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洛胶囊治疗四肢动脉硬化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庞月华 尚修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洛胶囊治疗四肢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用四肢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为四肢动脉硬化轻-中度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有1~2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在改变生活方式和治疗基础病的基础... 目的探讨通心洛胶囊治疗四肢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用四肢多普勒血流图诊断为四肢动脉硬化轻-中度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有1~2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在改变生活方式和治疗基础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用通心洛胶囊4粒,3次/d,口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在12周后动脉硬化程度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洛治疗能改善四肢动脉硬化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动脉硬化 通心洛胶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贝那普利+通心洛胶囊的效果及血脂水平改善分析
2
作者 张蓓蕾 王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70-0173,共4页
为患有高血压并且同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再加以通心洛胶囊,分析这种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患有高血压且同时存在冠心病的患者(n=72)进行纳入,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划分成两组,研究组和... 为患有高血压并且同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再加以通心洛胶囊,分析这种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患有高血压且同时存在冠心病的患者(n=72)进行纳入,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划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内为36例患有高血压并且同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前者应用贝那普利药物治疗+通心洛胶囊治疗,后者常规治疗,将两组的数值进行对比。结果 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有效率、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等指标更优,即:该组患者的血压、TG、TC、LDL-C等血脂水平、LVEDD等心功能指标明显降低,对照组指标值则偏高(p均<0.05)。结论 为患有高血压并且同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再加通心洛胶囊,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贝那普利 通心洛胶囊 血脂水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玉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373-2375,2379,共4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血粘度以及血清中脂质代谢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疗程,观察组治疗后的EF值、E/A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C、TG、LDLC、Leptin、Resistin、Visfatin、IL-18、TNF-α、sTREM-1、MMP-9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IL-37、MFG-E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可优化冠心病病情,在优化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丁 通心洛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青 吴相春 吴格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年第11期1770-1771,共2页
关键词 通心洛胶囊 中医药疗法 绞痛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云峰 李家霞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比例的影响。方法对106例确诊为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予以脑...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比例的影响。方法对106例确诊为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予以脑梗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分别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且分别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斑块数目、大小和管腔狭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有明显变化,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进而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洛胶囊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