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P72探讨通络明目方对青光眼模型大鼠RGC和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赵颖 张珊 +4 位作者 刘子豪 孙雨辰 段琪 邓桂江 赵静如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通络明目方调控热休克蛋白72(HSP72)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hareef-Sharma法将40只大鼠建立青光眼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通络明目方组(TM),各20只,另将进行假手术的24只大鼠... 目的探讨通络明目方调控热休克蛋白72(HSP72)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和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hareef-Sharma法将40只大鼠建立青光眼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通络明目方组(TM),各20只,另将进行假手术的24只大鼠设为对照组(CG)。TM组大鼠每日通络明目方8.61 g/kg灌胃,CG、MG组大鼠每日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给药21 d。造模后第1、7、14、21天时,使用眼压计测量大鼠眼压,采集大鼠造模对侧眼眼眶血0.5 m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HSP72水平。给药完成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大鼠RGC细胞数量及凋亡率,测定视网膜厚度;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C细胞HSP72表达。结果(1)眼压:MG组大鼠造模后1、7、14、21 d眼压均高于CG组(t_(1 d)=7.758、t_(7 d)=10.913、t_(14 d)=17.353、t_(21 d)=7.955,均P=0.000),TM组大鼠造模后7、14、21 d眼压均低于MG组(t_(7 d)=-2.604,P=0.021;t_(14 d)=-8.815,P=0.000;t_(21 d)=-4.1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HSP72:MG组大鼠造模后1、7、14、21 d血清HSP72水平均高于CG组(t_(1 d)=16.450、t_(7 d)=23.576、t_(14 d)=13.206、t_(21 d)=8.934,均P=0.000),TM组大鼠造模后21 d血清HSP72水平高于MG组(t=5.93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视网膜形态和厚度:MG组大鼠RGC出现数目减少和空泡化现象,内核层细胞开始排列紊乱、疏松,神经纤维层水肿,内核层疏松,厚度较CG组薄;而TM组大鼠视网膜RGC数目轻度减少、空泡化、内核层细胞状态与MG相比均较轻,厚度较MG组厚。(4)RGC数量和凋亡率:MG组大鼠造模后14、21 d视网膜RGC数量低于CG组(t_(14 d)=-5.886,P=0.000;t_(21 d)=-4.424,P=0.001),1、7、14、21 d RGC凋亡率高于CG组(t_(1 d)=22.165、t_(7 d)=36.737、t_(14 d)=20.285、t_(21 d)=17.176,均P=0.000);TM组大鼠造模后14、21 d视网膜RGC数量高于MG组(t_(14 d)=3.014,P=0.010;t_(21 d)=3.444,P=0.004),7、14、21 d RGC凋亡率低于MG组(t_(7 d)=-9.762、t_(14 d)=-8.639、t_(21 d)=-9.674,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视网膜HSP72:CG组大鼠视网膜HSP72几乎无表达,MG、TM组HSP72随时间表达增加;相同时间点比较,TM组HSP72表达高于MG组。结论HSP72对青光眼模型大鼠RGC具有保护效应,而通络明目方可能是通过增强并维持HSP72阳性表达,以增加RGC存活率,从而保护青光眼视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2 青光眼 通络明目方 视神经 眼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