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麦轮作体系两种氨挥发监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远 闵炬 +3 位作者 史培华 马明坤 郝雅琼 施卫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90-2001,共12页
氨挥发是农田活性氮损失的重要途径,准确、有效地测定农田氨排放量是环境评估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由于氨挥发监测方法多样,且方法间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氨挥发监测方法是... 氨挥发是农田活性氮损失的重要途径,准确、有效地测定农田氨排放量是环境评估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由于氨挥发监测方法多样,且方法间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氨挥发监测方法是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和密闭室间歇抽气法,目前,两种监测方法仍缺少大田条件下的实测对比。本研究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于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作物生长期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土壤氨挥发排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施氮水平下,通气式海绵吸收法测得的氨挥发累积量低于密闭室间歇抽气法25%~35%,稻麦两季结果一致,两方法测试值的变化趋势也一致。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在稻季测得累积氨挥发量为17.36~43.90 kg∙hm^(−2),麦季为5.90~20.43 kg∙hm^(−2),排放系数为2.56%~10.39%;密闭室间歇抽气法在稻季测得累积氨挥发量为23.28~61.05 kg∙hm^(−2),麦季为14.63~27.73 kg∙hm^(−2),排放系数为7.09%~15.01%。相同研究区域的文献调研表明,当施氮量为101~300 k∙hm^(−2)时,通气式海绵吸收法比密闭室间歇抽气法低5%~25%,与实测数据趋势相同。基于本研究和文献调研结果,推荐通过这两种监测方法获取的氨挥发量在施氮量低于100 kg∙hm^(−2)时可不转换,施氮量高于100 kg∙hm^(−2)时可按照密闭室间歇抽气法的75%转换为通气式海绵吸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氮肥用量 密闭室间歇抽气 通气式海绵吸收法 稻麦轮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