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建顺 曹得胜 保小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腑清胰方治疗,观...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腑清胰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肠道黏膜屏障指标(血清淀粉酶、血清D-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以及血浆内毒素)和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各检测指标和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CD4^+、CD4^+/CD8^+以及Treg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清胰方 重症急性腺炎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建波 唐卫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研究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并且探讨其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 目的:研究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并且探讨其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腑清胰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对两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麻痹恢复时间和APACHEⅡ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7、14天时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14天时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淀粉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4)治疗14天时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和Treg细胞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CD8+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清胰方 重症急性腺炎 临床疗效 肠道黏膜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通腑清胰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利红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并且探讨其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并且探讨其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通腑清胰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胰酶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与排气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以及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4%/73.68%),P<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清胰方 腺炎 胃肠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通腑清胰方联合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改善的影响
4
作者 陈攀 谭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6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联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SA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各39例,血滤组予以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联合组在血...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联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SA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各39例,血滤组予以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联合组在血滤组基础上予以通腑清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禁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血滤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患者的禁食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较血滤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联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SAP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腺炎 通腑清胰方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
下载PDF
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清胰方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分析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清胰方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清胰方 重症急性腺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舒逍 董京文 +1 位作者 杨海峰 马东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4例SAP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1剂/d,疗程10 ...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4例SAP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1剂/d,疗程10 d。监测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记录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记录4周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中转手术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第5、10天观察组血清D-乳酸、DAO及尿L/M值均明显下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血浆内毒素呈升高趋势,观察组在第5、10天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6-keto-PGF1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4周内观察组ARDS、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12.5%、9.38%,均低于对照组的37.5%和31.25%(P<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辅助治疗SAP,能减轻肠麻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炎性损伤,改善微循环,保护了SAP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降低了ARDS、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腺炎 通腑清胰方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炎性因子 微循环
原文传递
通腑清胰方+皮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檀香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皮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清胰方... 目的:探讨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皮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皮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清胰方胃灌注入+皮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促进临床症状、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腺炎 通腑清胰方 皮硝
下载PDF
清胰化瘀通腑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锐娜 陈乾 +1 位作者 赵哲 胡仕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8期1325-1331,共7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胰化瘀通腑方对急性胰腺炎(AP)的调控机制。方法清胰化瘀通腑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进行检索,AP相关靶点经GeneCards、DrugBank、OMIM、TT...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胰化瘀通腑方对急性胰腺炎(AP)的调控机制。方法清胰化瘀通腑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TCMSP、BATMAN-TC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进行检索,AP相关靶点经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筛选,经Venny在线工具获取两者交集靶点,经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信息,用Cytoscape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的绘制与分析。利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最后运用PyMOL、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清胰化瘀通腑方有效成分与AP交集靶点179个,核心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核心靶点有STAT3、PIK3R1、PIK3CA等。清胰化瘀通腑方调节AP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为PI3K-Akt信号通路等。经分子对接验证,清胰化瘀通腑方核心成分与AP核心靶点结合力较强。结论清胰化瘀通腑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抗炎、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等方面来治疗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腺炎 化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经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古豫 李莹 +3 位作者 杨坤 田小雨 王永德 赵景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目的 观察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经肠道菌群调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52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与试验组76... 目的 观察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经肠道菌群调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52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与试验组76例,另选择10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参照。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共治疗7 d,试验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连续灌肠7 d。观察比较SAP患者与健康对象肠道菌群分布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生化指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D-乳酸(D-lactic acid, D-LA)、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疾病疗效与证候疗效)、病情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sⅡ,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预后与治疗安全性。结果 SAP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健康对象低,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水平较健康对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球菌、肠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DAO、D-LA、AMY、LP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DAO、D-LA、AMY、L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疾病总有效率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6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证候总有效率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5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28 d病死率(2.67%)较对照组(10.8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SAP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经通腑清胰方中药灌肠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且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腺炎 中药灌肠 通腑清胰方 肠道菌群 生化指标 预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建立 戴学军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以常规疗法联合中药通腑清胰方治疗,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以常规疗法联合中药通腑清胰方治疗,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检测血淀粉酶(AMY)、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MY、BUN、SCr和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通腑清胰方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腑清胰方 炎症因子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