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热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兴华 方晓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9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通督热"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AS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进行针刺治疗,在大椎穴行通督热针法,其余穴位颈夹脊、肾俞、腰阳关、足三里、复溜、三阴交、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目的:探讨"通督热"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AS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进行针刺治疗,在大椎穴行通督热针法,其余穴位颈夹脊、肾俞、腰阳关、足三里、复溜、三阴交、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效7例,占23.3%;有效20例,占66.7%;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达90.0%。结论:"通督热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针灸疗法 针刺手法/通督热针法 大椎
下载PDF
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1期1615-1616,共2页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捻转补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治疗,比较两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捻转补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治疗,比较两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SDAI和BASFI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BASDAI和BASF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捻转补法治疗比较,通督热针法可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痹 通督热针法 捻转补法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通督热针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秦晓光 朱博雯 +1 位作者 张星华 孙润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大椎及命门为主穴,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针刺治疗。均每天治... 目的:比较"通督热针法"与捻转补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取穴相同,均以大椎及命门为主穴,观察组采用通督热针法,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针刺治疗。均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31/34),优于对照组的79.4%(27/34,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大椎、命门穴操作通督热针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无火而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优于捻转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通督热针法 捻转补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凌晓燕 田元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7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督泄热刺络... 目的: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瘙痒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湿浸淫证 刺络拔罐法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下载PDF
郭义教授针刺手法介绍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扬 郭永明 +2 位作者 郑嘉太 胥莹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624-1628,共5页
针刺手法是针刺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是针刺的灵魂。郭义教授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教授学习针刺手法,在应用郑氏家传针刺手法的基础上,有所体会、有所心悟、有所发挥。本文介绍了郭义教授临床常用的几种针刺手法——温通针法中的过脸... 针刺手法是针刺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是针刺的灵魂。郭义教授师从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教授学习针刺手法,在应用郑氏家传针刺手法的基础上,有所体会、有所心悟、有所发挥。本文介绍了郭义教授临床常用的几种针刺手法——温通针法中的过脸热、穿胛热、通督热、透腹热,孔雀开屏,潜龙入海,详细叙述了其操作要点及其临床应用,以期推动针刺手法的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过脸 穿胛 通督热 透腹 孔雀开屏 潜龙入海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温通针法合脐部艾灸治疗产后风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孔玲 冶尕西 晁国荣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合脐部艾灸治疗产后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产后风患者给予"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并配合脐部艾灸,均于每天上午操作1次,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 目的:观察"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合脐部艾灸治疗产后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产后风患者给予"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并配合脐部艾灸,均于每天上午操作1次,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关节数、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痊愈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19/20);半年内电话随访,痊愈患者均未复发。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疼痛关节数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热""透胛热"的温通针法合脐部艾灸对于产后风的治疗效果颇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风 针刺 艾灸 通督热 透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