)中说:唐代通俗诗的语言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似平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反修辞文学.在中国诗歌发展中的常见现象是,由文人对来自民间的诗歌形式不断施以润色和修辞加工,最终在修辞上达到完美程度.而通俗诗的情况却恰好相反,由一批从文人中降落的分子对业已在文人手中成熟的诗形式作“反修辞”处理.这是文学基本取向上的一次反叛和倒转,其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通俗诗反修辞的基本手段是语汇的选择:不选择《诗经》、汉乐府和建安以来文人诗歌的语汇,而选择其他多种活跃于社会生活中的“异态语”.所选择的语汇主要有两种:佛教语言和社会俗语.它将佛教自身的形象比喻、说理恐吓与民间的谣谚俗谈及大量口语词汇融汇在一起,并直接采用一般口语的句型结构,不作“诗”的加工.在这一形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诗 语言形式 中国传统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 修辞形式 佛教语言 句型结构 中国 歌形式 口语词汇
下载PDF
唐代通俗诗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思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本文对以王梵志诗和寒山诗为代表的唐代通俗诗进行了综合性的考查。作者认为,唐代通俗诗从封建社会既定等级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边缘和缝隙中分化出来,与居于社会中心地位的传统文人诗及其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对抗,试图以说教的形... 本文对以王梵志诗和寒山诗为代表的唐代通俗诗进行了综合性的考查。作者认为,唐代通俗诗从封建社会既定等级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边缘和缝隙中分化出来,与居于社会中心地位的传统文人诗及其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相对抗,试图以说教的形式教导民众、拯救现世。唐代通俗诗虽然采取并归属于宗教意识形态,但它通过对人生的说明和求解脱途径的独特探索,暴露了佛教思想固有的内在矛盾,并以“生不如死”、“死而平等”的“骇俗”观,体现了当时下层人民最普遍的人生感受。唐代通俗诗摒弃了诗歌传统创作规范,是中国第一次出现的反修辞美学,它主要采用佛教语汇和社会俗语,把生活话语和艺术话语之间的距离缩小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佛教说理诗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其“象喻”的说理形式对王维、白居易以及宋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诗 王梵志 寒山 佛教思想 知识分子 社会阶层 宗教意识形态 禅宗 下层人民 文人
原文传递
李绅诗早期的通俗化倾向与后期诗风的雅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志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李绅是中唐著名诗人,对李绅诗风的评价,向来是把他归入与元白同路的通俗化诗派。这并不符合李绅诗歌创作的全部实际,他的诗歌有一个由通俗到典雅的逐渐雅化的过程。李绅早期确属通俗诗派,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元白的密切交往对他的影响,另... 李绅是中唐著名诗人,对李绅诗风的评价,向来是把他归入与元白同路的通俗化诗派。这并不符合李绅诗歌创作的全部实际,他的诗歌有一个由通俗到典雅的逐渐雅化的过程。李绅早期确属通俗诗派,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元白的密切交往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所擅长的乐府歌行原有通俗化的传统。李绅后期诗歌虽有通俗之作,但主要倾向却是典雅。这体现在思想感情、诗体转变、诗歌语言等方面。导致李绅诗雅化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情趣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当时诗坛风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绅 通俗诗 典雅
下载PDF
新鲜、泼辣、通俗──王梵志诗妙喻略览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炯远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王梵志 比喻 略览 妙喻 文学巨匠 通俗诗 《红楼梦》 修辞手法 修辞格 先秦时期
下载PDF
论通俗小说篇首诗的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冬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6-130,共5页
通俗小说篇首引入诗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定型并成为固定的程式,再到消失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可以简化为"无-有-无"。通俗小说篇首引入诗词的体裁,也从不固定,信手拈来到有意使用某种体裁,直到全书使用统一的某种诗体。这... 通俗小说篇首引入诗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定型并成为固定的程式,再到消失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可以简化为"无-有-无"。通俗小说篇首引入诗词的体裁,也从不固定,信手拈来到有意使用某种体裁,直到全书使用统一的某种诗体。这些因素的发展与变化,是通俗小说创作文人化历程的表现,几乎都与通俗小说的编创者阶层、编创目的、编创者文学追求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篇首嬗变
下载PDF
李绅诗歌综论
11
作者 赵志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143,共4页
李绅是中唐著名诗人,对李绅诗风的评价,向来是把他归入与元白同路的通俗化诗派。这并不符合李绅诗歌创作的全部实际,他的诗歌有一个由通俗到典雅的逐渐雅化的过程。李绅早期确属通俗诗派,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元白的密切交往对他的影响,另... 李绅是中唐著名诗人,对李绅诗风的评价,向来是把他归入与元白同路的通俗化诗派。这并不符合李绅诗歌创作的全部实际,他的诗歌有一个由通俗到典雅的逐渐雅化的过程。李绅早期确属通俗诗派,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元白的密切交往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他所擅长的乐府歌行原有通俗化的传统。李绅后期诗歌虽有通俗之作,但主要倾向却是典雅。这体现在思想感情、诗体转变、诗歌语言等方面。导致李绅诗雅化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情趣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当时诗坛风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绅 通俗诗 典雅
下载PDF
论王梵志诗的口语化倾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锡厚 《文艺研究》 1983年第1期66-75,共10页
初唐民间诗人王梵志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二有过相近的记载,说他生于隋代黎阳(今河南浚县)王德祖家,“林檎树瘿”,“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云谿友议》又说他“生于西域林木之上”。... 初唐民间诗人王梵志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二有过相近的记载,说他生于隋代黎阳(今河南浚县)王德祖家,“林檎树瘿”,“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云谿友议》又说他“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大概因为王梵志的事迹不见诸史传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 口语化倾向 通俗诗 歌创作 初唐 敦煌 劳动群众 民间 表现手法 敦煌写本
下载PDF
论寒山子思想和诗风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光大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6期100-112,共13页
探讨寒山子的思想和诗风,都得以他的诗为依据.寒山子的诗,据他自己说:“五言五百首,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自夸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关键词 《寒山子集》 寒山 学道 佛教 通俗诗 自叙 格律 思想 王梵志
下载PDF
寒山子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宗海 《台州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52-55,共4页
几种古籍所载或所收寒山子诗,在篇数、文字及偏次上有差异或讹误,值得探讨。寒山子隐居遁世,以作诗述怀为乐。他的诗内容十分广泛,有写生活遭遇的,有记述山林幽隐之兴的,更有不少讥刺世态炎凉、规劝从善戒恶、同情民生疾苦的劝世、叹世... 几种古籍所载或所收寒山子诗,在篇数、文字及偏次上有差异或讹误,值得探讨。寒山子隐居遁世,以作诗述怀为乐。他的诗内容十分广泛,有写生活遭遇的,有记述山林幽隐之兴的,更有不少讥刺世态炎凉、规劝从善戒恶、同情民生疾苦的劝世、叹世诗。他的诗最显著的特色是通俗平易又不失文雅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子集》 《全唐 几个问题 寒山 《四部丛刊》 服药求仙 王梵志 通俗诗 《旧唐书·经籍志》 楚辞体
下载PDF
王梵志白话诗的民俗修辞色彩
15
作者 彭嘉强 张春山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2年第5期31-32,共2页
初唐诗僧王梵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白话诗人。唐宋以来,王梵志的诗歌曾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他的诗歌不仅由内地远播于边陲,而且还在公元八世纪前后流传至日本。在王梵志的影响下,寒山、拾得等诗人也大量创作通俗诗,从而形成... 初唐诗僧王梵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白话诗人。唐宋以来,王梵志的诗歌曾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他的诗歌不仅由内地远播于边陲,而且还在公元八世纪前后流传至日本。在王梵志的影响下,寒山、拾得等诗人也大量创作通俗诗,从而形成了唐代著名的通俗诗派。遗憾的是,除了散见于唐宋诗话的一些诗歌外,王梵志的大部分诗作在元代以后失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梵志 白话 修辞色彩 民俗 通俗诗 唐宋
下载PDF
谈拾得的诗
16
作者 徐光大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拾得是和寒山并提的中唐时期的通俗诗人.在开始探讨拾得诗之前。
关键词 拾得 寒山子 通俗诗 佛教 格律 寒山 幽谷 出家人 佛理
下载PDF
略述唐代河南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
17
作者 申章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85-87,共3页
一 唐朝开国之初,诗坛上受齐梁文风的影响,讲究调声、隶事,内容沿袭宫体。在沉寂的初唐诗坛上,通俗诗象异军突起,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民间诗人王梵志就是通俗诗歌的巨擎。 王梵志是唐初诗僧,原名梵灭,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王梵志... 一 唐朝开国之初,诗坛上受齐梁文风的影响,讲究调声、隶事,内容沿袭宫体。在沉寂的初唐诗坛上,通俗诗象异军突起,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民间诗人王梵志就是通俗诗歌的巨擎。 王梵志是唐初诗僧,原名梵灭,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王梵志的诗歌通俗质朴,在唐初流传极广,但却为封建正统派视为“下里巴人”,不能登诗歌的雅堂,所以康熙在编纂《全唐诗》时没有收入片言只字,这是极不公平的。其实他的诗作,富人生哲理于嘲戏谐谑,寄喜笑怒骂于浅近通俗的语言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略述 王梵志 杜甫 上官仪 黄鹤楼 梁园 初唐 通俗诗
下载PDF
说寒山诗
18
作者 张家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31-33,共3页
寒山是唐代诗坛上以王梵志为首的通俗诗派的重要成员。他的诗作能以自家气象拓展了这派诗歌的表现题材和艺术技巧,对形成唐诗中这一创作群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实际影响,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这个事实,近些年来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过,... 寒山是唐代诗坛上以王梵志为首的通俗诗派的重要成员。他的诗作能以自家气象拓展了这派诗歌的表现题材和艺术技巧,对形成唐诗中这一创作群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实际影响,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这个事实,近些年来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过,尚缺探讨之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 通俗诗 王梵志 全唐 艺术技巧 作品 婚姻家庭 题材 农民
下载PDF
王梵志诗校议
19
作者 段观宋 《中国韵文学刊》 1995年第2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王梵志 敦煌歌辞 西北方音 唐五代 鼻音韵尾 敦煌遗书 通俗诗 敦煌写本 “伪” 任半塘
下载PDF
以俗为雅 枯笔写真——“荀鹤体”诗简论
20
作者 顾建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2-56,46,共6页
杜荀鹤(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是晚唐诗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有《唐风集》三卷,其诗“辞句切理,为时所许”(《旧五代史》卷二十四)宋严羽《沧浪诗话》将杜荀鹤的诗视为自成一格之作,称为“杜荀鹤体... 杜荀鹤(846-904年),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是晚唐诗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有《唐风集》三卷,其诗“辞句切理,为时所许”(《旧五代史》卷二十四)宋严羽《沧浪诗话》将杜荀鹤的诗视为自成一格之作,称为“杜荀鹤体”.对“荀鹤体”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同是宋人,魏庆之却认为“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为唐第一。”胡仔也指斥“《唐风集》中诗极低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真正能上继严羽,从诗体演变这一角度观察问题,并能使我们对“荀鹤体”诗的特征有所认识的,当推明人胡震亨。胡氏云:“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乐天才具泛滥,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唐间自为一格,又一变也.……韦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俗为雅 歌创作 通俗诗 《沧浪话》 晚唐 现实主义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旧五代史》 语言风格 九华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