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基本理论探微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剑浩 冯军 +1 位作者 魏林林 谢宇锋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主要从针刺手法的应用和配伍以及临床辨证观这3个方面介绍冯军教授所创立的"通痹开结调气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针法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解结论,强调疾病尤其是痹证以辨结开结的治疗方法为核心,以调气为根本,气调则百病自消。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通痹开结调气 针法
下载PDF
冯军运用颅项针“通调肝气”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1 位作者 冯军 魏林林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190-192,共3页
冯军根据"少阳生长升发"的气化特点,提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不外乎肝虚或肝郁,肝为万病之贼,若失治误治易延及他脏,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故提倡早期治疗,既病防变。治疗上以颅项针通调肝气、濡养经筋,所用通痹开结调... 冯军根据"少阳生长升发"的气化特点,提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不外乎肝虚或肝郁,肝为万病之贼,若失治误治易延及他脏,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故提倡早期治疗,既病防变。治疗上以颅项针通调肝气、濡养经筋,所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注重整体辨识、从结立论、以通为法,最大限度发挥针刺的疏通作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施于颈项则通调少阳之力宏,肝气调达则痿废自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 颅项针 名医经验 冯军
下载PDF
冯军枢机针法临床运用发微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6 位作者 杨锦兰 余云进 魏谷行 裴梦然 刘嘉咏 刘谷柳 冯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66-875,882,共11页
[目的]介绍冯军教授创立的枢机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临床应用法则及技术操作规范,探讨天人相应视角下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与针灸效应的关联性规律。[方法]从《伤寒论》的六经针灸学思想入手,以阴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为中... [目的]介绍冯军教授创立的枢机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临床应用法则及技术操作规范,探讨天人相应视角下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与针灸效应的关联性规律。[方法]从《伤寒论》的六经针灸学思想入手,以阴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为中心,基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的六气太极时相图模型,并根据《黄帝内经》"气位相关"理论,立足于临床实践,对躯体进行"三阴三阳"横向的空间区域划分,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人体太极图模型构建了人体前后方向气机运行与六部气化相对应的关系,枢机针法是针刺颈项区域少阳枢机和腰臀区域少阴枢机的穴结,以斡旋人体阴阳之气化的新针刺疗法,其临床运用法则主要包括通痹开结,调和枢机,燮理阴阳;审守颈项少阳之枢,主风,知调四海和脏腑精气;温扶腰臀少阴之枢,主寒,尽消阴翳。其技术操作特点是运用系统化的针刺手法体系——通痹开结调气针法和开结烧山火热补手法,辨结开结,以调枢机。所举验案属素体阳虚、复感寒邪,邪犯少阴、少阳所致,故用枢机针法温扶少阴、通达少阳,以复阴阳之气化,遂三刺而愈。[结论]人体六气(六经)太极运行模型图作为探索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的研究先导,为针灸理论与六经辨证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据此提出的枢机针法不仅突破了经络理论作为针灸主体理论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全息、解剖、体表投影等针法治疗和调节之力偏弱的问题,使人体六气的运行和气化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机针法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 六经 太极图 伤寒论 针刺疗法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刍议“针方”之临证要略
4
作者 黄剑浩 陈娇凤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6期5-7,共3页
针之有道,方于精术。该文基于临床实践结合文献解读,总结出针方整合模式之一隅,并枚举验案1则,以阐述其优势所在。
关键词 针方 针法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 穴结 方结辨证
下载PDF
穴结理论——基于“神客共会”思想的腧穴形态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1 位作者 冯军 魏林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68-2771,共4页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论高度。文章以《黄帝内经》所载"神客共会"的动态腧穴观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从溯源、释义、分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构建腧穴病态视域下的形态学模型——穴结理论,以期更直接地从宏观角度辨析疾病的病变层次,为针刺临床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内涵 神客共会 穴结理论 解结法 通痹开结调气针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