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義理史學的實踐——陳桱《通鑑續編》得失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來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1年第4期287-310,407,共25页
《通鑑續編》除了補充以前《資治通鑑》未備之遠古敍述和契丹早期歷史的最初兩卷之外,其餘二十二卷都是記述宋代歷史。相比較元代坊間之作《宋史全文》,《通鑑續編》是陳桱獨力完成的兩宋史。雖然名爲"通鑑續編",在時間上接... 《通鑑續編》除了補充以前《資治通鑑》未備之遠古敍述和契丹早期歷史的最初兩卷之外,其餘二十二卷都是記述宋代歷史。相比較元代坊間之作《宋史全文》,《通鑑續編》是陳桱獨力完成的兩宋史。雖然名爲"通鑑續編",在時間上接續《資治通鑑》,但就史書體裁而言,則是綱目體,是對朱熹《資治通鑑綱目》的接續。考察《通鑑續編》編纂的艱難過程,重點在於闡發此書的價值,而對於其中存在問題的發覆,亦希望引起研究者的警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陳桱 通鑑續編 宋代 元代 綱目體
下载PDF
《通鉴续编》“蒙元纪事”史源新探
2
作者 张晓慧 《中国边疆学》 2021年第2期85-102,共18页
元末陈桱《通鉴续编》一书中的蒙元史料有独特价值,而目前学界对这部分史料的来源问题尚未阐明。本文认为,元代的《五朝实录》是《通鉴续编》的史源之一,《五朝实录》历经多次修订,《通鉴续编》保留了较为原始的《五朝实录》的样貌。在... 元末陈桱《通鉴续编》一书中的蒙元史料有独特价值,而目前学界对这部分史料的来源问题尚未阐明。本文认为,元代的《五朝实录》是《通鉴续编》的史源之一,《五朝实录》历经多次修订,《通鉴续编》保留了较为原始的《五朝实录》的样貌。在这一推论的基础之上,本文从译音用字和修撰特点等方面,进一步论证《通鉴续编》与《圣武亲征录》《元史》的源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续编 圣武亲征录 元代 实录
下载PDF
《通鉴续编》所载1246—1264年宋蒙史料考原
3
作者 张斌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99-112,共14页
《通鉴续编》中的蒙古史料历来受到学者关注,但其史源问题仍有待全面探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通鉴续编》所载1246—1264年宋、蒙史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通鉴续编》的取材、修撰等问题。这一时段的记载,陈桱多抄掇官修《... 《通鉴续编》中的蒙古史料历来受到学者关注,但其史源问题仍有待全面探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通鉴续编》所载1246—1264年宋、蒙史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通鉴续编》的取材、修撰等问题。这一时段的记载,陈桱多抄掇官修《宋史》与元朝《实录》、私撰《元朝名臣事略》以及坊刻《宋史全文》《元典章》等书,取材广阔且不拘一格,同时又各具史源框架与文本系统。《通鉴续编》的撰成,不仅反映了陈桱深厚的史学素养,也是宋元时代私家史学与官方史学之间调整与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续编 陈桱 宋理宗 史源框架
下载PDF
《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的版本流变
4
作者 谢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共10页
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 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出现大量添加字音字义类注释的版本,较早者为宣德九年尊德书堂刻本,后世流传不广,而弘治年间集中出现的一批带有“释义”的版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代后期诸本的面貌,但其卷数仍为三十卷。约在明嘉靖年间,又相继出现了二十一卷本与二十卷本两种版本。前者曾经官方刊刻,以吉澄福建刻本为代表,后者则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历史类典籍之一。二者都与弘治年间出现的“释义”本有密切关系,并都衍生出了改换书名与作者之本。弘治年间为本书文本变化的关键点,而嘉靖年间则是卷数变化的关键点。随着史学风气的转换与纲鉴类史书的兴起,本书在清代迅速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节要续编 通俗史书 史学风气 版本
下载PDF
史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特例——陈桱《通鉴续编》编纂隐衷发覆
5
作者 王瑞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6,共4页
1当年,魏收修纂《魏书》,曾口出狂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在编算之际,塞进不少私货,被称为“秒史”,作为史学史上有名的案例,广为人知。元人陈编纂《通鉴续编》,也在其中塞入了一些或有或无的先祖事... 1当年,魏收修纂《魏书》,曾口出狂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在编算之际,塞进不少私货,被称为“秒史”,作为史学史上有名的案例,广为人知。元人陈编纂《通鉴续编》,也在其中塞入了一些或有或无的先祖事迹。这一史学史上的罕见案例,尽管前人有所考辩,但正如《通鉴续编》其书不大为人所知一样,陈的这一编纂隐衷与编纂事实更是鲜有人知。鉴此,在补充前人考辩的基础上,再加详尽发覆,为史学史研究领域填补一个特殊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桱 通鉴续编 编纂隐衷 先祖事迹
原文传递
蒲鲜万奴与东夏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禹浪 王宏北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8-85,共8页
关键词 蒙古 东夏 辽东地区 《金史》 成吉思汗 金朝 辽东南部 《续资治通鉴 《元史》 通鉴续编
下载PDF
元末浙东学人陈(?)史学述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钱茂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7-31,共5页
元代浙东学术的研究,向来是个薄弱环节。生活在元末明初的东发学派传人陈柽是以史学出名的。他有多种史学作品,尤以《通鉴续编》为代表。是书是第一部宋纲目,特点是通古今、树正统。它对明清史学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元代浙东学术 东发学派 通鉴续编
下载PDF
乾隆皇帝与康熙《御批通鉴纲目续编》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太济 《暨南史学》 2004年第1期343-359,共17页
清乾隆年间,曾借修《四库全书》为名,对康熙《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搜缴抽改,其目的是为了淡化民族意识,为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寻找文化层面的依据。但这种删改,破坏了历史典籍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致使一些历史史料的... 清乾隆年间,曾借修《四库全书》为名,对康熙《御批通鉴纲目续编》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搜缴抽改,其目的是为了淡化民族意识,为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寻找文化层面的依据。但这种删改,破坏了历史典籍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致使一些历史史料的记载充满着悬疑,给后人了解、研究历史造成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皇帝 《御批通鉴纲目续编 华夷之辨
原文传递
韩国古籍两部国宝加冕
9
作者 白晓煌 《出版参考》 1995年第18期10-10,共1页
最近韩国政府指定本国所藏古籍《通鉴续编》和《初雕本大般若波萝蜜多经》为283号、284号国宝。 《通鉴续编》
关键词 国宝 通鉴续编 古籍 波萝蜜 韩国政府 般若 朝鲜朝 印刷字体 大藏经 多经
下载PDF
韩国重视编辑出版 弘扬民族精神图书
10
作者 白晓煌 《出版参考》 1996年第5期14-14,共1页
朝鲜半岛曾沦为日本殖民地多年,为振兴民族文化,韩国政府在诸多文化领域内制定一系列措施,用以消除日本文化的遗留和影响。 1994年韩国十大畅销书中荣膺冠、亚、季军的《木槿花开》、《日本没有》和《永远成为帝国》均以民族主义、爱国... 朝鲜半岛曾沦为日本殖民地多年,为振兴民族文化,韩国政府在诸多文化领域内制定一系列措施,用以消除日本文化的遗留和影响。 1994年韩国十大畅销书中荣膺冠、亚、季军的《木槿花开》、《日本没有》和《永远成为帝国》均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扬民族精神 编辑出版 民族主义 通鉴续编 韩国政府 日本文化 朝鲜半岛 国主义 畅销书 振兴民族
下载PDF
塑造“世家”:宋元四明陈氏的形成
11
作者 张斌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3年第2期143-154,310,共13页
四明陈氏是宋元时代士人家族的典型个案。元朝平定江南前后的政治、军事活动,客观上缩小了四明士人家族之间的差距。作为南宋遗民的陈著,深谙因时制宜、植根地方的策略,一方面鼓励诸子出任新朝学官,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本地主流士人圈的... 四明陈氏是宋元时代士人家族的典型个案。元朝平定江南前后的政治、军事活动,客观上缩小了四明士人家族之间的差距。作为南宋遗民的陈著,深谙因时制宜、植根地方的策略,一方面鼓励诸子出任新朝学官,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本地主流士人圈的联系。陈氏家族的第二代成员虽然在仕途上进展有限,但难能可贵地传承了家学传统。及至陈著孙辈的陈朴、陈桱等人,通过立言著史、求诗作画等多种途径,最终将四明陈氏塑造成为了宋元时代的“世家”。四明陈氏既具有士人家族的普遍性,亦不乏独立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明陈氏 士人家族 宋元时代 通鉴续编 历史书写
原文传递
纵横辨“丁”“口”——宋代人口问题再考察
12
作者 王瑞来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115,共11页
宋代的人口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关于北宋的人口统计,《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一条未曾发覆的源自国史的错误记载。因辨误而罗列《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统计数据,由“丁”“口”记载之异引发问题意识。参稽《宋史》《宋会要》以及《续资治通... 宋代的人口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关于北宋的人口统计,《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一条未曾发覆的源自国史的错误记载。因辨误而罗列《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统计数据,由“丁”“口”记载之异引发问题意识。参稽《宋史》《宋会要》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相关记载考证,认定宋朝人口统计的“丁”“口”均为承担赋役之人。进一步运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方法,通过对《永乐大典》收录方志史料的考察,为“丁口说”增添证据。同时根据迄今尚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金史》《元史》中关于金末和宋末的两组人口数据,以及《通鉴续编》中关于北宋前期西北地区的人口数据,对10至13世纪的中国人口已超过1亿的学界既有推测,做出了补充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人口 《续资治通鉴长编》 通鉴续编 《金史》 《元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