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金匮要略》“通达阳气”法在痹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邱新萍
-
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
-
出处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9期678-679,共2页
-
文摘
痹证是由于正虚邪滞,阳气失于宣达,不通则痛所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的病证,其本质是阴证。因此人体气机的畅通和阳气的温煦功能对于痹证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诸多的治痹方剂中非常重视阳气在体内的通达的作用。包括两层含义:一要通阳,使表里内外痹阻之阳气得以宣通,畅行无碍;一要达阳,使内外虚弱之阳气得以振奋,充沛盈满。阳气通达则经脉通利,邪气易除;阳气通达则正气充足,机体抵御风寒湿邪的作用强,能更好地濡养四肢关节,从而达到治愈痹证的目的。《金匮要略》"通达阳气"的治法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痹证的临床。
-
关键词
张仲景
《金匮要略》
通达阳气
痹证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重阳思想”理论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任磊
闫子铭
赵云
秦建国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97-500,共4页
-
基金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1号)。
-
文摘
慢性肾脏病的病性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脾肾阳气亏虚为本,风邪、湿浊、瘀血为标,虚实夹杂既有因虚致实,又有因实致虚,两者相互影响,以致恶性循环。阳气在人体内起着温煦、卫外、推动、固摄、气化的重要作用,故历代医家常常重视阳气,逐步形成“重阳思想”理论。“重阳思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继承发展于张仲景、张景岳,推崇升华于郑钦安、祝味菊,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其核心内涵是强调阳气对生命活动和机体健康的主导作用。基于“重阳思想”理论,结合慢性肾脏病脾肾阳虚、湿浊瘀阻之病机关键,治以扶阳法为主,以固护人体之根本,包括温补阳气、顾护阳气、通达阳气,即临床上重视温补脾肾阳气固其本,祛风散邪固表、利水渗湿化浊、活血化瘀通络治其标,以顾护被损之阳气,通达被遏之阳气,恢复肾之开阖气化之机能,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本文通过阐述“重阳思想”理论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体会,以供同道所参考。
-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重阳思想
扶阳法
温补阳气
顾护阳气
通达阳气
用药特色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