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英语文章的体裁到对文章的通篇理解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德杰 《社科纵横》 2003年第4期83-85,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怎样确定文章的体裁 ,根据体裁来确定文章的结构 ,从文章的结构中找出中心意思和论据或重要的事实 ,从而理解通篇文章。
关键词 体裁 结构 理解通篇文章 模糊考试
下载PDF
略论比兴与通篇比兴及其在当代诗歌中的缺失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1-75,共5页
中国诗歌传统中比兴思维的形成源于上古时期万物同构的求同性思维,它强调心物同构、情景交融;在诗歌创作中即表现为"索物以托情"、以"情附物"之比喻和"触物以起情"、以"物动情"之起兴,尤其成... 中国诗歌传统中比兴思维的形成源于上古时期万物同构的求同性思维,它强调心物同构、情景交融;在诗歌创作中即表现为"索物以托情"、以"情附物"之比喻和"触物以起情"、以"物动情"之起兴,尤其成为从古至今合乐歌唱之歌词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过"曲说"而非"直陈"营造出或隐约含蓄、或活泼谐趣的审美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 比兴 联想 通篇比兴
下载PDF
不能忽略通篇文意的把握
3
作者 吴琦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12期24-26,共3页
同学们阅读文言文往往忙于答题而忽略了对原文的通篇把握,这种不顾及原文整体急于在文中寻找相应答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文言文阅读的前面几题偏重于对字词的解释,但对全文意思的把握是解释具体字词的基础;至于最后几道题则完全属... 同学们阅读文言文往往忙于答题而忽略了对原文的通篇把握,这种不顾及原文整体急于在文中寻找相应答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尽管文言文阅读的前面几题偏重于对字词的解释,但对全文意思的把握是解释具体字词的基础;至于最后几道题则完全属于对全文意思的整体理解了。在答题前,首先要对原文作初次快读,以期对全文意思、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方能从居高临下、笼罩全篇的高度来指导下面的阅读和答题。文言文通篇文意的把握还要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文意 人物形象 通篇 整体理解 人生经验 原文 全文 解释 忽略
下载PDF
首段得势 通篇皆佳——重视写好作文的开头
4
作者 杨荧郁 《写作(中)》 2003年第2期12-12,共1页
很多同学都不注重也不善于写好作文的开头。殊不知,作文若有一个好开头,就能使全文振作有力,正如古人所说:“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唐彪《读书作文谱》)。
关键词 作文 开头 通篇 自由主义 唐彪 友谊 同学 读书 全文 构思
下载PDF
通篇兼顾 架好“桥梁”——习作中“过程和照应”点滴谈
5
作者 戴志强 欣心 戴sir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05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作用 桥梁 意思说 上下文 过渡句 班主任 通篇 兼顾 关联词语 小村庄
下载PDF
“一字通篇”教学法实例解析——《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6
作者 万文俊 余新志 《教师》 2013年第9期121-122,共2页
“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对文本核心字的破、识、解、立四个环节完成文本的教与学,降低语文学习的门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开放式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语文教学设计实例,具体分析了“一字通篇”教学法的... “一字通篇”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对文本核心字的破、识、解、立四个环节完成文本的教与学,降低语文学习的门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开放式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语文教学设计实例,具体分析了“一字通篇”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核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一字通篇”教学法 核心字
下载PDF
一篇通篇讲道理的古代判词
7
作者 宁致远 《法律适用》 1988年第10期14-15,19,共3页
这是一篇从头到尾,通篇说理的古代判词。作者是清代一位善于断狱的审官,名叫于成龙。清康熙十三年任广西省罗城县令,颇有政绩,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后迁升湖北黄州、武昌知府,再任福建藩司,两江总督。他所写的判词,由后人集为... 这是一篇从头到尾,通篇说理的古代判词。作者是清代一位善于断狱的审官,名叫于成龙。清康熙十三年任广西省罗城县令,颇有政绩,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后迁升湖北黄州、武昌知府,再任福建藩司,两江总督。他所写的判词,由后人集为《于成龙判牍》.这是其中的一篇.该篇词是针对一个械斗案的判词.械斗俗称“打群架”,危害十分严重。往往双方死伤人员甚多,焚烧房舍无数。在封建社会中也是为国法所难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词 于成龙 械斗 十三年 通篇 古代 罗城县 封建社会 吸取教训 打群架
原文传递
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之浅见
8
作者 易平 熊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8-69,共2页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学生最终能否阅读、能否正确理解所读内容、能否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掌握信息,是衡量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外各种层次的外语测试,都把阅读列为评估考生水平...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学生最终能否阅读、能否正确理解所读内容、能否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掌握信息,是衡量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外各种层次的外语测试,都把阅读列为评估考生水平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读 词汇阅读 句子阅读 通篇处理
下载PDF
《老子》簡帛校讀札記
9
作者 李銳 张帆 《道家文化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6-88,共13页
今本《老子》第15章有“涣兮若冰之將釋”,一般多以冰雪消融作解。我們認爲可據郭店本的“親魯其奴悍”,將“釋”讀爲“澤”,“涣”訓爲盛,意即像水盛的大澤一樣。今本第52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知”字多以知道... 今本《老子》第15章有“涣兮若冰之將釋”,一般多以冰雪消融作解。我們認爲可據郭店本的“親魯其奴悍”,將“釋”讀爲“澤”,“涣”訓爲盛,意即像水盛的大澤一樣。今本第52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知”字多以知道、了解爲訓,但此與《老子》通篇主旨不合。我們認爲此處“知”當訓爲掌管之意。今本第81章有“聖人之道,爲而不争”一句,帛書本、漢簡本作“人之道”,學者或以爲“人之道”是與“天之道”相反而言,或以爲“爲”與“無爲”矛盾,故作他解。我們認爲,結合第77章及其他相關章節來看,本句“人之道”應爲“聖人之道”的省略,與“天之道”是一貫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争 帛書本 老子 通篇 章節 主旨 學者 大澤
下载PDF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匡正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祥明 亓凤珍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在底本原文移录、断句标点等方面存在不少可商之处,文章择要对其进行辨析纠误。
关键词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 底本原文移录 断句标点
下载PDF
写景、叙事、抒情兼胜的田园诗
11
作者 景胜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12-12,共1页
×××同学问:《过故人庄》通篇是写景叙事,似乎没有写情,但为什么还说这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三者结合的田园诗呢?这首诗描写“我”应邀至“故人庄”作客的全过程。乍一看,确实是通篇写景叙事,似乎没有抒情。其实,细读全... ×××同学问:《过故人庄》通篇是写景叙事,似乎没有写情,但为什么还说这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三者结合的田园诗呢?这首诗描写“我”应邀至“故人庄”作客的全过程。乍一看,确实是通篇写景叙事,似乎没有抒情。其实,细读全诗,就会发现诗行中元不充溢着主客之间的深挚的感情,表达着对田园情趣的愉悦之情。因此,说《过故人庄》是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兼胜,完美结合的田园诗,决非虚言。下面拟通过对该诗的分析以证明我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诗 过故人庄 全过程 完美结合 细读 通篇 主客 田园风光 感情 描写
下载PDF
戏词、歌词与诗词中的“词眼”
12
作者 李昆峰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2期13-13,共1页
一部比较成功的好作品,之所以被广大读者一致认可或经久传诵,并不是因为他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往往是因为它其中的几个关键"字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作用。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们不妨从耳熟能详的戏词、歌词与诗... 一部比较成功的好作品,之所以被广大读者一致认可或经久传诵,并不是因为他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往往是因为它其中的几个关键"字眼",起到了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作用。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们不妨从耳熟能详的戏词、歌词与诗词入手,从几个方面在比较中加以论证。一、戏词中的词"眼"一般情况下,许多人都认为戏词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以为土得掉渣儿。可笔者却认为恰恰相反,一段浅白如话的戏词如果写好了,依然可以内含丰富、光艳夺目、精美绝伦。我们先以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一段唱词为例——"最难不过二月天\花喜温暖参喜寒\种菜老翁盼下雨\养蚕姑娘盼睛干……"这四句唱词看似平白如话、不事雕琢,可要找出它的词眼,只要稍加用心就一目了然。这就是最普通不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词 诗词 点石成金 王实甫 西厢记 作品 读者 传诵 乡愁 通篇
下载PDF
花开季节,感受教育的春天
13
作者 刘希娅 《教育家》 2019年第11期1-1,共1页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教育而言,报告对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做了回应,特别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经济社会...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教育而言,报告对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做了回应,特别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链条中统筹考虑,充分体现了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 教育 先导性 政府 通篇 发展 财政性 工作
下载PDF
男人VS女人
14
作者 达达 《时代风采》 2002年第10期19-19,共1页
交通篇: 绿灯亮了许久,该转弯还在路口让来让去的是女人;红灯快亮了,迅速转弯又懒得打方向灯的是男人。上班快迟到了,却还不忘记在路上梳头补妆的是女人;离上班还久,却宁愿把梳头时间省下来补觉的是男人。车窗贴满KITTY猫,为了排遣寂寞... 交通篇: 绿灯亮了许久,该转弯还在路口让来让去的是女人;红灯快亮了,迅速转弯又懒得打方向灯的是男人。上班快迟到了,却还不忘记在路上梳头补妆的是女人;离上班还久,却宁愿把梳头时间省下来补觉的是男人。车窗贴满KITTY猫,为了排遣寂寞的是女人;车窗贴满黑色隔热纸,为了办事方便的是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人 隔热纸 转弯 车窗 上班 红灯 通篇 二十年 迟到 方向
下载PDF
《雾》太忧伤朦胧——评《冬季到武汉来看雾》
15
作者 杨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5年第8期40-40,共1页
早有耳闻我校同学发表了《冬季到武汉来看雾》这篇文章,特别想一睹它变成铅字的风采。今日如愿,带着挺复杂的感情读完了一遍。没懂!只觉得读了之后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也许是全文通篇不离“雾”——雾这东西本来就让人晕晕乎乎的,再加... 早有耳闻我校同学发表了《冬季到武汉来看雾》这篇文章,特别想一睹它变成铅字的风采。今日如愿,带着挺复杂的感情读完了一遍。没懂!只觉得读了之后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也许是全文通篇不离“雾”——雾这东西本来就让人晕晕乎乎的,再加上开篇一段“朦胧”、“浪漫”,更让人觉得悬!悬得毫无耐性读下去,又特想强迫自己读下去。读第三遍时,静心,算是弄清楚了。说真的,我挺想赞扬这篇文章两句——构思巧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 冬季 武汉 文章 窒息 通篇 耐性 中学生 感觉 铅字
下载PDF
剑胆琴心铮——拜读权老剑琴同志所著《苍翁诗集》感赋
16
作者 杨茂森 《特立学刊》 1998年第4期63-63,共1页
(一)剑胆琴心铮,珠玑倍晶莹;丹诚铸歌魂,玉液净卉丛。(二)通篇哲理性,返璞归真情;直言抒胸臆,文彩醉春风。(三)诗绘人影踪,志追日月明;盛衰与荣辱,尽付东流中。
关键词 哲理性 陕西省 丹诚 追日 玉液 盛衰 通篇 春风 徐特立教育思想 渭南地区
下载PDF
“八句诀”妙译文言文
17
作者 赵文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9年第30期126-128,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使艰深的文言文翻译变得浅显而易于操作,是许多高中语文老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性地编了一首"八句诀",使枯燥的文言文翻译为变得简易可行,在连续多年的高中... 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使艰深的文言文翻译变得浅显而易于操作,是许多高中语文老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性地编了一首"八句诀",使枯燥的文言文翻译为变得简易可行,在连续多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翻译 通篇理解 瞻前顾后
下载PDF
评注法家著作
18
作者 昶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法家思想 著作 工农兵 古文 评注 通篇 杀人 千秋功罪 初中生 理论
下载PDF
汉语文学作品英译的信息布局对语篇建构的作用——以《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12期60-64,78,共5页
任何语篇均由句子构成;不管是这些句子抑或是整个语篇,均可通过某种方式,突显或弱化所需表达的信息。形成语篇线索并推进语篇往前发展的信息称为前景信息,对语篇作者的目标不产生直接或关键性作用而只起辅助、强化或评论作用的信息称为... 任何语篇均由句子构成;不管是这些句子抑或是整个语篇,均可通过某种方式,突显或弱化所需表达的信息。形成语篇线索并推进语篇往前发展的信息称为前景信息,对语篇作者的目标不产生直接或关键性作用而只起辅助、强化或评论作用的信息称为背景信息。信息布局理论认为,可接受的语篇是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合理布局的结果。本文以汉语文学作品《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通过对其中前景信息的提取并回译成汉语,探讨前景信息在语篇构建过程中对通篇连贯起所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前景化 背景化 通篇连贯 语篇构建
原文传递
20世纪20年代以来台湾学界的郑芝龙研究回顾
20
作者 余福海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5年第1期276-297,共22页
台湾学界研究郑芝龙的学术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对郑芝龙的关注实际自明清之际就已经开始。明人曹履泰《靖海纪略》、陈燕翼《思文大纪》、夏琳《闽海纪要》、史悖《恸余杂记》等诸多史籍中都有专门条目,乃至通篇内容记述... 台湾学界研究郑芝龙的学术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对郑芝龙的关注实际自明清之际就已经开始。明人曹履泰《靖海纪略》、陈燕翼《思文大纪》、夏琳《闽海纪要》、史悖《恸余杂记》等诸多史籍中都有专门条目,乃至通篇内容记述郑芝龙史事。清初,对郑芝龙史事的考论,仍见之于明遗民的篇什。这是台湾学界在民初开展郑芝龙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学界 靖海 通篇 史事 台湾 郑芝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