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罗焱 张青 +2 位作者 胡云 苏红媛 余菲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另设2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经颈静脉插管注入海绵栓子制备急性肺栓塞模型,建模后分组行V/Q显像和SCTPA检查,随后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解剖,查找并记录肺动脉栓子位置及数目。对照组颈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于24 h和第3天处死。结果实验组家兔术中死亡1只,11只建模成功。家兔处死后共解剖动脉165支,发现栓子43个,栓塞肺动脉39支。V/Q显像共检出36处节段肺动脉栓塞,与病理解剖对照,假阳性7处、假阴性10处;SCTPA共诊断栓塞肺动脉32支,假阳性6支、假阴性13支。V/Q显像、SCTPA诊断实验家兔肺栓塞的灵敏度分别为74.4%、66.7%,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5.2%,准确性分别为89.7%和88.5%。结论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而特异性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通气/血流灌注显像 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单侧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对COPD犬通气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晖 岳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4期27-32,F0003,共7页
目的建立非均质型肺气肿模型犬,并实施单侧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通过对比观察术前后通气血流变化、血液气体分析、呼吸力学及循环动力学改变。方法健康杂种犬15只,按统一方法支气管镜下注入木瓜蛋白酶,建立非均质型肺气肿模型。... 目的建立非均质型肺气肿模型犬,并实施单侧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通过对比观察术前后通气血流变化、血液气体分析、呼吸力学及循环动力学改变。方法健康杂种犬15只,按统一方法支气管镜下注入木瓜蛋白酶,建立非均质型肺气肿模型。选定右肺背侧叶为手术靶区。随机分为肺气肿对照组(A组)、单向活瓣种植组(B组)、生物蛋白胶堵塞组(C组),每组5只。6周后,B、C组分别接受支气管镜下单向活瓣种植和蛋白胶堵塞。A组在相同条件下喂养。全部动物于模型制备前、制备后6周、手术后6周时行数据采集。包括血气分析(PaO2、PaCO2)、呼吸力学监测(气道峰压、肺顺应性)、肺循环动力学检查(肺动脉平均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放射性计数、单位面积的放射性计数)。术后6周时处死动物,行解剖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处理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模型建立后全部实验犬PaO2降低,PaCO2上升,肺动脉压上升,肺顺应性下降(P<0.05)。感兴趣区CTS/PIX通气灌注均下降(P<0.05)。BLVR后B组PaO2升高,PaCO2下降(P<0.05);B、C两组肺动脉压力无变化(P>0.05),肺顺应性增加(P<0.05),手术区肺通气、灌注CTS/PIX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证实术后靶区肺组织有肺泡萎陷、实变、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等改变。结论单侧BLVR术后肺功能较术前改善。手术靶区通气血流均减少,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全肺循环未受影响,血流重分布,有利于肺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 非均质型肺气肿 通气血流重分布
下载PDF
阿米三嗪对肺心病患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春学 钮善福 +2 位作者 谢红旗 徐凤平 蔡映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阿米三嗪对肺心病患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改善作用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肺病学教研室白春学,钮善福,谢红旗,徐凤平,蔡映云一些研究表明,阿米三嗪可通过刺激末梢化学感受器增加通气[1],并通过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改善气... 阿米三嗪对肺心病患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改善作用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肺病学教研室白春学,钮善福,谢红旗,徐凤平,蔡映云一些研究表明,阿米三嗪可通过刺激末梢化学感受器增加通气[1],并通过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改善气体交换[2]。但单纯的通气量增加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通气/血流 阿米三嗪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气血流灌注与肺功能测定的比较
4
作者 覃铁和 王首红 彭锦泉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探讨COPD患者通气血流灌注(V/Q)扫描结果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30例COPD患者V/Q扫描的结果与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V/Q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可以反映肺功能的损... 目的:探讨COPD患者通气血流灌注(V/Q)扫描结果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30例COPD患者V/Q扫描的结果与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V/Q扫描结果与肺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可以反映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结论:由于V/Q扫描相对肺功能测定较省力,病人容易配合,所以严重肺功能受损难以配合肺功能检查的病人可以作V/Q扫描估测肺功能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肺疾病 通气血流灌注 肺功能
下载PDF
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肺通气/血流的影响
5
作者 康忠奎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方法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注射0.9%生理盐水10 m L,实验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6μg/k... 目的观察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方法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注射0.9%生理盐水10 m L,实验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输入)。观察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气道分压、氧分压;观察术前、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术前、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的氧和指数。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氧和指数在术前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和指数在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制可能就是减轻了单肺通气引起急性肺损伤。HR、MAP在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氧和指数增加,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通气/血流
下载PDF
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文粤 李长科 万震威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7期16-17,共2页
目的 观察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1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术中采取部分阻断非通气侧肺动脉的方法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使肺动脉压(PA)不超过30 mmHg为宜.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 min(T1... 目的 观察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1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术中采取部分阻断非通气侧肺动脉的方法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使肺动脉压(PA)不超过30 mmHg为宜.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 min(T1),单肺通气后阻断前1 min(T2)、阻断后30 min(T3)、开放前1 min(T4)各时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T2时刻肺内分流率较T1时刻显著增加,动脉血氧分压较T1时刻显著下降.T3、T4时刻肺内分流率较T2显著降低,接近T1时刻.动脉血氧分压较T2明显回升.结论 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可减少肺内分流,明显改善动脉血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血气
下载PDF
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粤 李长科 万震威 《辽宁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1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术中采取部分阻断非通气侧肺动脉的方法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使肺动脉压(PA)不超过30mmHg为宜)。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分钟(T1)... 目的观察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1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术中采取部分阻断非通气侧肺动脉的方法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使肺动脉压(PA)不超过30mmHg为宜)。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分钟(T1)、单肺通气后阻断前1分钟(T2)、阻断后30分钟(T3)、开放前1分钟(T4)各时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T2时刻肺内分流率较T1时刻显著增加,动脉血氧分压较T1时刻显著下降。T3、T4时刻肺内分流率较T2显著降低,接近T1时刻。动脉血氧分压较T2明显回升。结论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在单肺通气期间可减少肺内分流,明显改善动脉血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非通气侧肺血流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血气分析
下载PDF
俯卧位高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导致通气血流不匹配
8
作者 MargaretaMure SvenNyren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7期4-8,共5页
目的: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人中气体交换是受体位影响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与体位的相互关系还未得到证实,我们的研究旨在观察健康志愿者仰卧位与俯卧位时正常自主呼吸与持续气道正压时通气与血流的分布情况。干预:... 目的: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人中气体交换是受体位影响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与体位的相互关系还未得到证实,我们的研究旨在观察健康志愿者仰卧位与俯卧位时正常自主呼吸与持续气道正压时通气与血流的分布情况。干预:在仰卧位与俯卧位时,受试者通过密闭的面罩吸入锝标记的气溶胶(^99mTc二乙茎甲苯酰胺五基酸),经单光子发射X线断层摄影(SPECT)得到肺的影像,再给受试者静脉注射99mTc标记的多聚白蛋白,通过高分辨SPECT演示图像,另外一组在吸入和注射时均接受呼气压力为10cmH2O的持续气道正压。方法和主要结果:在自主呼吸期间,根据回归分析,通气血流的分布在仰卧位与俯卧位时基本一致(与零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在仰卧位时斜率为-1.5±3.5%/cm,俯卧位时为1.5±3.5%/cm,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时,按照空间解析方法分析,通气血流比的斜率仰卧位为-3.4±2.4%/cm,俯卧位为8.3±1.1%/cm。结论:受试者行俯卧位接受10cmH2O的持续气道正压,对于改善通气血流比的益处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高水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通气血流
下载PDF
肺电阻抗成像技术在呼吸重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时亚丽 刘楠 +1 位作者 王晓朦 侯晓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2-905,共4页
肺部影像学技术,无论是在实验还是在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床边,都可辅助评估与管理肺部情况,并可指导通气、换气和灌注。目前,临床影像多采用胸部X线、CT及超声等方法,但重症患者转运困难,X线、CT不能床旁实时持续监测且有辐射性,超声... 肺部影像学技术,无论是在实验还是在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床边,都可辅助评估与管理肺部情况,并可指导通气、换气和灌注。目前,临床影像多采用胸部X线、CT及超声等方法,但重症患者转运困难,X线、CT不能床旁实时持续监测且有辐射性,超声多评估局部肺部通气病变且操作者依赖性强,均限制了以上影像学方法在某些场景中的应用,因此寻找更便捷可靠的实时功能学成像技术,对优化危重患者呼吸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电阻抗成像技术 通气血流灌注 重症呼吸管理
下载PDF
肺损伤模型中压力与容量通气模式的比较
10
作者 吴静波 周文贤 +2 位作者 吴丽珍 王雪玲 蔡杰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 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量为10 m L/kg,呼吸频率为20/min;两组呼气末正压均设为10 cm H2O。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即刻及发生后2、4、8和12 h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和通气-血流(VA/Q)分布的测定。结果在PSV组,由于肺内分流的减少和VA/Q比正常的区域面积增加,氧合明显改善。CMV组与PSV组相比,肺内分流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PSV通过减少VA/Q比值的失衡明显改善气体交换,然而在改善VA/Q分布方面,CMV比PSV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压力支持通气 通气血流比 肺内分流
下载PDF
开胸食管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11
作者 王振华 马赞双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单肺通气(OLV)非通气侧持续气流吹氧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24例ASAⅠ~Ⅱ级择期需单肺通气的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Ⅰ组(对照组N=12例)Ⅱ组(观察组N=12例)。两组术中连续监测ECG、HR、SPO2、MAP、PETCO2。...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单肺通气(OLV)非通气侧持续气流吹氧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24例ASAⅠ~Ⅱ级择期需单肺通气的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Ⅰ组(对照组N=12例)Ⅱ组(观察组N=12例)。两组术中连续监测ECG、HR、SPO2、MAP、PETCO2。并分别与麻醉前(T1)、麻醉后开胸前(T2)、开胸OLV后30min(L)、OLV后60min(T4)、关胸双肺通气(TLV)30min(L)测定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病人麻醉侧卧位后肺内分流率显著增加(P〈0.01)。OLV后30min和60min肺内分流率进一步增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持续气流吹氧可减少肺内分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通气血流比 持续吹氧
下载PDF
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正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东航 丁进峰 项海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Nuss手术患儿30例,年龄3-12岁,体质量9.5-26.8 kg,ASAⅠ-Ⅱ级,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调节麻醉深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35-45之间,分别于气胸前(T... 目的观察微创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Nuss手术患儿30例,年龄3-12岁,体质量9.5-26.8 kg,ASAⅠ-Ⅱ级,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调节麻醉深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35-45之间,分别于气胸前(T0)、气胸即刻(T1)、气胸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及术毕(T6),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连续监测SBP、DBP、MBP、HR、CV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SPO2。结果与气胸前比较,SBP、DBP、MBP、HR、CVP及PETCO2显著上升,SPO2及PO2明显下降,Qs/Qt无显著变化。结论 Nuss手术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胸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而对肺内分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镜 血流动力学 通气 通气血流灌注比值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厉为良 朱建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休克及创伤等所诱发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从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其以肺容积减少、顺应性降低及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严重感染、休克及创伤等所诱发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从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其以肺容积减少、顺应性降低及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损伤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特征 肺容积减少 通气/血流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银秀 李利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812-813,共2页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42~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低流量组(A组)和常流量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氧流量1.0 L·min-1,B组氧流量3...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42~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低流量组(A组)和常流量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氧流量1.0 L·min-1,B组氧流量3.0 L·min-1,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T1)及单肺通气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P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通气/血流比 低流量
下载PDF
婴幼儿机械通气中的气道管理要点
15
作者 周春花 华燕萍 +1 位作者 周宣英 何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3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气体弥散功能障碍 软骨发育不全 通气/血流 呼吸衰竭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6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洪晓 吴细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加重期 疗效观察 呼吸系统疾病 通气/血流 NIPPV
下载PDF
暂时介入性肺切除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范勇 刘杨 +4 位作者 吴琦 李萍 田静 鲍桂军 贺能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目的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2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 目的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2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5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成功后对照观察,4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后未达到干预指标。有创监测肺动脉压、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SaO2、PaO2、PaCO2等。结果23只动物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栓塞模型,心率、呼吸加快,SaO2平均在30min之内下降≥25%,肺动脉压升高。18例实验组进行干预,肺动脉压下降、SaO2和PaO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证实球囊阻塞气道可作为大面积肺栓塞急救,为其后的溶栓等治疗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栓塞症/肺 通气血流比 球囊导管栓塞术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鹏珍 刘艳芹 杨敬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3期554-555,566,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多种疾病反复发作,引起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与肺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机体血液凝血纤溶系统发生异常,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多种疾病反复发作,引起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与肺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机体血液凝血纤溶系统发生异常,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1],血液高凝状态易引起肺小动脉微循环障碍,影响肺通气/血流比例。因此抗凝及降低肺动脉压力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我院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患者 低分子肝素钙 酚妥拉明 疗效观察 治疗 血液高凝状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通气/血流比
下载PDF
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晓梅 曾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3-397,共5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现代治疗 肺复张 通气/血流比 ARDS 病理生理基础 通气功能 肺内分流
下载PDF
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治疗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晓清 伍硕允 +1 位作者 赵英萍 吴炎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探讨肺切除并肺减容术对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例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明显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增高,按传统方法为肺... 目的:探讨肺切除并肺减容术对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例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肺弥散量(DLCO)明显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明显增高,按传统方法为肺切除手术禁忌,但ECT通气血流扫描示两肺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域存在,有肺减容手术指征。同期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结果:9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人自觉病状如胸闷、气急改善。术后6个月,FEV1、FVC、DLCO、气促指数、6min行走距离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PCO2明显低于术前(P<0.05)。随访6~38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对有选择的早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病例,同期实行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是适宜的治疗方法,从而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气肿 肺减容术 肺切除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早期肺癌 通气血流 用力肺活量 手术适应证 治疗效果 用力呼吸 肺弥散量 一氧化碳 手术禁忌 传统方法 手术指征 术后恢复 术后病人 FEV1 DLCO 行走距离 PCO2 肿瘤转移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