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之用——以《美术通诠》再思严复的“美术观”
1
作者 杨旭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当下的“美术”含义多与“绘画”相关,而在晚清,“美术”作为概念传入中国时,其含义更多地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概念相近,涵盖了“建筑、雕塑、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严复节译了倭斯弗On the Exercise of Judgment in Li... 当下的“美术”含义多与“绘画”相关,而在晚清,“美术”作为概念传入中国时,其含义更多地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概念相近,涵盖了“建筑、雕塑、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严复节译了倭斯弗On the Exercise of Judgment in Literature的前两章及第三章前半部分内容,并以《美术通诠》为名发表。严复将倭斯弗的文学批评著作冠以“美术”之名,其命意关联了西方的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乐教”思想,形成了科学与情感相结合的“美术观”。这种美术观一方面侧重用“美术”培养“观察”能力以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则与严复希望通过提高“民”的素质以“移风易俗”的理想有关。与追求纯粹审美的“美术”不同,严复的“美术观”扎根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择其精华,将二者熔铸一体,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美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美术通诠 美术 科学与情感 移风易俗
下载PDF
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美术通诠》的影响
2
作者 于晓丽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美术通诠》是严复唯一一本介绍美术与文学的译著,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学理论著作,展现了严复独特的美学思想。通过对读原文和译文,发现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具有一定影响:作为教育家,利用增译... 《美术通诠》是严复唯一一本介绍美术与文学的译著,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根据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学理论著作,展现了严复独特的美学思想。通过对读原文和译文,发现严复多重文化身份对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具有一定影响:作为教育家,利用增译法和按语倡导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维新派提倡者,将美术视为强国手段,期望以此“开民智”;作为桐城派提倡者,采用归化法强调“义”与“理”的辨析,提炼出“托意写诚”的美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通诠 严复 文化身份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翻译修辞视角下《美术通诠》的认同建构
3
作者 唐诗婷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6期102-110,共9页
《美术通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严复翻译实践,其鲜明的修辞特性表明了严复“托译言志”的翻译目的。以《美术通诠》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学家伯克的“认同”理论出发,借助哈里克的象征资源分类,探究严复为实现读者认同所做的努力可以发现:... 《美术通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严复翻译实践,其鲜明的修辞特性表明了严复“托译言志”的翻译目的。以《美术通诠》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学家伯克的“认同”理论出发,借助哈里克的象征资源分类,探究严复为实现读者认同所做的努力可以发现:严复打通中西文论和引入中国道德观,与目标读者互动;运用同情认同和无意识认同,对原文进行节译;使用文言文体和华丽文风等翻译修辞策略,提升了译本的认同效果,扩大了译本的传播覆盖面。研究也为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建立译本认同提供借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带有受众意识,积极使用象征资源提高读者对译本的认同感;要意识到修辞的反作用力,要在忠实的基础上为译作增添修辞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通诠 翻译修辞 认同 象征资源
下载PDF
严译《美术通诠》及其英文原著 被引量:4
4
作者 皮后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204,共7页
英国学者倭斯弗1897年出版《批评原理》一书,旨在简要梳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流变;1900年又在此书基础上增删而成《文学批评》一书,纳入“圣殿启蒙丛书”出版。1906年初,严复担任中英文《寰球中国学生报》双月刊主编及总撰述,其... 英国学者倭斯弗1897年出版《批评原理》一书,旨在简要梳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与流变;1900年又在此书基础上增删而成《文学批评》一书,纳入“圣殿启蒙丛书”出版。1906年初,严复担任中英文《寰球中国学生报》双月刊主编及总撰述,其后选译倭斯弗《文学批评》前三章《艺术》《文辞》《古代鉴别》,并附加案语,连载于该刊第3、4、5-6期。严复此译乃是基于对美育重要地位以及中国美育缺位之严重恶果的认识,从国族生存竞争的高度极力提倡美术教育。严复为突出“美术”教育主题,在翻译时离开原著书名另拟书名《美术通诠》。这一特殊处理方式,导致学术界近二十年来未能从其中译书名入手找到其英文原著,成为严复译著中的一个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倭斯弗 《批评原理》 《文学批评》 《美术通诠
下载PDF
王易与《修辞学通诠》
5
作者 钟志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0期3-4,13,共3页
王易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之一。他自幼即显露了文学才华,长年在中学、大学任教,治学严谨,著述甚丰,《修辞学通诠》是其修辞研究的代表作。《修辞学通诠》较具特色的内容主要有:言意观;动情说;辞藻论;文体风格论;辞格论。
关键词 王易 修辞学 通诠 辞藻 文体风格 辞格
下载PDF
中西互译中的“味”论--以严复的《美术通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 何畅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5,191,共10页
在晚清严复译的《美术通诠》中,中西诗味论产生了跨文化互释,严复以中国“味”范畴相关的概念对译西方“趣味”美学中的相应理念,呈现了中西关于“味”论的观念、功能、技巧之间的对话。严复在对倭斯弗的《文学判断力》一书的翻译活动中... 在晚清严复译的《美术通诠》中,中西诗味论产生了跨文化互释,严复以中国“味”范畴相关的概念对译西方“趣味”美学中的相应理念,呈现了中西关于“味”论的观念、功能、技巧之间的对话。严复在对倭斯弗的《文学判断力》一书的翻译活动中,展现了中国诗味论中以“味”论美的审美观念,同时对“味”作为公共性情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以“味外之至,象外之旨”与西方“理式”说对照,从而对“托意写诚”的创作技巧进行阐释。译本体现了严复以中西互为映照,在中国诗味论与西方“趣味”观之间的相关概念中探寻涵义会通。他通过比较对话,以西学为镜反观清代诗味论传统,凸显了中国诗味论当中特有的思想内核与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论 《美术通诠 中西对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