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量为10 m L/kg,呼吸频率为20/min;两组呼气末正压均设为10 cm H2O。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即刻及发生后2、4、8和12 h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和通气-血流(VA/Q)分布的测定。结果在PSV组,由于肺内分流的减少和VA/Q比正常的区域面积增加,氧合明显改善。CMV组与PSV组相比,肺内分流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PSV通过减少VA/Q比值的失衡明显改善气体交换,然而在改善VA/Q分布方面,CMV比PSV更为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确定压力支持通气(PSV)对实验性肺损伤的长期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雌兔通过反复灌洗建立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n=10):PSV组将压力水平设在维持潮气量>4 m L/kg,呼吸频率<40/min;控制通气(CMV)组,潮气量为10 m L/kg,呼吸频率为20/min;两组呼气末正压均设为10 cm H2O。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即刻及发生后2、4、8和12 h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和通气-血流(VA/Q)分布的测定。结果在PSV组,由于肺内分流的减少和VA/Q比正常的区域面积增加,氧合明显改善。CMV组与PSV组相比,肺内分流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PSV通过减少VA/Q比值的失衡明显改善气体交换,然而在改善VA/Q分布方面,CMV比PSV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