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台湾地区监听制度的新变革——以通讯记录的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庆 《海峡法学》 2016年第4期55-62,共8页
台湾地区保障公民通讯秘密自由权的法律规定内容较为全面,既保障通讯的内容,也保护通讯记录。通过2014年"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的修正,台湾地区最终确立了调取部分案件通讯记录应恪守重罪原则、法官保留原则与相当事由原则,从而... 台湾地区保障公民通讯秘密自由权的法律规定内容较为全面,既保障通讯的内容,也保护通讯记录。通过2014年"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的修正,台湾地区最终确立了调取部分案件通讯记录应恪守重罪原则、法官保留原则与相当事由原则,从而建构起有限的司法审查制度,运作程序已具备法治化与正当性,此举能够较好地保护公民的通讯记录,进而保障通讯秘密自由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记录 隐私权 人性尊严 正当程序
下载PDF
即时通讯记录证据能力规则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9-86,共8页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特色引致诉讼法领域证据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在网络证据和数字证据范畴内,即时通讯记录无疑是极具独特性的证据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次明确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即时...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特色引致诉讼法领域证据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在网络证据和数字证据范畴内,即时通讯记录无疑是极具独特性的证据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次明确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即时通讯记录具有通讯主体匿名性、通讯过程瞬时性、通讯方式数据性、通讯语境随意性等特性,使得传统证据能力规则必须进行微调或重组才能适用于该类证据。就法官认证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资格而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综合认定规则、鉴真规则、辨识规则等证据规则的重构,已成为遵循认证专业化的逻辑前提下破解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现实困境的科学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规则 证据能力 即时通讯记录
下载PDF
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证据能力规则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
证据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趋势,科学证据中,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等电子数据已步入21世纪司法证明的核心舞台。抽象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了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 证据信息化是全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趋势,科学证据中,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等电子数据已步入21世纪司法证明的核心舞台。抽象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了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然而,微观层面,通讯主体匿名性、通讯过程瞬时性、通讯方式数据性、通讯语境娱乐性等特殊素因却造成传统证据能力规则必须历经重组才能适用于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认证。故此,真实性认证、关联性认证、合法性认证中,鉴真规则、辨识规则、综合认定规则、最佳证据规则、非法排除规则等规则的重构成为破解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瓶颈的综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记录 认证规则 证据能力
下载PDF
手机通讯记录中冗余数据剔除方法研究
4
作者 杜娇 陆容天 《价值工程》 2017年第20期63-65,共3页
居民出行信息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传统的获取居民出行信息的方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有效样本低等缺陷,现在手机保有量已超过90%,而且手机通过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来进行定位,所以利用手机通讯记录数据来... 居民出行信息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传统的获取居民出行信息的方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有效样本低等缺陷,现在手机保有量已超过90%,而且手机通过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来进行定位,所以利用手机通讯记录数据来研究居民出行信息是可行的,而且具有成本低时效性高的特点。但是手机通讯记录中存在乒乓切换数据,剔除乒乓切换数据对于利用手机通讯记录研究居民出行信息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基站切换序列与出行链并不完全对应的三种情况提出了剔除乒乓切换的三种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通讯记录 基站 乒乓切换 出行链
下载PDF
即时通讯记录的司法认定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浩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民诉法解释》首度明确了即时通讯记录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然而,即时通讯记录通讯主体未知性、通讯对象无形性、通讯方式瞬时性、通讯内容非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却合力引致其司法认定巉岩林立:抽象维度,主体困境、原件困境、语境困境并列... 《民诉法解释》首度明确了即时通讯记录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然而,即时通讯记录通讯主体未知性、通讯对象无形性、通讯方式瞬时性、通讯内容非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却合力引致其司法认定巉岩林立:抽象维度,主体困境、原件困境、语境困境并列,微观维度,集中呈现为司法说理机制不足、司法认定标准模糊、司法认定结果分化等复合缺陷。在此基础上,构建即时通讯记录的鉴真规则、辨识规则、原本规则等专属性司法认定规则成为破解其司法认证瓶颈的综合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记录 相对独立模式 鉴真规则 辨识规则 原本规则
原文传递
即时通讯记录作为证据的司法认定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浩 《证据科学》 2017年第1期53-64,共12页
即时通讯记录证据属于电子数据,除主体匿名、原件复合、语境随意等属性外,还具有静态、动态双重独立性。民事诉讼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但通讯方式瞬时性、... 即时通讯记录证据属于电子数据,除主体匿名、原件复合、语境随意等属性外,还具有静态、动态双重独立性。民事诉讼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但通讯方式瞬时性、通讯信道无形性、通讯内容非稳定性等因素却合力引致其当前混同于其他证据的共通性,司法认定无法涵盖该类证据的全部独特性。主体层面的真实性认定困境、原件层面的合法性认定困境、语义层面的关联性认定困境以及证明力优先规则未得细化,均要求在其证据地位已获独立性认可后实施更具实质意味的围绕其司法认定过程的独立化研究,基于此,构建与完善即时通讯记录鉴真规则、辨识规则、最佳证据规则、证明力优先规则成为破解其司法认定可采性与可信性瓶颈的理性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 司法认定 即时通讯记录 电子证据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7
作者 张鸣鸣 邓咏诗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8年第2期43-57,共15页
法律系以社会为基础构建的规则体系。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置于法定独立证据地位,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又把即时通讯记录纳入电子证据的形式一种。上述修法,概因社会群体行为性状改变之使然。但独立为证却非易事,即时通... 法律系以社会为基础构建的规则体系。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证据置于法定独立证据地位,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又把即时通讯记录纳入电子证据的形式一种。上述修法,概因社会群体行为性状改变之使然。但独立为证却非易事,即时通讯记录在司法应用层面仍欠缺配套的可操作性指引。鉴于此,本文抽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施行后的100份广东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作为分析样本,对其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出示情况进行现实考量。分析发现,若把一般证据规则应用于即时通讯记录证据上,将遭遇到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困境,并容易产生证明力降格的倾向。为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虚化,在实证分析基础上,考察到困境之根源,实为该种新型证据在证据结构技术层面的'相对独立'决定了其在认证过程中需要程序上的'相对独立'。文章尝试从该属内差异出发,借鉴英美法系的'最佳证据规则''鉴真规则',解决'证据原件'及'三性'认定难题,再设计证据可采性标准和证明力认定规则方案,以期解决庭审实务问题并求教于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记录 电子证据 证据采信 证据规则
原文传递
GSM网络通信记录监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侯庆华 《河南科技》 2014年第2X期120-120,共1页
通过搭建软硬件架构,在不改变现网的情况下,运用信令、语音、数据挖掘及监听等技术,采集取样数据,记录通信过程中的语音、短信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回溯、定位和重现某一时刻通信情况。
关键词 GSM 通讯记录 监听系统
下载PDF
基于安卓平台的隐私保护系统
9
作者 汪肇强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年第7期171-172,共2页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与手机上网用户的持续增多,个人手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安卓平台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重要数据文件丢失,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基...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与手机上网用户的持续增多,个人手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安卓平台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智能手机的一半以上,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重要数据文件丢失,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基于安卓平台的手机隐私保护系统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安卓平台下的文件加密与通讯记录隐藏问题,达到全面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文件加密 通讯记录隐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