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可通约性——范式视域下中西医科学哲学分析 |
刘蓉
陈楚淘
|
《中国科技术语》
|
2025 |
0 |
|
2
|
国际传播通约性议题的建构:以气候变化为例 |
陈强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2
|
|
3
|
中国特色公安管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通约性视角 |
李辉
李宇晨
|
《公安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4
|
“不可通约性”视阈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变革研究 |
苏诗越
|
《新闻文化建设》
|
2024 |
0 |
|
5
|
Paradigm:语言通约之基石 |
丰国欣
|
《理论月刊》
|
2004 |
3
|
|
6
|
不可通约性与科学合理性——库恩科学合理性理论研究 |
周超
朱志方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7
|
论演化与博弈的不可通约性——对演化经济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
黄少安
黄凯南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8
|
权利何以通约--华盖公司作品维权的标本意义 |
谢晓尧
林良倩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9
|
试析两种科学共同体理论的不可通约性 |
王彦君
吴永忠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0
|
发展国家体育软实力的思考——基于文化交集和通约的视角 |
程林林
|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11
|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
王延锋
刘兵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2
|
再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 |
余虹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3
|
词汇系统、真理和不可通约性——库恩的“结构之后的路” |
宋志润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4
|
不可通约与文化多元化 |
牛秋业
张桂娥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15
|
透镜模式:光电子媒介下城市的可通约性 |
周诗岩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6
|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技术范式不可通约性理论 |
郑雨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7
|
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看中西医学关系 |
张宇鹏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8
|
生态文明制度与文化的通约与融合 |
徐忠麟
崔娜娜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与可统一性 |
张玉清
杨金长
常存库
|
《中医药学报》
CAS
|
2006 |
1
|
|
20
|
不可通约性视阈下的王国维译论——《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的现代阐释 |
马向辉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