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教学的价值、困境及体系构建研究——以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为例
1
作者 钟伟平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5期79-81,共3页
开展通识写作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普遍共识,但作为在高等教育中占较大体量的应用型高校,其对开展通识写作教育的路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从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教学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入手,以许昌学... 开展通识写作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形成普遍共识,但作为在高等教育中占较大体量的应用型高校,其对开展通识写作教育的路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从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教学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入手,以许昌学院“1+N1+N2”通识写作课程体系为例,提出契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写作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通识写作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本科新生通识写作课的嵌入式教学实践探索——以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2
作者 张依兮 杨莉 黄飞燕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8期98-107,共10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本科新生通识必修课“写作与交流”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研究,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背景下开展面向低年级大学生的学术写作通识课程的嵌入式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目的/意义]通过对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本科新生通识必修课“写作与交流”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研究,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背景下开展面向低年级大学生的学术写作通识课程的嵌入式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基于近5年的教学合作,对信息素养与写作的整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并通过构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评估模型,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出发点,采用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结论]写作能力与信息素养能力呈正相关。本科新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结构和特点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图书馆在开展信息素养教学时应注重信息思维与认知的培养,通过全流程嵌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教学 本科新生 通识写作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评估
下载PDF
辩论式教学法在通识写作课中的应用——以“写作与沟通”课程“消费”主题为例
3
作者 贺曦鸣 《写作》 2023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辩论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配合通识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在辩论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清华大学... 辩论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配合通识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学情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在辩论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清华大学开设的“写作与沟通”课程“消费”主题为例,结合课程内容分析了辩论式教学法在通识写作课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从教学宗旨、内容设计、情境创设和技术手段四个方面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为辩论式教学法在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论式教学法 通识写作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关于开放大学开设通识写作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剑 曾锡环 《天津电大学报》 2020年第3期33-37,共5页
写作课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应用性课程。为了提高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开放大学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开设通识写作课的成功经验,利用结构化思维和高效写作模板的教学方式,结合网上教学与面授教学一... 写作课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应用性课程。为了提高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开放大学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开设通识写作课的成功经验,利用结构化思维和高效写作模板的教学方式,结合网上教学与面授教学一体化设计的自身优势,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开设通识写作课。大力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写作表达和结构化思维能力,提升开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通识写作 写作表达能力 结构化思维 核心职业能力
下载PDF
通识写作课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路径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曦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S01期143-146,共4页
形成性评价对于通识写作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挖掘在主题式通识写作课中采取形成性评价的三种路径,分析了在通识写作课中面批、反馈信和同伴互评这三种形成性评价路径的共同特点,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实... 形成性评价对于通识写作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挖掘在主题式通识写作课中采取形成性评价的三种路径,分析了在通识写作课中面批、反馈信和同伴互评这三种形成性评价路径的共同特点,以及形成性评价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了通识写作课形成性评价的优化路径,以期推动相关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主题式通识写作
下载PDF
课程内涵、教学方法与增量空间:国内高校通识写作课建设现状及改革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海燕 郑小静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随着对国际通识写作教育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市场对员工读写能力的日益强调,越来越多国内高校意识到实行学生全覆盖通识写作课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状观察、调研和课程教改实践显示:通识写作课也即思维训练课的课程内涵共识... 随着对国际通识写作教育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市场对员工读写能力的日益强调,越来越多国内高校意识到实行学生全覆盖通识写作课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状观察、调研和课程教改实践显示:通识写作课也即思维训练课的课程内涵共识已初步形成;主题式写作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尤其是面批式教学法被诸多高校突出采用;“文化反哺”可以成为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通识写作课教学改革的新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写作 课程内涵 教学方法 增量空间 文化反哺
下载PDF
跨越现象的白描:通识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沛楠 《写作》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以学术性写作为核心目标的通识写作课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在学术性写作训练中对写作初学者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训练环节。以通识写作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路径为分析对象,提出通识写作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 以学术性写作为核心目标的通识写作课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在学术性写作训练中对写作初学者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训练环节。以通识写作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路径为分析对象,提出通识写作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经过“从现象白描到问题导向”和“从经验提问到理性提问”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解决“有论域而无论题”和只能提出经验问题而无法上升到学理讨论两个常见困境。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学术性写作的目标理解,另一方面也在写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打破自身既有知识框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写作和思维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通识写作 问题意 学术写作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通识写作课程的价值塑造功能及实现途径
8
作者 朱雪珂 李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1年第12期189-190,193,共3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移通学院远景学院开设了以通识写作为基础的课程《研究方法与统计》,课程以培养学生通识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并培养学生的具备一定的自主研究、探究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我国教育制度优势明显,人才资源基础较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写作 课程思政 思辨
下载PDF
写作通识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与验证——以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为例
9
作者 黄海燕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课程考核问题是通识写作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痛点问题,多年来鲜有值得信赖的、可复制的方案可循。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探索出的“六项测评法”,融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 课程考核问题是通识写作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痛点问题,多年来鲜有值得信赖的、可复制的方案可循。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探索出的“六项测评法”,融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于一体。焦点小组数据显示,该测评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课程投入度和获得感;同时,在组内与组间互评的权重及判分方式与标准等方面,“六项测评法”须做出一定的调试与改进,以避免或纠正学生的功利性分数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育 六项测评法 焦点小组
下载PDF
新文科视野下应用型高校通识写作课“两基一线三融合”的创新模式与增量空间
10
作者 彭博 郭海玲 +1 位作者 张小虎 相金妮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新文科建设已成当下教育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国家战略层面不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文科及课程建设的改革升级,更加注重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的培养,从适应服务其他学科及市场需求转向全面的育人价值支撑引... 新文科建设已成当下教育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国家战略层面不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文科及课程建设的改革升级,更加注重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的培养,从适应服务其他学科及市场需求转向全面的育人价值支撑引领。当前,各高校在写作课程建设中都进行了广泛探索。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通过面向全校学生的《写作与表达》DNA课程,构建“两基一线三融合”新文科应用型课程体系,搭建多维度、强应用、重思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扣“新文科”的精神内核——文化资源与育人价值,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写作课程建设开拓了丰富的增量空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通识写作 创新模式 增量空间
下载PDF
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以湖南大学主题写作课“广告文化”为例
11
作者 胡朝雯 《写作》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在写作训练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是突破写作瓶颈的关键之一。问题意识不强、论证缺乏逻辑、文章前后不一致等常见的问题都可能与读者意识的缺失有关。通识写作课程将读者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写作训练的不同环节,在确定选题阶段设置自我评价表... 在写作训练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是突破写作瓶颈的关键之一。问题意识不强、论证缺乏逻辑、文章前后不一致等常见的问题都可能与读者意识的缺失有关。通识写作课程将读者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写作训练的不同环节,在确定选题阶段设置自我评价表,针对文章预设的读者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分析论证阶段设置辩论环节,从读者角度探究问题、调整论述,使论述有的放矢。在初稿完成阶段,展示与互评让学生身兼作者与读者双重身份,全方位检验读者意识,为修改文章提供标准。学生经历作者与读者身份的几次互换,通过突破作者身份局限来促进读者意识的培养。读者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优化写作,还有着改进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方法、启迪研究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写作 读者意 广告文化
下载PDF
理念、课堂与教材: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的三重变革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时磊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2018年,清华大学正式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经过五年发展已经覆盖全体本科生,掀起了一场全国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变革。这种变革性主要体现为:在教学理念方面,以主题式研究性写作的教学和学习为基本模式,而不是沟通能力的职业技能训练;... 2018年,清华大学正式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经过五年发展已经覆盖全体本科生,掀起了一场全国写作类课程的教学变革。这种变革性主要体现为:在教学理念方面,以主题式研究性写作的教学和学习为基本模式,而不是沟通能力的职业技能训练;在课堂学习方面,以小班制的探究性写作过程操练为特色,而不是写作显性知识的随堂讲授;在教材方面,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呈现教与学的动态全过程,而不是体大思精的写作理论和知识的系统阐述。在看到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有了广泛影响、取得教学实绩的同时,也应深入剖析及思考,注意该课程的发展依赖一定条件,特别是面向全国推广时,或许会有一定障碍,需要根据校情、学情等做出具体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写作与沟 主题式写作 写作教材 教学案例 写作
下载PDF
开放大学建设中写作通识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正伟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8-21,46,共5页
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受到包括学习资源的僵化、陈旧甚至缺失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为学习者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值得... 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受到包括学习资源的僵化、陈旧甚至缺失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为学习者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值得关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写作通识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读写互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写作通识课程教学设计将逐步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写作课程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新中国汉语写作教程的脉络与通识教育写作观——主述《作文指导》、《写作通论》等教材体系
14
作者 阎泽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朱德熙先生的《作文指导》应该是新中国大学汉语作文教学和基础写作理论(教材)的奠基之作。该书的出版要比何家槐《作文讲话略稿》早四年,今天读来,依然亲切深刻中用;说《写作通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最深远的一部高校汉语基础写作教... 朱德熙先生的《作文指导》应该是新中国大学汉语作文教学和基础写作理论(教材)的奠基之作。该书的出版要比何家槐《作文讲话略稿》早四年,今天读来,依然亲切深刻中用;说《写作通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最深远的一部高校汉语基础写作教材,绝对不是过誉之词;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百花齐放与浮躁并存的写作学建设道路之后,呼吁写作课教学与理论研究应该向通识教育和通识能力培养方向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写作 教程 教材 脉络 教育写作
下载PDF
高校写作通识教育的“金课”建设之道——基于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创新实践
15
作者 黄海燕 《写作》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远未达到社会预期;学生写作能力薄弱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其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针对高校写作通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困境,紧紧围绕“金课”建设标准,从国...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远未达到社会预期;学生写作能力薄弱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其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江西财经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团队,针对高校写作通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困境,紧紧围绕“金课”建设标准,从国内普通高校实际和学情出发,探索出了一套以“一组一案、三维思政、四型课堂、六项测评”为核心策略的课程教学创新方案。经实践检验,该方案教学成效显著,易复制、可推广,对建构高校写作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育 金课 课程创新
下载PDF
新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写作通识课教学改革观察——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写作通识课为例
16
作者 李凌婧 《文教资料》 2021年第16期204-206,共3页
学岗交融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写作通识课为切入视角,深入剖析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给出策略建议,探索通识课程作为人才... 学岗交融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写作通识课为切入视角,深入剖析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给出策略建议,探索通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组成要素,通过改革完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更符合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写作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职院校写作通识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7
作者 李凌婧 《文教资料》 2020年第8期42-43,共2页
新时代背景使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不一样,此时急需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本文剖析写作通识课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给出策略建议,探索通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组成要素,通过自身... 新时代背景使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不一样,此时急需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本文剖析写作通识课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给出策略建议,探索通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组成要素,通过自身改革完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写作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