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供应链环境下UC安全的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洲
彭长根
+1 位作者
杨玉龙
张晓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9-254,共6页
针对供应链环境下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流动所涉及的节点隐私和供应链可见性管理问题,定义了供应链环境下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的安全需求,提出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并基于所提出的RFID认证协议设计了一个能实现该模型的RFID标签所有...
针对供应链环境下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流动所涉及的节点隐私和供应链可见性管理问题,定义了供应链环境下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的安全需求,提出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并基于所提出的RFID认证协议设计了一个能实现该模型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安全性证明和效率分析表明该协议通过利用授权机制和哈希函数的单向性,很好地解决了可见性和不可追踪性问题,采用索引机制和标签端轻量级的计算方式提高了执行效率。与同类方案相比,该协议降低了标签端的计算量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无线射频识别
所有权转移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协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证明UC安全的前后向不可追踪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2
作者
刘宇靓
任伟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文章基于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设计了一个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前向和后向不可追踪性,能抵御RFID系统中常见的弱攻击或者强攻击,并且基于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证明了该协议在任意未知环境中也不会降低其安全性。
关键词
RFID协议
双向认证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前后向不可追踪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C安全性证明中模拟器构造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妤
黄周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6-910,共5页
在UC模型(通用可组合安全分析模型)中密码协议安全性证明的难点是模拟器的构造,而目前模拟器的构造没有通用有效的方法可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构造模拟器的通用有效的方法。研究了UC模型的构建原理,分析了UC安全性的本质要求,指...
在UC模型(通用可组合安全分析模型)中密码协议安全性证明的难点是模拟器的构造,而目前模拟器的构造没有通用有效的方法可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构造模拟器的通用有效的方法。研究了UC模型的构建原理,分析了UC安全性的本质要求,指出了符合UC安全性本质要求的模拟器存在条件以及模拟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造模拟器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为正确使用UC模型进行密码协议的UC安全性证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协议
通用可
组合
安全
分析
模型
安全
性证明
模拟器
构造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信匿名认证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彦伟
吴振强
乔子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可信匿名认证协议,实现用户与服务器间的双向身份认证以及服务器对用户平台的可信性评估。服务器通过为可信用户颁发可多次使用的授权接入证书,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可信平台模块的度量负载。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可信匿名认证协议,实现用户与服务器间的双向身份认证以及服务器对用户平台的可信性评估。服务器通过为可信用户颁发可多次使用的授权接入证书,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可信平台模块的度量负载。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议安全可信,具有高效性、可控性、跨域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认证协议
可信网络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励
胡计鹏
+1 位作者
杨明华
张亚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6-1789,1793,共5页
针对目前端到端认证协议只认证平台身份,缺乏对平台可信性的验证,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ETAAP(end-to-end trust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针对目前端到端认证协议只认证平台身份,缺乏对平台可信性的验证,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ETAAP(end-to-end trust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协议的首轮交互中实现了可信平台真实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IMC/IMV交互完成对平台完整性验证和平台安全属性的可信性评估,并采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协议是安全的。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可实现基于完整性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协议
匿名认证
可信计算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应链环境下UC安全的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洲
彭长根
杨玉龙
张晓培
机构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贵州大学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研究所
贵州大学理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9-2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63023
61262073)
+3 种基金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LZ46)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2113)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基金资助项目(TZJF-2008-33)
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9092)
文摘
针对供应链环境下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流动所涉及的节点隐私和供应链可见性管理问题,定义了供应链环境下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的安全需求,提出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并基于所提出的RFID认证协议设计了一个能实现该模型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安全性证明和效率分析表明该协议通过利用授权机制和哈希函数的单向性,很好地解决了可见性和不可追踪性问题,采用索引机制和标签端轻量级的计算方式提高了执行效率。与同类方案相比,该协议降低了标签端的计算量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供应链
无线射频识别
所有权转移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协议
Keywords
supply chains
RFID
ownership transfer
universally composable security model
protocol
分类号
TN918.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证明UC安全的前后向不可追踪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2
作者
刘宇靓
任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出处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2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10109]
文摘
文章基于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设计了一个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前向和后向不可追踪性,能抵御RFID系统中常见的弱攻击或者强攻击,并且基于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证明了该协议在任意未知环境中也不会降低其安全性。
关键词
RFID协议
双向认证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前后向不可追踪性
Keywords
RFID protocol
mutu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universally composable security model
backward andforward untraceability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C安全性证明中模拟器构造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妤
黄周晶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6-910,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7AA01Z405)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04100510025)
文摘
在UC模型(通用可组合安全分析模型)中密码协议安全性证明的难点是模拟器的构造,而目前模拟器的构造没有通用有效的方法可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构造模拟器的通用有效的方法。研究了UC模型的构建原理,分析了UC安全性的本质要求,指出了符合UC安全性本质要求的模拟器存在条件以及模拟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造模拟器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为正确使用UC模型进行密码协议的UC安全性证明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密码协议
通用可
组合
安全
分析
模型
安全
性证明
模拟器
构造方法
Keywords
cryptographic protocol universally composable security analysis framework
security proof simulator construc-ting method
分类号
TN91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信匿名认证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彦伟
吴振强
乔子芮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145,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AA01Z438200)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0CXS009)
文摘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可信匿名认证协议,实现用户与服务器间的双向身份认证以及服务器对用户平台的可信性评估。服务器通过为可信用户颁发可多次使用的授权接入证书,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可信平台模块的度量负载。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议安全可信,具有高效性、可控性、跨域性等特点。
关键词
可信计算
认证协议
可信网络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Keywords
trusted computing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trusted network
Universally Composable(UC) security model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励
胡计鹏
杨明华
张亚明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火箭军装备研究院第四研究所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86-1789,1793,共5页
基金
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4ZX01040501-002)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资助项目(YETP144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61402022)
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资助项目(14JGB033)
文摘
针对目前端到端认证协议只认证平台身份,缺乏对平台可信性的验证,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ETAAP(end-to-end trust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协议的首轮交互中实现了可信平台真实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IMC/IMV交互完成对平台完整性验证和平台安全属性的可信性评估,并采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协议是安全的。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可实现基于完整性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
关键词
认证协议
匿名认证
可信计算
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
trusted computing
universally composable ( UC ) security model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供应链环境下UC安全的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
周洲
彭长根
杨玉龙
张晓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证明UC安全的前后向不可追踪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刘宇靓
任伟
《信息网络安全》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UC安全性证明中模拟器构造方法研究
张妤
黄周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可信匿名认证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周彦伟
吴振强
乔子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完整性度量的端到端可信匿名认证协议
谭励
胡计鹏
杨明华
张亚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