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知识经济下的社会通才培养
1
作者 单翀飞 周文芳 杨捷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Z期71-71,共1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战略主体的经济,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经济形态,更加体现出科教强国的优势。
关键词 社会文明发展 知识经济 通才培养 经济形态 科教
下载PDF
侨资企业通才培养的新路径——宾特里奇自主学习理论下的个人学习环境
2
作者 徐小舒 郭杨莹 岳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
受疫情影响,侨资企业出现回流创业的浪潮,但是面临招工难、用人难和留人难的困境。为培养侨资企业需要的通才,本研究将个人学习环境(PLE)应用于通才培养。但是,要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环境的潜能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 受疫情影响,侨资企业出现回流创业的浪潮,但是面临招工难、用人难和留人难的困境。为培养侨资企业需要的通才,本研究将个人学习环境(PLE)应用于通才培养。但是,要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环境的潜能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让所有学习者都能公平地享受个性化学习环境的优势,本研究基于宾特里奇(Pintrich)的自主学习理论(SRL),采用ITTO流程模型建设个人学习环境应用框架,旨在用于侨资企业通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学习环境 宾特里奇自主学习理论 侨资企业 通才培养
下载PDF
谈谈专才、通才的培养与人的个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自尊 《运城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5-97,共3页
通才与专才虽然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但不是矛盾的 ,两者是可以相容的 ,都是当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个人的成才与其个性紧密相关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条件 ;学生个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 ,在生活实践中重视个性... 通才与专才虽然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但不是矛盾的 ,两者是可以相容的 ,都是当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个人的成才与其个性紧密相关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条件 ;学生个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 ,在生活实践中重视个性心理的培养。教育过程要紧密联系人的个性的特点和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才培养 通才培养 个性 素质教育 创造性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素质公证专才与通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4
作者 何思明 《中国公证》 2014年第7期27-30,1,共4页
"专"是因为公证执业群体从事工作的专门和专业性。"通"是因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不同领域交流频率明显增大,公证所涉及的知识更加广阔,公证过程更加需要整体性思考,更加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大力培养公证专... "专"是因为公证执业群体从事工作的专门和专业性。"通"是因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不同领域交流频率明显增大,公证所涉及的知识更加广阔,公证过程更加需要整体性思考,更加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大力培养公证专才和通才是促进公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证法》 通才培养 专才 法律技能 路径 素质 持续健康发展 公证机构
原文传递
电影教育中的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北京电影学院第十二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论坛综述
5
作者 王碧鹤 冯冬铭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ISFVF的学术论坛是影展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届都得到了参展师生与影视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并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第十二届影展论坛以“电影教育中的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为题,紧密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从国... ISFVF的学术论坛是影展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届都得到了参展师生与影视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并积极参与热烈的讨论。第十二届影展论坛以“电影教育中的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为题,紧密结合中国电影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从国内外影视教育、实际创作、电影产业需求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电影教育的人才培养。本次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执行主席钟大丰教授与孙欣教授共同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 通才培养 学术论坛 电影教育 国际学生 影视业 作品展 专才
原文传递
为港大通才培养叫好
6
《教育文汇》 2006年第12期10-10,共1页
在当前内地、港澳都在面对高等教育改革这一重要课题的时候,香港大学的“打通”教育的做法无疑有“吃螃蟹”的决心。
关键词 通才培养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香港大学
原文传递
通才、专才教育的论争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东升 李璐璐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作为两种教育思想和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无论是教育价值取向,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选择,人们在实践中总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找不到确定的立足点。这一点在中西方教育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反...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作为两种教育思想和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无论是教育价值取向,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选择,人们在实践中总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找不到确定的立足点。这一点在中西方教育界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本文将对这两种教育思想的对立和两难的困境进行分析,然后在对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才教育 专才教育 专业教育 教育思想 有机结合 教育模式 培养 普通教育 通才培养 内在统一性
下载PDF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贞儒 《琼州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8,共2页
我国高等教育战线,正在加速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被称为“系统工程”的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近100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战线,正在加速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被称为“系统工程”的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近100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就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一般认为可以分为“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两大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求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普遍采用“通才培养模式”。学校以这类模式培养人才,教学不分专业,只设系科,强调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广泛性,在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一般都采用完善的学分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求必须在专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而普遍采用“专才培养模式”。这类模式具有其明显的特征:各高等院校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注重专业和职业训练,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行学年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国内各类高校都采用了“专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 通才培养 文化素质 综合素质 组织管理 中国特色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能力和素质 我国高等教育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9
作者 张娅婷 李辉 胡海涵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4-55,共2页
知识经济时代对青年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应主动适应这一要求,努力克服自身不足,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勇敢迎接挑战,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 全面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素质 终身学习 通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论通才与通识
10
作者 兰茂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文化科学的发展,使得学科越分越细,以至于各学科难以交流。学科之间亟待沟通,通识教育应运而生。通识教育与通才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通才人物 通识教育 通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通才教育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耀邦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X期82-83,90,共3页
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日益走向高度综合,趋于整体化、系统化。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的伟大预言正在变为现实。随着现代... 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日益走向高度综合,趋于整体化、系统化。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的伟大预言正在变为现实。随着现代利技综合思潮的蓬勃发展,各门学科知识彼此联系日益紧密,一门学科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现代科技综合发展的趋势,已提出了培养“通才”的要求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才教育 人的科学 必修学分 综合化 培养通才 高等教育 整体化 早稻田大学 跨学科 自然科学
下载PDF
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恩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通才培养而达到新学科产生之目的。
关键词 高校 学科建设 学科交叉 学科融合 通才培养 课程体系 建构
下载PDF
历史科学与素质教育——以《中国古代史》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树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2-85,共4页
素质教育是我国政府面向新世纪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通才"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五个方面评述了《中国古代史》学科和素质教育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科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通才培养
下载PDF
从经济转型看教育转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志武 《今日教育》 2015年第10期61-62,共2页
美国教育重通才培养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种意义上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
关键词 教育转型 经济转型 通才培养 美国教育 教育方式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教育理念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锦贵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9-103,共5页
新世纪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即科学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势在必行 ,强化人文教育尤为必要。新时代呼唤通才 ,加强素质教育应有得力措施 :学习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及配置合理的教学课程。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通才培养 大学生
下载PDF
从《条议海防事宜》看郭嵩焘的富强观
16
作者 曾桂林 《柳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条议海防事宜》是郭嵩焘在洋务运动时期上呈的一篇奏稿,从中可窥见郭嵩焘别具特色的富强观。他认为中国要致强致富,必须循习西洋政教,发展近代工商业,培养通用之才。这三者构成其富强观的本、方、源。尽管它未被当政者所采纳,但对中... 《条议海防事宜》是郭嵩焘在洋务运动时期上呈的一篇奏稿,从中可窥见郭嵩焘别具特色的富强观。他认为中国要致强致富,必须循习西洋政教,发展近代工商业,培养通用之才。这三者构成其富强观的本、方、源。尽管它未被当政者所采纳,但对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谋求富强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富强观 洋务运动 《条议海防事宜》 西洋政教 近代工商业 通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EIP-CDIO模式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明珠 汪小宝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16期119-121,共3页
应用型高校已经注重实践人才的培养,然而现在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定位欠明晰,教学特点不鲜明,实验教学仿真不强,师资队伍实战经验欠缺等。结合EIP-CDIO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进行研究,主要在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方案... 应用型高校已经注重实践人才的培养,然而现在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定位欠明晰,教学特点不鲜明,实验教学仿真不强,师资队伍实战经验欠缺等。结合EIP-CDIO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进行研究,主要在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改革途径,实现应用高校由通才培养向专才培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P-CDIO模式 校企合作 通才培养 专才培养
下载PDF
我国当代俄罗斯学:认识与思考
18
作者 张禄彭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2013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了我国当代俄罗斯学学术会议。笔者结合与会专家就构建我国当代俄罗斯学所发表的见解进行了深入思考。论文集中阐述了对我国当代俄罗斯学的三点认识,并进而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 俄罗斯学 综合性 交叉性 创新研究模式 培养全才与通才
下载PDF
铸就联大辉煌 办学理念是关键——浅谈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毕军 《传承》 2009年第14期82-83,共2页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诞生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办学理念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大学自治、通才培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优良传统;其教育条件是因为有三位著名的校长,有...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诞生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办学理念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大学自治、通才培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优良传统;其教育条件是因为有三位著名的校长,有一代学者名流,有众多青年才俊。很大程度上,前者决定后者,因为一流大学首先是观念变革和制度文明的产物。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大学办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办学理念 培养通才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
下载PDF
重构教学
20
作者 张贵全 《职业教育研究》 1995年第10期12-12,共1页
一、时论简要 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之论由来已久。近几年来,随市场体系的发育,高等学校已有突破系轭培养通才即社会取向之议。虽然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弥补了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的歧意。但是,由... 一、时论简要 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之论由来已久。近几年来,随市场体系的发育,高等学校已有突破系轭培养通才即社会取向之议。虽然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弥补了学科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的歧意。但是,由于传统习惯与某些负向因素的影响,各类学校并未在“层”与“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科本位 社会本位 社会取向 学生本位 技能训练 课程设置 办学模式 等学校 培养通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